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旁有一楼,未见匾额,听人讲是吕祖殿。登楼则见吕洞宾的塑像,壁上则有吕洞宾所作“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过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一诗,也算是岳阳楼又一掌故。八仙故事流传久远,“吕纯阳三戏白牡丹”又为这位儒道一家的文武奇才增色添彩。吕祖殿香火兴旺,求卜问卦者络绎不绝,虔诚膜拜者有之,好奇而博趣者也不乏其人。
岳阳楼前,亦即岳阳水城外新辟了一片庭园,其南有“怀甫亭”,乃1962年纪念唐代诗人杜甫诞辰1200周年所建。朱德总司令为“怀甫亭”题匾,亭前楹联云:“舟系洞庭,满目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换了人间已无诗”,为当代书法家吴文蜀所书。
据云,岳阳楼东北,现岳阳一中的菜园内有小乔墓,东南一公里处有鲁肃墓,一个是绝代佳人,一个是忠厚长者,都是三国有名人物,都与赤壁之战休戚相关。杜牧有“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堪称古今绝唱,至今咏来,依然感慨万千。只不过传说是传说,依着当地人的指点,二个有名有姓的古人青冢却遍寻无迹,空有许多感慨和叹惜。
下午1:30乘巴陵17号游轮去君山。湖风阵阵,白色的浪花拍击着颠簸的船身,在水天一碧的混沌中,一叶扁舟徜徉在万项波浪中。水天空阔,更感到天地之浩茫,人生之短暂。岳阳楼上望君山,烟水苍茫无所见;而站在游轮的甲板上向城里回望,但见岳阳楼虎踞雄视,那亭台,那楼阁,那城墙,似见轮廓,似乎又显得线条清晰,稳稳沉沉地座落在地平线上。
君山多古迹,从虞舜到盛唐,抑或到明清,几乎每一寸土地都有一种斑剥陆离的的古色古香,一草一木都有一段色彩斑烂的遗事轶闻。君山访古,最负盛名的当数湘妃墓了。沿盘山石径东行,几度波浪形的逶迤行进,来到了一个三叉路口,湘妃墓就在路旁。湘妃是传说中虞舜的二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她们在听说虞舜巡行病逝的消息后凌波南下,在君山泣血而死,从此君山的青竹浸染了斑斑血泪。楚人哀之,于此筑墓安葬,造庙祭祀。其实墓也简陋:水泥封顶,墓前立有大书“湘江妃墓”的墓碑。墓前有石级,石级下南北均有碑刻:北面是屈原《离骚》中的《湘君》、《湘夫人》篇,南面则是唐宋乃至近人的咏叹诗词,盛唐的李白、常建、刘禹锡,清代的赵嘏,直至近人鲁迅也有“不知何处吊湘君”之句,在此洒下一掬古往今来的同情泪。湘妃墓周围多斑竹,穿过斑竹迎拥的山间小路,走不多远就到了香火旺盛的湘妃祠。祠甚雄伟,前有开阔的祭场,进门只见一幅湘君、湘夫人追随起舞的艺术图案,二旁却侍立着二位护祠神将。后一进才是正殿,上有匾额曰“渊德候”,不解其意,以君夫人(虞舜时尚无皇帝,自然也没有皇后、贵妃之称了)之尊而死后封候,不仅不伦不类,也显得莫明其妙,除了隐隐约约感到一种男尊女卑的陈腐气息外,只觉得滑稽可笑。好在书匾人也只说“风闻”而已,旁人也难以认真计较。殿内有娥皇、女英二妃塑像,香火亦盛,士民所送锦幛不少,感恩载德之词比比皆是,无非是心诚则灵,上至利禄功名,下到繁养生息,不期湘妃有如许神通。殿上有湘籍书法家何光岳书写的楹联,云:“二妃斑泪五渚黯踪望断洞庭千层浪,九嶷素服三湘含辂招归浦地万里魂”,抒发了对湘妃哀怨欲绝和矢志不移的同情和钦敬。四观洞庭君山,惟此处一路斑竹夹道,山上其他地方却无迹可寻,“斑竹一支千滴泪”的传说并非了虚乌有。斑竹林中,几多少男少女流连徜徉,斑竹上镌刻了多少忠贞不渝的爱情。人们全然顾不得不吉不利的禁忌,神往的只是忠贞不移和矢志一心,或许这正是湘妃祠受人眷顾、香火日旺的原因吧。
湘妃祠之南有朗吟亭,取吕洞宾“朗吟飞过洞庭湖”之意,将八仙的传说同风光旖旎的君山缠连在一起,人间仙境更显得五光十色。亭内供奉吕纯阳的诗,旁边又是捐款箱,八仙终有万千神通,也难逃孔方兄的诱惑或网罗,谁说神仙不食人间烟火,无欲无求?
君山不仅风光秀丽,环境幽静,更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为之增光添彩,倍增游人寻古探幽之雅兴。湘妃祠东有柳毅井和传书亭,龙女牧羊、柳毅传书、钱圹破阵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柳毅的侠胆义肠君子可风,铸成这段故事的传书之处自然不能不游。柳毅君位于君山中部,井口由双鲤环护成井栏,井壁开一门户,有阶梯可由井口走下。据说柳毅就在这井壁上用金簪叩开了龙宫大门,并在这里进入了洞庭龙宫的碧波水府。石级斜入井口的地方,二壁各刻有一名虾兵一名蟹将的雕像,大概算是龙宫森严壁垒的标志吧。只可惜社桔无存,否则大可以石相叩,一饱畅游龙宫之眼福。社桔遗处,井边建起了传书亭,是柳毅传书抑或龙女三娘被钱圹君营救后相遇柳毅于兹?传说虽美妙,总是在于:君山自在洞庭湖中,倘无一叶扁舟,旱鸭子柳毅何由至此?也许柳毅来时正逢水浅之期(当地人介绍,每年11月至次年1月为枯水期),山脚浅露,君山与北岸有沙滩相通,但1000多年前的唐代是否如此?看来也只有天知道。
君山西部另有许多自然景观:猴头岩,猴子洞,香雪亭……但类似的景观看得多了,也看不出什么新奇,总不如带点传奇色彩的来得有趣。据说君山南麓有秦始皇的射蛟台和镇压风浪的封山印,寻来觅去也找不到一点痕迹,或许根本就没有那回事,以讹传讹,无足为奇。
君山多茶,漫山遍野都是茶园。秋日正是花开季节,清香沁人肺腑。洞庭茶花白瓣黄芯,四片花瓣同黄芯一般大,绿叶相扶更兼幽雅情趣。君山著绿,夹路却是金灿灿的“满天星”,秋色春光殊途同归,或许这又是君山之趣吧。
诗书可疗疾,一吟解百愁
文章能治病的故事,最出名的要算曹操读陈琳的书了。据《三国志·王粲传》注引《典略》:“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这则史料所记的,是陈琳的文章送给曹操时,曹操正患头痛病躺着,一读文章,病就好了。这事可信不可信?曹操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鲁迅语),他从心眼里喜欢文章写得好的人;而陈琳是极有才华的“建安七子”之一。文章写对了曹操的心思,使曹操读了“一喜解百忧”,脑袋不痛了,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