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张太原:大历史脉络中的人物关系(5)

张太原:大历史脉络中的人物关系(5)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5-21 05:59 编辑: 网络 查看:

密切关注国内批判运动的胡适很难心平气和,在主观上越来越与中共表现出敌对的态度。1955年1月26日,他在日记中粘贴了两份剪报。一份是《周恩来的声明》,其中表示,中国人民决心解放台湾。声明援引了联合国宪章,谴责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并把该地区的紧张局势归结于美国的干涉。文前配有周恩来的照片。另一份剪报是美国国会根据总统艾森豪威尔要求通过的《台湾问题的决议》,其中大意是说,美国将继续给国民党政府以经济与军事援助,并授予总统“保卫”台湾及其周围岛屿的权力。对此,胡适又产生了“不可救药的乐观”,认为打回大陆有点“近在眼前”的趋向了。第二天,他的日记记道:“去年冬天的交涉,取得安全互助条约,而打消了所谓‘组案’,是一大胜利。此次因大陈问题而得艾总统前天的致国会牒文,当时虽有UN action[联合国活动]之说,但牒文与周恩来的狂妄宣言同日出来,等于打消UN action了,而艾氏的牒文是十年来的最重大的变化,故是吾国的大收获,大转机。”(35)可见,在对中共问题上他与国民党已处于同一立场,而对周恩来用了“狂妄”二字,表明曾经的好感,在此时已丧失殆尽。

 

然而,如果历史仅仅如此,不免有些乏味。有趣的是,对胡适进行批判的中共还有另一面,即争取胡适的归来。与胡适不同,此时的周恩来和中共领导层却显得比较大度,在谈到对胡适的批判时,周恩来说:“胡适的典型资产阶级思想,我们要批判。但是如果今天胡适要求回来,愿意为社会主义服务,我们仍然可以要他讲他的实验主义。因为他的唯心主义的学说已经受了批判,大家已经有了认识,所以仍然可以要他讲。同时,在提到‘五四’时代的新文化运动时,也仍然要提到他在那时所起的一定的作用。”(36)

 

争取胡适回来并不仅仅是周恩来个人的意见。毛泽东提到对胡适的批判时,还讲道:“这个人也真顽固,我们托人带信给他,劝他回来,也不知他到底贪恋什么?”这里的“我们”显然指的是中共中央。毛泽东说的“带信”大概不只是一个渠道。1956年9月,周恩来曾托出国访问的周鲠生通过在英国的陈源带讯息给胡适。(37)对于中共的争取,胡适日记中有明确的记载。1957年3月16日日记记道:“收到妄人曹聚仁的信一封,这个人往往说胡适之是他的朋友,又往往自称章太炎是他的老师。其实我没有见过此人。此信大意是说他去年秋间曾到北京上海去了‘两次’,‘看到了朝气蓬勃的新中国’!‘先生……最好能回北京去看看……可以巡行全国,等先生看了之后再下断语何如?’他说他‘愿意陪着先生同行’。”过了几天他又记道:“收到小三从唐山寄来一信,是平寄的信,故经过五十日才到。这是七年来第一封信。信是写给‘妈妈’的,信凡四页,末后说,爸爸那边,已另有信去了。但那封信至今没有收到。大概是他先曾‘奉命’写信给我,信是呈上去了,他以为已寄出了,所以偷写这封给妈妈。殊不知中共已改变计划了,不要他出面写信,另叫别人(如曹聚仁之流)写信。”(38)无论胡适的推断是否属实,中共曾通过各种途径争取胡适回国却是确凿无疑的,从中可以看出作为已居于大国执政地位的中共的自信,表现出一种不计前嫌、招贤纳士的风度,一种对流亡海外的异议人士的抬举和垂爱。海外人士的统战工作,当时一直是由周恩来直接负责的,曹聚仁的信很有可能是周恩来安排的。然而,胡适已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了,对中共多渠道争取的做法毫无回应。

 

四、结语

 

