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运动 > 谈养生太极拳锻炼的技击性(2)

谈养生太极拳锻炼的技击性(2)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3-10 09:24 编辑: 网络 查看:

    太极拳是必须以能够“任他巨力来打我……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沾粘连随为基础的武术,如果没有这样的锻炼内容,即使外形酷似杨澄甫先生的拳架,也是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虽姿式类太极,与外家拳无异也”。就是说虽然所学练的太极拳也具有技击功能,但没有太极拳“人刚我柔”等的沾粘连随内容,这样的拳也是不能认为是太极拳的。与没有刀刃的玩具刀具和模型刀具不属于刀具类同,为了满足健身活动的外形多样性和趣味性,仅仅模仿太极拳的外形而编成没有沾粘连随等要求内容的太极操。难道这样的太极操可以称为属于太极拳?难道可以向世界宣布这就是中国的一种太极拳吗?显然也是不能的。不论这样的太极操具有多大的时尚和生命力,显然只能定性为健身体育,而不能定性为太极拳。

三、太极拳的宗旨与技击性相互依存

    中国的武术,在顾留馨先生《寻名师、访高朋》一讲稿中所说的当时“反对实用性武艺、批判唯技击论”思想的指导下,一度曾被一些武术专家教授认为就是舞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量的舞蹈、戏曲、杂技表演动作向武术反哺而溶入到武术套路中去。中华传统武术的传人和爱好者对这种理论和实践强烈反对,针锋相对地提出“武术的灵魂是技击”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旗帜下,广大中华传统武术的传人和爱好者与“武术就是舞术”的观点进行了持久强硬的、不屈不挠的意识形态的斗争,全世界中华武术界不知有多少人一直来热血澎湃地与“武术的灵魂是技击”的观点相共鸣着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言正辞严地抨击“武术就是舞术”的观点。1988年武术定义与今年武术新定义的相继诞生,彻底宣告了“武术就是舞术”观点的寿终正寝。然而反过来再审视“武术的灵魂是技击”,应该认为这一观点是不严谨的。应该认为包括武术的绝大多数具有社会性的事物之本质特性是不能称为“灵魂”的,“灵魂”应该是人赋于这种事物的社会意识形态性之“宗旨”,技击性这武术的本质特性只能是属于武术本身的“体用”。比如刀具的本质特性是具有杀伤性,然既可以按生活性的“灵魂”成为生活的必需器具,又可以按暴力性的“灵魂”变成刑事犯罪的凶器;大多数的中药与西药的本质特性是具有毒性,都可以认为是有毒物品,然既可以按救死扶伤的“灵魂”制成医用临床药品,又可以按刑事犯罪等需要的“灵魂”制成剥夺人生命的毒药;核反应的本质特性是具有巨大的能量释放,然可以按战争的“灵魂”制造成核武器用于毁灭某一区域的生命、制造巨大的人类灾难,又可以按和平的“灵魂”制造成为工农业、科研等需要的巨大能量源而用于为人类谋福利。武术也是如此,其“灵魂”可以是恃强凌弱、好勇斗狠、为所欲为,也可以是制止暴力、自我防卫、维护平安,也可以是以动养静、陶冶情操、性命双修。任何武术“体用”的本质特性内容就是技击方法,这本质特性与刀具、有毒物品和核反应类同,是任何时候都具有双刃性的。所以,杨氏一门及其弟子们在大力宣传太极拳的健身防病与自我防卫功效的同时,并不隐晦太极拳具有杀伤性,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说:“如同志学成功以后,千万留一分善念,不可轻易用毒手打人,勿负先师遗教也。”所以,不同人群所学练与掌握的武术是可以赋于不同“灵魂”的,但不论是何种“灵魂”,都是通过技击方法的学练锻炼、依靠技击性来实现的,就是说任何武术的“灵魂”与技击性都是相互依存而不相冲突的,太极拳也是如此。

    从河南唐村李氏家谱所记载的明代隆庆年间就有千载寺的道人传授古太极拳(即《杨氏老谱》所称谓的“十三势”)的历史事实所反映的古代太极拳与道家修行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发展史、王宗岳等所写的古代太极拳的经典拳谱、《杨氏老谱》、杨澄甫先生及其弟子们著作中所反映的认识与体会,可以清楚地体会到至少500多年来,太极拳得以代代传承、得以出现为其他武术所无与伦比的被最广大的社会群体所接受、青睐的原因就是以性命双修之延年益寿目的为“灵魂”。如果古代太极拳是以另一宗旨为“灵魂”,太极拳是不可能在近代如燎原之火在全中国得到汹涌传播的。然而,太极拳这一“灵魂”的实现就是依赖于太极拳特性的技击方法的锻炼。或者说太极拳在自古以来的传承中,其“灵魂”的载体就是技击性。太极拳这一“灵魂”与技击性的关系就象是性命双修中的“性”与“命”的关系。所谓“性命双修”的“性”是指无形的精神,没有解剖实体;“命”是指有形的精气血机体,主要反映为有解剖实体。道家典籍将“性”比喻为长途跋涉赶路之人,“命”比喻为此人所骑的马。从而比喻“性”是“灵魂”、“主宰”、“本”;而“命”是“实体”、“被主宰”、“末”。这马虽是人所主宰的,但人要在预期时日内完成长途跋涉,显然是离不开这马的。这样的“本”与“末”所反映的主宰与被主宰,为主与为辅,绝对不是表示可以离开、忽视“末”去重视“本”,或离开、忽视“本”去重视“末”,而是相互依存的。所谓“体之不存,神将焉附”,就是说如果离开了“末”,“本”也就没有了;又所谓神若既逝,体亦成了空皮囊,就是说如果离开了“本”,“末”也没有了。太极拳古代拳谱和《杨氏老谱》多篇都反映古人认为太极拳的“本”是包括“延年益寿”的“性命双修”也即“道”,“道”的部分内容又称为“体育”、“文事”;而“末”是“技艺”也就是技击性,又称为“武事”。太极拳的“本”与“末”就是这样的如人与马相互依存的关系。

四、太极拳“本”的存在需要决定了必须十分重视“末”

    军事武器的“本”即“灵魂”既可以是为了侵略掠夺而用于穷兵黩武,也可以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既勤于操练又备而不用。任何武术也是如此,太极拳的“性命双修”即“本”与“技击性”即“末”不是天然必然相联系的,这既表现为如上所述作为“本”的“灵魂”是可以改变的,而且“本”与“末”的关系是必须人为调节的。太极拳的“本”与“末”既相互依存不能离开,但相互也是有区别的,也是可以偏重的。如果偏重属于“本”的延年益寿,锻炼必然偏重静功,锻炼的速度必然偏重缓慢、偏重于没有发劲,注重大架锻炼,而且尤其注重适可而止;大架是太极拳锻炼的初学入手形式和最上乘阶段的主要形式,可以作为技击锻炼,但没有直接实战模拟的内容;而偏重属于“末”的实战应用,锻炼必然尤重动功,锻炼的速度尤重风驰电掣、尤重发劲,注重小架锻炼,锻炼也可能从难从严超负荷;小架虽是到了一定层次才能从事锻炼的有直接实战模拟的内容,但决不是太极拳上乘阶段锻炼的主要形式。而无论是偏重于延年益寿还是偏重于实战应用,锻炼内容都是技击方法。太极拳之“本”要获得最佳实现,则必须十分重视“末”,必须“本”与“末”都不能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