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诗歌大全 > 透过宋词看“意象”

透过宋词看“意象”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9-12 22:22 编辑: 网络 查看: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透过宋词看“意象” (2009-05-26 11:44:44)

标签: 文化

透过宋词看“意象”

汉语言文学082班 叶雯雯 08806728

摘要:词在宋代二百余年间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成为宋代最有成就的文学形式。从而得到与唐诗并峙的崇高地位。宋词作为中国文学的高峰,蕴藏了无尽的审美价值。在宋词中细细品味,我们可以找到生活得韵味,美学的韵味。真率明朗、高旷清雄、婉约清新、奇艳俊秀、典丽精工、豪迈奔放、骚雅清劲,各个流派各具特色。沿着宋词的藤蔓,细细咀嚼,我们发现一个现象:词的表情达意往往会借助“意象”的帮助;同一个意象频繁地出现在不同词人的笔下,或同一词人的不同作品中;一首词中会有众多的意象。这些意象积淀了词人的情感,具有一定得象征价值,审美价值。贯穿于作品创作的发生阶段,构思阶段,物化阶段。可以说,宋词是分析“意象”的最佳文本。 本文以宋词为例,通过以下四方面对“意象”进行分析。一、意象的内涵和特征;二、意象在宋词中是如何显现的;三、意象在宋词中的审美物化过程;四、意象在宋词中的作用。

 

关键词:意象 灵感 回忆 含蓄隽永 墨戏

 

宋词的韵味,含蓄隽永通常借助一定的外体来表现,而意象却是宋词创作中最普遍、最重要、最有力的载体。寻根下去,在不同的文本中,我们看到了众多典型的意象——象征爱情的“雁”、“鱼”,象征着高洁的“梨花”,象征着孤高的“竹”,象征着思乡怀人的“月”,象征着伤怀的“落红”,象征着送别的“柳”。有了意象的存在,词人表达之,传达出的感情具有丰厚的蕴味,而不是苍白无力的。这些意象作为艺术的符号,表现了典型的情感体验和人生境界,集中反映了词人的心境,贯穿于宋词中。同时,“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①它最早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周易》。从《周易》的“象”论脱胎出具有独立,美学意义的、完整的审美意象理论,最早也最集中地体现在体大思精的文论著作《文心雕龙》中。本文中的意象单指一种特殊的具有象征性、审美性的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以宋词为分析文本,列举了典型的例子来分析“意象”。那么,出现在宋词中得的意象有何内涵和特征?这些意象是如何在宋词中显现出来的?意象在宋词的创作中如何得到审美物化的 ?在宋词的表情达意中起着什么作用?本文又借“灵感”、“回忆”来阐释意象的显现。“灵感”的产生过程亦是意象从隐性过渡到显性的过程。“回忆”是意象再现的方式,它带着意象的投射,以一种跨时间、空间的方式塑造词人心中“乌托邦”。因此“灵感”、 “回忆”与“意象”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依存。又由于“灵感”和“回忆”的存在,使得部分“意象”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审美物化。换而言之,就是感于物,形成意象,通过灵感显现;或是通过回忆再现,一触即发,泼墨兴笔,可以用中国画中的“墨戏”形容这一过程。此外,意象的物化还包括意象的提炼加工。意象形成后以完整的艺术符号呈现后,提高了宋词的象征价值、审美价值。意象是文学中高级的存在。把握好意象的内涵特征,显现过程,审美物化过程以及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宋词。意象无论是在创作主体还是读者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意象的内涵和特征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意象”与“物象”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物象”是没有被创作主体赋予一定的象征因素、感性因素的低级形态。而“意象”中的“象”有了“意”的融合,便被赋予了人类一定的情感寄托、象征因素,由一种低级的形态被激活为一种高级的形态。《周易》最早提出了“意”和“象”的关系,《系辞》上说:“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象,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系辞》中又云: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周易》里的“象”是对世界的一般性的把握,但是还不具有审美理论的特殊性,不等同于美学意义或文论上的“意象”。从《周易》“象”论中脱胎出具有美学意义的审美意象论,最早集中体现在体大思精的文论著作《文心雕龙》里。笔者认为意象是一种特殊的具有象征性、审美性的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是“神与物游”的结果,是“天地自然之象”和“人心构造之象”的巧妙结合。它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伟大产物,也有一定的多义性、民族性、时代性。这些特征都可以在宋词中得到见证。

(一)象征性:

宋词中典型的意象有“柳”、“梅花”、“菊”、“落红”、“残月”、“夕阳”、“雁”、“鱼”等。词人借用意象含蓄隽永地表达出高洁、伤怀、思念的情怀,表现出羁旅之愁、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等情感。婉转地浅唱出对生命,对世界的感悟。周邦彦的《花犯》:“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以“梅花”为意象表达了高洁的情操。“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两首词中都提到了花,“黄花”、“残花”,以之为意象,象征着一种感伤的情怀,对时光逝去的感伤,对美好事物,青春流逝的感伤。

象征性是意象区别于“物象”的本质特征。

(二)审美性:

意象具有一定的审美潜能。创作主体表情达意需要通过发挥意象的这种审美潜能来建立与读者的关系。“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以几个简单的意象结构成篇,得到声韵形谐美的美学效果和文学效果。“碧云天”、“黄叶地”、“寒烟”、“山”、“斜阳”、“芳草”几个意象的组合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萧瑟,带有寒意的秋天画面跃然纸上,使人身临其境,婉转地表达出了词人的羁旅之愁。传情达意的同时,给人美的享受。体现了意象以审美形态出现的特征,使词区别于一般非文学性的表述。

(三)多义性:

不管是荣格所说的“原型意象”,还是一般的“非典型的意象”,都具有多义性。所谓意象的多义性是指同一种意象在不同文本中表现出的不同象征意义和审美意义,其中象征意义的不同是多义性的典型表现。一般来说,“月”这个意象在宋词中通常表达思念故乡或情人。如辛弃疾的《念如娇》:“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月”这里代表着美女。在不同的文本中“月”这个意象的意义不局限于一种,它具有典型意义的同时又有多义性。再如“落红”,可以代表对青春流逝的感伤,也可以代表爱情枯萎的悲哀,还可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