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双峰穿越千年的风土人情(2)

双峰穿越千年的风土人情(2)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3-19 16:39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一般农户以蔬菜为主,款待工匠和客人则加鸡蛋和小鱼虾之类;初一、十五吃点猪肉叫“打牙祭”或“打唇福”;只有贵客到来才杀鸡款待。旧时,肉类以猪肉为上乘,鸡、鱼可入筵席,一般有海参席、蛏干席、蛋糕席。牛肉不上席。狗肉为多数人所忌食,且不准入厨上灶。至于吃猪肉,多爱吃肥。20世纪80年代以来,境内情况大变,牛、羊、狗、兔肉成为上品。长时期内,境内水产以鲤鱼为贵重,草鱼则不可待大亲。90年代后黄鳝、泥鳅行俏,甲鱼和乌龟成为名贵珍品。

说到饮食,双峰人嗜好辣椒已到了无辣不下饭的程度。吃辣椒花样繁多,除烹调做佐料外,还常单吃,有浸辣椒、剁辣椒、泡辣椒、辣椒酱;有用辣椒拌豆豉、拌香椿的,还有干炸辣椒的。以纯辣椒做成的菜肴当中最负盛名、曾经“贵”为朝廷贡品的当数“永丰辣酱”。永丰辣酱是双峰县的传统特色产品。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每到初秋,辣椒熟透时节,走进双峰农村,您可以看到,农家晒谷场上、洗衣台上、甚至屋檐上会当阳摆放着形形色色的钵盆,形成一道独特的地方景观,这里面就是辣酱。永丰辣酱辣中带甜,辣是本地“性猛”的红辣椒造就,甜则是其中的大豆、小麦化合所成,绝不夹带糖料,因而博得美名。传说咸丰年间,湘军领袖曾国藩有一次将永丰辣酱这一家乡特产带到京城,进献给咸丰皇帝。吃腻了山珍海味的皇帝老儿,一尝这满有乡野风味的辣酱,胃口顿开,大加赞赏,把它列为宫廷贡品。于是永丰辣酱便由京城而闻名全国。

“不吃辣椒不革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一大批中国人。中共早期卓越领导人蔡和森与辣有着极深的渊源。他还当过做辣酱的工人。10多岁的蔡和森曾在其叔公办的蔡广祥辣酱店当学徒,出师后立志读书,于1913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结为好友。因为蔡和森的出现,永丰辣酱自然成了同学们争抢的一道美食。

大家都知道“无湘不成军”这句历史传言。其实,这里的“湘”,最初说的还是当时的湘乡中里,即现在的双峰一带,因为曾国藩、罗泽南等都是双峰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湘军出征,本地的辣酱是必备的,湘军表现了永丰辣酱的热辣,永丰辣酱也濡染了湘军的悍勇。

3、居住方面

旧时双峰境内乡间聚族而居,形成小村落,并以姓氏作地名或屋场名。但建房分散,独家小宅,依山而筑,隐露参差,错落有致。一般农户建宅,多采用“一担柴”形式,即一排三间,两边各竖数间,建在两端的称橹头,橹头墙外再加搭的称披梢,只在一端出橹的称“推巴钩”。大抵居中为堂屋,供行礼仪和接待来客用,两侧为正房,橹头为横屋、厨房、畜舍和其他杂屋。私人建房,一般先请风水先生看风水,定朝向,择定下基脚时刻;多选择坐北朝南,向阳背阴,依山面水和冬暖夏凉之地。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以发展经济为目的,多以人口集中、交通方便为前提选择建房地点和房屋朝向,建成漂亮的楼房。

近年来,曾国藩故里双峰县在旅游界声名鹊起。2006年富厚堂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荷叶镇被评湖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荷叶镇旅游突出打造晚清建筑风貌的整体氛围,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名镇特色。徜徉在荷叶镇,环顾灰墙黛瓦、朱红门窗、飞檐翘角、封火山墙,仿若回到了19世纪的江南小镇。

4、出行方面

民国时期双峰的交通较前有了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有了柏油马路,有公共汽车。公路和铁路交通也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方面变化很大。城市交通除公共汽车以外,还有出租汽车。城乡人民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民用航空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公民都可以乘坐飞机。

20世纪90年代,双峰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除公交车外,大部分自行车已换成摩托车或电动车。而从90年代末期,轿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的家庭,到本世纪初已呈普及之势。此外,人们现在出行已不再局限于谋生,更增添了旅游休闲。人们出远门的方式也更多地选择飞机、城际快车等交通工具。当然,最方便的还是有车一族,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一家自驾车出去旅游,实在是平常又平常。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享受现代生活的条件,同时也给人带来些许现代交通制造的烦恼。

(五)婚诞丧祭,礼仪之乡

旧时,双峰境内男婚女嫁,通常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意向初定,则请算命先生合婚,如相合,女家即用红纸写明女性出生年月日时送至男方,叫发“红庚”;男家送聘礼到女家也以礼回示,叫“定庚”。结婚前,男方将择定的日期请媒人通报女方,叫“报日”。婚期吉日,男方将鸡、鱼、肉、礼钱送至女家,叫“过礼”。女方将嫁妆并贺郎礼物运至男家,“铺房”。由媒人等领新郎带彩轿到女家迎娶,叫“接亲”。彩轿行至男家门前,男家用喜炮相迎,厨师站立厅门,手持雄鸡,口唱赞词,叫“赞彩”。新娘领至厅堂后,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祖先,再拜父母长辈,而后新婚夫妇互拜,叫“拜堂”。然后由两名童子各举“神烛”,引新娘新郎入洞房,揭开新娘头罩,陪人敬酒,夫妻互饮,叫“交杯”。亲友、近邻为新婚夫妇致祝词,叫“赞床”。入夜,洞房内灯烛辉煌,歌舞弹唱,亲朋尽情欢乐,叫“闹洞房”。婚后第三天,新郎同新娘回娘家叫“回门”。满月时,岳父送茶叶至婿家作客,叫“点茶”。新国建立后,颁布《婚姻法》,实行婚姻自主,青年男女可以通过恋爱,自由选择对象,到达法定婚龄,经双方所在单位发给证明,到当地政府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书,即为合法婚姻。政府提倡婚事新办,不用彩轿迎娶。1980年后,不少农村青年仍由媒人撮合。男方先到女家相亲,如果认可,要送“茶钱”。女方复到男家察看,男方要赠礼品。定亲时,男方要送订婚礼物。结婚时,男方要重礼接亲;女方要陪送嫁妆,有的还陪嫁电视机、洗衣机等高档商品。举办一场婚事,耗资甚巨。

婚后生育,第一胎为家庭一大喜事。旧时孕妇分娩后,第一件事向外祖家报喜,外祖家要送婴儿衣帽、摇篮等礼品。婴儿出生第三天,要办“三朝酒”酬谢亲朋,筵席间发撤外祖家带来的耙耙、红鸡蛋、炒豆产等。产妇“坐月”期间,不下冷水、不干重活;满月后,丈夫送妻子带婴儿回娘家,叫“走月”。如果生的是男孩,要送礼酬谢媒人,叫“倒媒树”。新中国建立以来,旧时习俗已经淡化。实行计划生育,关心妇女和婴儿健康,实行孕妇产假制度。1978年后,不少育龄夫妇响应政府计划生育号召,只生一胎,更注重婴儿抚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