纵观周恩来和胡适的关系,可以说五四时期是一个交合点,一个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个是响应者,共同推动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不久二人却逐渐疏离,走上了不同的社会改造道路。大约到1937年前后,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二人的关系又出现了一个交合点,一个是政党的代表和领袖人物,一个是知识界的代表和知名人物,一起研究救国方略,体现了在政治和抗日方面的某种共识。然而,自此以后,两条交合之线经过一段似乎平行的延伸后却分开叉来,并且越分越大,直到在完全相反的方向上奔走,甚至回过头来对冲。在周恩来看来,胡适属于“典型资产阶级思想”和“唯心主义”的代表,在无产阶级政权中是需要批判的,但仍希望其“为社会主义服务”,并设想给其一定的言论空间。而对于胡适来说,他根本不认同中共新政权,对周恩来的好意自然无从回应。不管如何,二人都属于20世纪不会被遗忘的历史人物,拂去历史的尘埃,换一个角度看,二人的名字似乎都成了一种反映近现代中国变革的符号,符号的背后是那鲜明的“大历史”脉络。

 

注释:

 

①参见《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4页。

 

②参见[美]埃德加·斯诺著、胡为雄译:《漫长的革命——紫禁城上话中国》,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6页。

 

③周恩来:《评胡适的“努力”》,《少年》第6号,1922年12月15日。

 

④参见张太原:《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独立评论〉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为叙述的完整性,本文采用了该文的一些论述。

 

⑤桑兵:《陈炯明事变前后的胡适与孙中山》,《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⑥胡适等:《我们的政治主张》,《努力周报》第2期,1922年5月14日。

 

⑦参见胡适:《国际的中国》,《努力周报》第22期,1922年10月1日。

 

⑧参见水如编《陈独秀书信集》,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380—388页。

 

⑨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3页。

 

⑩参见《瞿秋白信一通》,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41册,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159—162页。

 

(11)陈独秀:《思想革命上的联合战线》,《寸铁(六)》,《前锋》第1期,1923年7月1日。

 

(12)张申府:《胡适等之政治主张与我们》,《少年》第2号,1922年9月1日。

 

(13)蔡和森:《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军阀专政与军阀割据》,《向导》周报第2期,1922年9月20日。

 

(14)周恩来:《评胡适的“努力”》,《少年》第6号,1922年12月15日。

 

(15)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16)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17)《周恩来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33页。

 

(18)周恩来:《我们对修改国民大会法规的意见》,《解放》周刊第1卷第2期,1937年5月1日。

 

(19)胡适:《编辑后记》,《独立评论》第237号,1937年6月6日。

 

(20)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35页。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45—346页。

 

(22)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6,第661页。

 

(23)《独立评论》第237号,1937年6月6日。该文最后有一个注解,说这个讨论可以参看“西安寄来《我们对修改国民大会法规的意见》”。由此可断定,陶希圣的文章是由胡适约请写的。

 

(24)张东荪:《评共产党宣言并论全国大合作》,《自由评论》第10期,1936年2月。

 

(25)陶希圣:《不党者的力量》,《独立评论》第242号,1937年7月11日。

 

(26)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6,第703、704页。

 

(27)龚育之:《党史札记:龚育之近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页。

 

(28)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六)》,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2092—2093页。

 

(29)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周恩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30)胡适:《胡适全集》第3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胡适判断“此文是奉令发表的”。

 

(31)胡适:《胡适全集》第34卷,第58页。

 

(32)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8,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页。

 

(3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575、574页。

 

(34)参见唐弢:《春天的怀念——为人民政协四十年征文作》,《唐弢文集》第4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590页。

 

(35)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8,第354—355页。

 

(36)《周恩来传(1898—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9页。

 

(37)参见龚育之:《胡绳晚年论胡适》,《龚育之自选集》,学习出版社2002年版,第575页。

 

(38)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8,第484页。




上一篇:郭双林:“宣传主义,吸收同志”——中共…下一篇:王玉强:刘少奇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镇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