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诗歌大全 > [转载]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语言特色(4)

[转载]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语言特色(4)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5-18 11:45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3)、状语倒装:“簌簌衣巾落枣花”应为枣花簌簌落衣巾,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渲染了气氛,令人如闻其声,与缫车纺纱的声响,构成了一曲美妙的田园交响曲,充满了乡村情趣。

4)、定语倒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应为疏影横斜清浅水,暗香浮动黄昏月。水和月的特点得到突出,以此来衬托梅的姿态神韵。

2、省略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省略了谓语动词“像”,理解应是浮云飘忽不定,游子的心情就像它一样,夕阳傍山缓落,依依不舍,犹如老朋友惜别之情。

(五)课堂练习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次鄂州    卢 纶①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②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 ①卢纶(748~约799),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此诗作于“安史之乱”的前期。②估客指商人。

(1)请简要分析首联中“远见”、“犹是”所蕴涵的作者的情感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颈联“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的理解。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变化”一词,这提示我们“远见”、“犹是”蕴涵的情感是不同的。第(2)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并且明确指出从情与景的角度入手。解答时,首先要点明手法,其次要结合颈联,明确“景”和“情”的内容,并且指出是怎样借“景”抒“情”的。诗歌是最精练的语言,读诗就是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诗句表现的画面还原,并体会蕴涵的情感。其次要整体感知,关注标题和小注等辅助信息。最后要注意广泛联系,看到“明月”就要考虑思乡,看到“安史之乱”就要考虑硝烟烽火、流徙不定、家仇国恨等。

答案:(1)“远见”表达了作者远远望见汉阳时的喜悦之情,“犹是”,突显出作者对仍有“一日程”的惆怅之情;一联之内,作者情感由喜悦骤转至惆怅,有跌宕起伏的意味。

(2)借景抒怀(或借景抒情)。时值寒秋,无限的惆怅已使我两鬓如霜了,我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往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切。

 

三、板块3语言风格

(一)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语言特色类题型答题模式:第一步:点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  特色)

第二步:结合原诗分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分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效果词如:简练传神、生动形象、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入木三分、炼字精巧、庄谐俱见、深沉隽永 、准确精练、简洁生动、辞藻华丽、通俗易懂、节奏感强、富有韵律、准确传神、 绘声绘色、词藻优美、平字见奇、色彩丰富等等。

常见错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的巧妙。语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这样的解答显然不对。

(二)诗歌例析6(08重庆)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