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峰县为提升城市品位,体现历史人文效应,别出心裁地在城中路建好了全国人口文化新传播娄底示范基地——“双峰艺芳人口文化艺术园”。这个集知识、教育、休闲于一体,突出“人口、生命、和谐”之主题的广场,看到那些独具匠心的宣传形式和内容,就觉得进入了人口文化的大观园。
双峰旧丧葬,明、清以来沿用传统习俗,其规模因贫富而异。老人去世后,一般要烧些纸,叫“起路盘钱”。敲锣到井边舀回清水,叫“请水”;再兑些用檀木或柏木煮沸的香水给死者擦身,叫“抹尸”。给死者穿戴帽、衣、鞋,叫“装尸”。儿子向亲朋挨户下跪,叫“报丧”。远在外地的子孙日夜兼程赶回,叫“奔丧”。将尸体放入寿棺,叫“入棺”;待亲人到齐,择时封扣,叫“封殓”。设立丧堂。竖灵位、立幡,儿孙披麻戴孝,亲朋送挽联、祭幛,燃放鞭炮,至灵位前“吊丧”。请和尚或道士设坛,念经拜忏,火化灵屋、金银山、衣箱、纸钱等,叫“做佛事”(或道场)。有的主家吃斋守戒,家人要轮流坐夜,还要请民间乐师吹奏、唱夜歌,叫“守灵”。出殡的先晚,要举行祭奠,由儿孙主祭的称“家祭”,由亲朋主祭的称“客祭”。发矧时,要设宴款待亲朋。送灵柩上山,叫“出门”。前面用纸幡或纸钱引路,放铳鸣锣开道,孝子、灵位、龙柩、乐队、亲朋依次而行,护送灵柩上山安葬,叫“送葬”。坟地事先请风水先生寻龙点穴,叫“看地”。入葬时要拨正朝向,然后用黄土拌石灰夯筑,修好坟堆,叫“筑坟”。新中国建立以来,丧事从简。在发矧前,先晚开个追悼会,亲友送花圈、祭幛,以作悼念。1980年后,农村恢复了某些旧习俗,而城镇、机关的干部职工去世后,则提倡火葬,既节省开支,又树立了新风。
双峰的士民风俗,属于湖湘文化的范畴,又具有本乡本土的地域特色。在古代社会,双峰的习俗还是以湖湘文化儒家伦理之道这本,帮是湖南典型的“礼仪之乡”。境内的礼仪,名目繁多。主要有冠、婚、丧、祭四礼之分。四礼中,尤其是宗祠祭祀,每年的清明、冬至及先祖的逢十诞辰,都要要各族的祠堂隆重祭祀,以示尊祖敬宗。
(六)传统节日,习俗各异
1、春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俗称元旦。家家户户贴上春联或门神,开门燃放鞭炮,人们着节日装,焚香点烛,叩拜天地、祖宗,然后由户主带领全家大小,先向至亲的长辈或去祖坟上拜年,叫“出行",再依次拜年,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女看娘”的习惯。主人用糖果、烟、茶、酒、菜等款待拜年客,宾主互相馈赠,名叫“挂红”。从初一至十五日,村里的人或家族自愿组合起来,玩龙灯、舞狮灯,表演武术、杂耍等;每到一处,主家喜炮迎接,茶款待。还有“送财神”的习俗。新中国建立后,机关团体放假7天,节日的迷信色彩逐渐淡化,增添了“团拜”、“新春茶话会”、“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团体活动。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灯节”。旧时,人们用竹筋、彩纸扎饰成灯笼,悬挂于大门前或厅堂中,以示吉庆。有的村庄、街道、村落,将各式彩灯串成长队,配合龙灯狮灯,伴随“渔翁戏蚌”、“采莲船”、“车灯舞”等地花鼓及吹打乐器,游村串户,叫做“耍花灯”。每到一处,人们喜炮相迎,甚为热闹。有些山村用松脂柴劈成细条,缠缚在竹竿上,黄昏时点燃,有的插在祖坟上,以示纪念;有的竖在屋堂前坪,看谁家的竖得最高,燃得最久,就预兆吉祥如意,叫“赛高灯”。农民大多在元宵傍晚,用稻草等在农田、水井边燃点,口念“烧尽虫蛇蚂蚁上天去”,祝愿消灾除疫,叫做“烧旺火”。是晚,城乡居民家大多彻夜灯火通明,故有“三十夜里的火,元宵夜里的灯”之谚语。在元宵节,还有吃“元宵它子的习惯。新中国建立以来,有的集镇、机关单位在元宵节举办交谊舞会、“灯谜会”或“赛灯会”。
3、清明节。清明节,是人们怀念祖先,祭祀、扫墓的传统节日。旧时,各家族男丁聚集于宗祠家庙,备好三牲祭品,奠祭祖先,再上坟扫墓。各家各户备好酒菜,携带坟飘、香烛、鞭炮、纸钱,祭奠祖先,打扫墓地,叫“挂青”。新中国建立后,虽无大规模的扫祖活动,但传统习俗尚存。有些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和学校师生,常在清明日带着花环,往革命烈士墓地或纪念碑前悼念先烈。
4、端午节。五月初五是端午,又称“端阳节”。节日前夕,女婿要给岳家送礼,主要是粽子、盐蛋、蒲扇以及米酒、糖果等;亲朋之间,也有相互馈赠的。是日,人们在门口挂上葛藤,插上艾蒿,以祈驱魔降妖。午餐除吃粽子、盐蛋外,菜肴中少不了鲜鱼、苋菜、蒜子和苏叶,还有吃雄黄(微量)酒,饮后涂于小孩脸额上,以期壮胆避邪。有的配些金银花、艾叶、石菖蒲、九灵光等草药,煎水洗澡,以去湿解毒。有的用苍术、白芷、蒜皮、鳖甲等熏烟,驱杀蚊蝇。较大河溪两岸的人们,还有赛龙舟的习惯。1987年,双峰因赛龙舟出现溺死人、踩死人的事件,政府曾明文禁止。26年以后的今年,端午节赛龙舟这种民间文化在双峰重新得到恢复。
5、中元节。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旧时,在七月十日“接新客”、十一日“接老客”。是日傍晚,由户主领着儿孙,带香烛鞭炮,到西方或北方(以示阴)的路口对天瞌头跪拜,口里念着祖先姓名,迎请祖先神灵进入厅堂,茶果供奉,叫“接客”。然后每日三餐,行礼如仪。到十四日晚,重行礼仪,焚化纸钱、衣冠箱等,叫“送客”。这种习俗,在新中国成后,曾被禁止。1980年以来,不少地方又逐渐恢复,但礼仪有所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