风土人情,是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的总称。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特有的自然环境、物产和人们的风俗、习惯等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这不仅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群体。中国的风土人情,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
我们双峰,世代相沿独特的本土风尚、习俗与外县外省相比较,有近似,更有异处,更集中折射出生存其中的风土人情。近年来所提炼的双峰精神 “耕读天下,富厚日新”,既体现了双峰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特色,又为传统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寄托了双峰人应有的精神状态和追求目标。双峰亦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
一个地方的风俗,是社会长期形成的风尚、礼仪、习惯。它既具有历史性,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风俗;又具有地域性,“一方山水,有一方风俗”。风俗的范围很广泛,它包括自然风貌、人们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及婚姻生育、祭祀等等。
(一)山环水复,风光秀丽
双峰境内有着优雅的自然环境、广博的人文景观。名山胜景与自然风光方面:九峰山与南岳祝融峰遥相对望,为南岳七十二峰之少祖,峻拔挺秀,沟壑幽深,古树参天,云雾飘渺,登临基上,有置身于仙境之感。黄巢山因两峰夹峙,地势险要,唐末黄巢起义军曾扎寨于此而远近驰名。白石峰以峭壁陡立、怪石嶙峋、溪鸣涧响、流水清冽而引人入胜。铜梁大山的两迭飞瀑,如银练悬空。黄龙大山的起伏群峰,似苍龙填海。测水洛阳湾的古建筑群,依山傍水,亭阁雕梁画栋;寺塔剔透玲珑,与水光山色融为一体,蔚为胜景。湄水的仙神寨,山势险峻,奇峰兀立;古寨頺垣,蜿蜒峰巅;良田美池布于寨内,桑竹丛生,落英缤纷,俨然世外桃源。三塘铺镇的芒担石,双石拱揖,夹溪对峙,宛如天外挑来。县北隅的溪口水库,碧波浩渺,天水一色,澄映心目,饶有雅趣。优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在军事战略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双峰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季风性兼大陆性的特征。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多年平均气温17.3℃,最冷的元月,平均气温4.9℃;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9.4℃。全年积温较丰富,常年无霜期一般在273天左右,年降雨量在1100~1400毫米之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尤其是在春季多阴雨低温。一年中的暴雨、降雨于3月份出现,常集中于4~6月,倾注小块地方,容易形成山洪。从7月开始,雨量减少,易形成干旱。全年日照时数在4424小时许,风向多为偏北风。全年低温一般出现在12月至2月,其中1月上旬最为明显。常年见雪日为5至10天左右,时间不长。地形积雪的厚度在8厘米以下,1至5天即可溶化,对部队、车辆、马匹行进无影响,适宜于农业生产和民居兴业。
昔时,湘乡地方普遍流传这样一首气候歌,描述了境内四季分明的变化及其与生产生活相适应的情况。歌词如下:
《湘乡气候歌》
湘乡地处湖南中,气候略与长沙同。
立春之后至立夏,草木到处见青葱。
春雨绵绵不停息,北风还紧衣莫松。
清明断雪是老话,立夏小满湿热蒸。
东南风来气压低,兴云化雾霉易生。
大暑直至处暑节,温度此时渐渐升。
华氏最高百一十,农夫割稻太阳中。
白露以后至大雪,天晴气燥爽精神。
雨量稀微气压高,不冷不热好做工。
小寒大寒白雪降,有时厚到两尺深。
华氏温度至三十,用炉烧火过严冬。
注:华氏30度,约相当于O摄氏度。
(三)耕读世守,从农重教
双峰素以农业为主。耕读是全县人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亦是发展之需、修身之要。耕是基础,是谋生存,是耕作农业,更是耕耘事业;读是提高,是谋发展,是读书,也是教育,更是重视人才。耕读体现了双峰崇农重教的理念,体现了双峰人民勤劳的品质。耕读天下体现了双峰人经世致用的实干精神、胸怀天下的担当精神和放眼世界的开放精神。
旧时,双峰农民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一年按24个节气安排各项农事。“清明下种,谷雨下泥”,指的浸种育秧。播种时要用红纸包三页纸钱,再穿三根线香插在秧田边,以求风调雨顺,鼠雀不侵。“立夏”插田颇为隆重,农民称为“栽米树”。早上扯秧要鸣放鞭炮或“三眼铳”,叫“开秧田门”。一天五酒三荤,中午吃麸子肉。晚餐后,主家另送每人两个或四个盐鸭蛋。插田师傅拿着蛋,随口唱着山歌归去。农民中耕“踩田”爱唱山歌,俗谓“踩田不唱歌,禾少稗子多”。踩田人用饭也特别讲究,时人即称“插田酒,扮禾饭”,一般每天五酒四饭,谓之“不急不慢,担谷餐饭”。上午扮四担毛谷接茶酒,再扮四担毛谷吃中饭。饭后扮四担毛谷接茶酒,再扮两担毛谷接压茶饭,再扮四担毛谷便算完工。
(四)衣食住行,最具特色
1、衣着方面
清朝,双峰境内农家一般着自纺自织的棉布衣服。民国初期,女性常着大襟布扣上衣,衣襟在右腋窝下;男性穿有大襟、对襟两种,大襟同女性,对襟在胸前直开。男女都穿宽裆宽腰扎头裤,富商和地方绅士大多着长衫,夏日为绸袍,冬天为棉袍或裘袍,外套马褂。清末民初,境内读书人穿中山服和学生装;富家妇女也有着旗袍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男女通行穿灰、蓝二色列宁装。“文化大革命”期间学解放军,男女多着绿色军装,戴军帽,色调、式样单调。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样式也逐渐多样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男女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展示新颖款式的时装表演会接连不断,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90年代双峰人衣着向高档化、时尚化和个性化演变。到了本世纪后,人们对衣着消费的品牌、质量意识增强。
2、饮食方面
“民以食为天”,各地居民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进程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饮食习俗也不尽相同,构成了食俗庞大纷繁的体系。食俗一般包括日常食俗、年节食俗、宗教礼祭食俗等内容,经常反映在一些典型食品与就餐习惯中。
双峰境内历来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红薯、小麦、荞麦和高梁等,一般日食三餐。清朝至民国时期,多煮“捞米饭”。米下锅后,待水开片刻,将涮米(半熟米)用捞箕捞出,再放入有甑皮的锅中蒸熟,留剩下的米汤喂猪。遇婚丧大事,用木甑蒸饭。20世纪70年代多煮“测水饭”,锅中加水及手背,饭软硬合适。80年代以后,煮饭多改用铝锅、高压锅或电饭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