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运动 > 张光燄:杨氏太极拳的养生功法(5)

张光燄:杨氏太极拳的养生功法(5)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0-10 10:22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内功劲法的运用 
一、     点的运用
        以悬挂的古钟为例。钟体中心有一条垂直线,线下端系一钟锤。内功练到较高境界时,钟锤可以旋转和上纵、下伸。
        若以古钟比喻人体,钟口即是三道气圈中之胯气圈,钟蒂为肩气圈,中间为腰气圈。把古钟的垂直线均分成四段,即形成五个点。
        (一)顶点:位于人的咽喉,乃点穴之门,故又称为绝命点。因它不易动转,是权衡身体变动的准星。
           
                                    
                     
        (二)上死点:因受顶点的牵连而活动范围很小,此处受力后不易化解,故称死点。
        (三)灵活点:相当于人的心口处,是人身旋转最灵活、最难控制的一处。揉手时要由此点探出反应再击死点。
        (四)下死点:受钟锤垂坠的影响而活动范围不大,内劲向此点击发易于奏效。
        (五)下垂点:位于垂直线最下端,是钟锤所在处。此点在人的两胯之中,它一动便影响全身,所以通常把它作为稳固下盘之用。
        以上各点平均分布在一条垂直线上,相互间都有连带关系。例如上死点和下死点的中间是灵活点,因此这两个死点都含有一半的灵活性,一旦被击,都会受到灵活点的影响而变灵活。当对方的上死点转变灵活时,其顶点就必然僵滞,此时须向其顶点击之。
                               
        由于各点均在一条垂直线上,当某个点受击时必然牵扯到其上下两个点。如击上死点时,对方会在顶点至灵活点一段形成弧线,其上死点必然移向弧线的最弯处。此时要用弹簧劲引直弧线,再照其顶点击之。
        若遇对方的垂直线变成弧形并呈松软状时,不可轻易击死点。应先击其垂直线的任何一处,使对方的神、意、气集中于被击处,其弯曲的垂直线自然变垂直,这时,立即朝死点击之。
  二、六断架子  
        先师讲太极拳的技击架子属“坤六断”,又称“六断架子”。“坤六断”的技击架子是从“乾三连”养生架子中衍生而来。通过盘养生架子培养元气使之渐充,浩然正气可由会阴周围升腾至百会周围,将胯、腰、肩三道气圈由中线向左右分隔,形成六个半径圈。揉手时可任意运用这六个半径圈去迎击对方。
        浩然正气粗大,促使右肩之半径圈向前下转便能发出按内劲。左肩的半径由肩后向上转便可发出朋内劲。浩然正气平向前移便可发出挤内劲。
        又如,以浩然正气促使右胯半径圈向前外转便发出开劲。左胯之半径圈向后内转即又形成合劲。俟运用纯熟时,可使六个半径圈任意地朝各个方向旋转发出不同作用的内劲来催发对方。
三、上线与下线 
        当与对方接手即将发劲时,要将脊内劲上提至背部“劲源”处。内劲围绕着肩胛骨的上缘,经上臂、前臂至食指通出,此为“上线”;如内劲由劲源沿着肩胛骨的下缘,经上臂、前臂至小指通出,则为“下线”。
        如果内劲沿上线未得机势通出时,立即改走下线,必能通出脊内劲。
        无论脊内劲是沿上线还是沿下线通出时,都要带着接触点指向对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