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长沙的风俗习惯有哪些?(3)

长沙的风俗习惯有哪些?(3)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7-30 04:11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茶叶多自产自制,也有用黄荆叶、十大功劳叶等代用的。中西部的河西、宁乡等地,有吃芝麻豆子茶的习俗,即在泡茶时加入炒熟的黄豆芝麻及姜末等。西部沩山还有吃擂茶的习惯。东部浏阳北乡则爱吃茴香茶,即在茶叶中加川芎和小茴香,饮后有祛寒止痛,健胃祛风之功。由于长沙人离不开茶,故把茶与饭并称,问人家有几口人,常说"有几个人吃茶饭"。

  长沙地区四季分明,冬寒夏热。

居住习惯之"夏歇凉,冬围炉"

  农家夏天多在地坪和晒谷坪歇凉至夜深人静;冬天喜欢围炉共话。一般厅侧正房必有一间烤火房,客人来访,多引至此屋烤火休息。该房靠窗户一侧设火炉,上有通钩(亦名火钩、梭钩),钩上挂饮壶、炉罐。炉中多烧松木辟柴,又名硬柴,也烧树蔸、谷糠等。村妇在炉边纺织,男人们边烤火,边抽烟,边扯谈,其乐也融融。

  百姓为避兵匪,有的于家中修夹墙,即在两房之间加砌一道墙,两墙之间留约1米宽的空间作暗室,放些不常用的较贵重的物品。必要时,人从楼上下去匿藏,外人难于发现。长沙另有一居住习俗--借屋不成双。即客人留宿,夫妇不同居一室,如须住较长时间,必租房才能同居。据说借客成双对屋场对主家均不利。

居住习惯之"朝南起个屋"

  民间屋场,最重朝向,一般喜坐北朝南,所谓"朝南起个屋,子孙好享福"。有的人笃信风水,要求屋后及两侧"有龙脉",山势左环右抱,前有流水,地势开阔。若仕途失意,或人丁不旺灾难多,便怪屋场不好,有拆屋重建的,有几改槽门朝向的。同时讲求屋前屋后有风水树,使屋场深藏不露。若古树繁茂,则认为屋场兴旺,人丁繁衍。谚云:"屋旁有大树,屋内有寿星。"如有外人毁风水树,则全屋场的人必共搏之,男女老幼将树团团围住,大有"誓死扞卫"的味道。

  民家起屋,一般都要请地生看地定朝向,再择吉日动工。树大门框或上梁时,更为隆重,要宴客。特别是上梁,须举行仪式。梁木最好用梓木,谐音"子",寓意子孙发达。梁木正面中心处画有红黑相间的太极图,两端书"乾坤"二字,注明年月日,字与图之间各画一个八卦图。上梁时,由匠师喊彩,如"贺喜东君,今日上梁。张良斫树,鲁班尺量。紫微高照,大吉大昌......"

长沙降生风俗

  婴儿出世都要到神龛前燃放鞭炮,向祖宗报喜。昔时重男轻女,"生子曰弄璋,生女曰弄瓦"。认为生男孩是家庭幸事,欢天喜地。认为生女是"生个空人",是背时货,一愁包脚,二愁陪嫁,甚至有溺婴现象。

  小孩降生时,如有不速之客进屋,称"逢生"。来客就是婴儿的干爹或干娘,但有"男逢男生,背时三年,踏了血地,必有灾祸"之说。为解脱,主人便暗中在客人衣上穿上红线,以"刺破灾祸"。男逢女生,则认为是好事,要"逢时三年"。

  邻居女眷听到鞭炮响,会赶来问慰祝贺,并分别送以鸡蛋、红糖、干刀豆丝、干豆角等,以催乳,因说"月婆"不宜吃青菜,吃了青菜"毛毛拉青屎"。分娩后胎衣要用陶罐盛着埋在附近山上,意在父母血统与家乡土地永不分离。世传送胞衣时不能回头,否则倒奶。

  婴儿父亲即日要带着鞭炮和一只鸡到岳父家报喜,生男孩带公鸡,生女孩带母鸡,岳家无需问便知生男生女了。岳家亲邻听到鸣炮报喜,纷纷恭贺并送以鸡蛋等物。第三天,女婿接丈人婆去"做三朝",古称"汤饼之会"。外公外婆带去早已准备好的婴儿摇窝、坐栏等,一般还备有婴儿棉袄、夹袄、单衣、棉抱裙、夹抱裙、鞋、帽等各一对,人叹"外婆难做呀"!有的还留下照顾产妇,叫"伴月"。婿家亲邻或"请外婆茶",或"请外婆饭"。

  三朝日,长辈妇女将艾叶、枫球、鸡蛋等熬汤为婴儿洗澡,叫"洗三朝"。洗毕,用鸡蛋滚擦婴儿全身,以祛风,祝福健康。再给婴儿换上新衣服,由祖母或其他长辈抱着,在婴儿身上盖一筛子,筛上接剪刀、算盘等,众人簇拥,或手敲赶鸡棍(即一头劈开的竹棍,作赶鸡之用),或持擂杵,去正厅神龛前拜祖宗,叫"拜三朝"。拜毕,沿厅屋巷廊游一圈,叫"游三朝",据说可防"脐风"危害。长沙县还有用赶鸡棍追打婴儿祖母之习俗,名"打喜"。

  三朝日亲友赐红纸包封祝贺,赴汤饼会,叫"打三朝"。主家煮熟鸡蛋,上红,分赠众人,叫吃红蛋,又叫吃滚屁股蛋。河西有的地方还往婴儿父亲脸上擦红,祝贺他做了"大人"。

长沙治丧风俗

  治丧,长沙俗称"老了人",又叫办白喜事。本为哀,何言喜?因古人认为人死是"驾返仙乡"、去极乐世界"再造辉煌"。丧事文书悉用白纸,槽门上悬白纸墨书"当大事";屋内做法事、佛事,行儒礼,热闹隆重;屋外镜炮声声,气氛肃穆,故名白喜事。亲友闻逗噩耗自动帮忙料理,叫"帮白喜事忙"。孝家备佳看待之,俗称"吃烂肉",下宁乡叫"吃白皮肉",上宁乡叫"吃白豆腐"。听到铳响,叫化子纷至沓来,所谓"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己来"。

  长沙自古厚葬,万余座楚汉墓葬所出士的丰富文物便是证明。古代有贫者卖身葬父的,有扑柩救火的。据《后汉书》载:"长沙有孝子古初,遭父丧,邻人失火,初匍匐柩上,以身扞火,火为之灭。"民国时期,市内治丧多为三五天,一般租轿行仪仗,雇中西乐队。亲友吊唁,多以竹布或纸质挽词诗章悬挂孝堂,出柩时有绕街陋习,常使观者塞途,交通阻梗。

乡下则有更多的繁文缛礼

  鸣铳报丧。长者病危,在外子孙要火速归家守候,听其遗嘱。一旦落气,屋内号陶做哭,屋外鸣铳报丧,同时要烧纸轿"送行",名曰"起轿"。并烧"倒头纸"作"路上盘缠",将病蹋上的枕席、稻草等送至村边路口焚烧。所谓铳,并非鸟统,而是相当于礼炮性质的"三眼铳",其一端为木柄,另一端为钻有品字形洞眼的铁质铳管,用时在眼内筑以硝药、黄土和引信,对天燃放。孝子即日到舅家报丧,亦先在屋外鸣铳,再径奔正厅,点烛伏泣神龛前,待长辈掖起,再禀报详情。平日不孝敬父母者,可能长跪于神龛前,任训责鞭答。

  打水装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