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散文 > 【心灵体验】华夏散文2016

【心灵体验】华夏散文2016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0-16 09:11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心灵体验】华夏散文2016-9期 (2016-09-21 09:40:57)

标签: 文化 分类: 美文欣赏

 

心灵体验

 

后土祠溯源 刘云霞 58

文化峡谷 陈有仓 63

乡关何处 吴学良 66

红露人衣湿 张 琰 72

 

 

后土祠溯源

 

◎ 刘云霞

 

刘云霞,女,大学学历,军转干部,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侯马市作协副主席。先后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健康》《山西文学》《山西日报》《中国散文家》等各类报刊发表散文300余篇,数十篇在军内外各类征文中获奖。曾获“五个一工程奖”。出版有文学作品集《山野》。

 

 

决定去后土祠时,才发现,沿途早已布满重重叠叠稠密的脚印。

这是一支支朝圣大军的履迹。

起初几支队伍的身影有些模糊——

“轩辕氏扫地为坛于脽上,二帝八员有司,三王泽岁举”。

领军人物,是被称为始祖的轩辕黄帝。这个遥遥地站在华夏文明之源,凝集整个民族之树的根脉人物,乃至已开始传递中国历史的尧、舜二帝,由于总被冠以“传说“二字,所以他们的形象总让人感到有些缥缈。不管怎样,由于轩辕黄帝的“出现”,这个小小的“脽”上,已鲜赫地飘扬起一面大旗,导引着中国五千年的信仰文化乃至中国历史从这里向更远古处眺望。

夏禹、商汤、周武三王之后,一个帝国带着一个宏大的场面里走向视野。

“2000多年前,汉文帝建庙,汉武帝创建后土祠,并8次巡幸,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赋《秋风辞》……”

这是庙图碑上关于汉代祭祀后土的记载。由是,后土祠才由坛而庙、由庙而祠,名副其实起来。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一首辞成就了一座楼,一座楼护佑着一首辞。秋风楼成为河东三大名楼之一,《秋风辞》则成为汉代在后土祠的唯一印记。想当初,踏着“文景之治”的台阶一路向上的汉武帝,挞匈奴、安疆域是如何的意满志得,他所开通的陆海丝稠之路,不仅向外伸展出大汉自信而热情的臂膀,更把一个帝国海纳百川的风范输送到世界各地。

据说,汉武帝之所以“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除了历史原因,与太史令司马谈的建议不无关系,而司马谈的儿子、《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亦曾随武帝参加祭祀活动。

如果说,司马迁父子的加入,使历史对后土祠多了一番打量,那么,光耀千古的唐诗及诗人,则使肃穆的祭祀活动添了几份明丽。

“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旗。”“河东太守亲扫除,奉迎至尊导銮舆。五营夹道列容卫,三河纵观空里闾。”“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兴出。彼汾之曲嘉可游,木兰为楫桂为舟。”

这是唐代诗人李峤在《汾阴行》诗中对祭祀后土的盛况描述。时值开元年间,同样是席卷宇内的帝王风范,同样是威振四方的大国雄风,此时的大唐国都长安,各国侨民云集,往来商旅熙攘,一派繁华的国际大城市的景象。

“汉人”、“唐人”就这样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世界各地的鲜明标注;而散布于异域他国的“唐人街”,不仅使世界在更广阔的时空领域、更绚烂的背景下认识中国,也使每一个中国人多了几分从历史的深度审视自我的自觉。

有了这样一个为世界瞩目的文明高地,无论是汉武帝还是唐玄宗,自然是感天念地,对后土祠建、扩、缮,融入几多虔诚,对后土的祭祀更是“亲望拜,如上帝礼”;从另一个侧面讲,也是凯旋者由衷地咏叹和抒情!当然,也有作为帝王在至尊无上的极乐中发出的“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感叹和祈祷。

北宋时的后土祠,庄严宏巨,为当时的“海内祠庙之冠”;曾经的祭祀活动,更是“跨越百王之典礼”。但这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一切,如今只能在典籍中想像和感受了。

在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常有岁月的过客们有意无意间撒落的文化标签——

开元十一年,唐玄宗祭祀后土时,在后土祠掘得两尊古代宝鼎,便将汾阴县改为宝鼎县;

大中祥符四年,宋真宗在后土祠旁的黄河岸边看到“荣光溢河”,又下令改宝鼎县为荣河县。

如今,不论“宝鼎”还是“荣河”,都已以乡、镇的名义隶归万荣县;但这两张“标签”,却成为人们翻阅人文历史的便捷索引。

汉武帝元鼎元年六月得宝鼎于后土祠旁,即兴作《宝鼎之歌》,由此,创年号纪年之源,并结束了此前帝王仅以年数纪年的历史;由第一年号“元鼎”,又可引出“纪元”、“改元”等,在记录年代开始,改换年号等本义之外,寓示着某种改朝换代般重大变革的动感名词。

……

金、元时期,旌旗猎猎、车喧马嘶、人拥如潮的场面渐缓了下来,但仍有皇族国脉将虔诚之礼送达。

接下来,涌向视野的,是肆虐咆哮着漫过来的黄河水。一次、二次、三次,最后一次时光的指针是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后土祠挣扎摇晃了一番后终于彻底被淹没了。

先于后土祠沉寂的,还有皇家在这里的祭祀活动。

整整208年,后土祠和众多的人物故事都在泥沙中。

如果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得许多史料或毁或匿,而后代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正史清源一样,后土祠的消失,也将一脉历史卷入到岁月的泥沙中。

这时,走出一个人物。

时任荣河知县的戴儒珍,在对蜿蜒不歇的黄河水、奔腾不息的光阴远眺了许久后,终于有了一个决定:“续数千年之鸿轨”。于是,便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汾阴后土祠。至此——公元1870年,后土祠已是两易其址。

就是说,如今到后土祠,实际上是在同这位知县面对面,或者说,是在这位知县的引导下游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