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伊斯兰教的柯尔克孜族严禁食用猪、狗、猫、鼠和凶猛禽兽之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女子出嫁后出门一定要戴头巾或缠布,除了眼、鼻和嘴外,其它部位一定要用头巾盖住,否则就会受到谴责。严禁食用猪、狗、猫、鼠和凶猛禽兽之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女子出嫁后出门一定要戴头巾或缠布,除了眼、鼻和嘴外,其它部位一定要用头巾盖住,否则就会受到谴责。
北极村夏至节
漠河县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份,由于纬度高,使漠河地区在夏季产生极昼现象,时常有北极光出现,因此人们称漠河县为“中国的不夜城”、“极光城”。漠河白夜产生在每年夏至前后的9天中,此时漠河多出现晴空天气,是人们旅游观光的最佳季节。在观赏“北极光”和“白夜”奇观的同时,又可同时看晚霞与朝晖国家矿产连成一片的红彤天宇。自80年代以来,漠河县把“夏至”定为旅游节,活动项目主要有万人露天舞会,江边篝火晚会等。
夏至节主要在西林吉镇及北极村进行。每当夏至到来便有数万人到北极村欢度夏至节。江边篝火晚会持续持续通宵,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而且也为中外游客增添了一项活动内容。
冰河上赶着三套车
赫哲族有着自己传统的迎亲方式,春、夏、秋季以彩篷船走水路迎亲;冬季江水封冻,旱路也是冰雪覆盖,此时,赫哲族人将狗或马拉的雪爬犁装饰一新后迎亲。三套装饰别致的雪爬犁,如同三挂火车,驰骋在冰河上,此情此景,独树一帜。
黑河旅游—新生鄂伦春民俗游
新生鄂伦春民族乡距黑河市89公里,鄂伦春民族是我国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长期以来,该民族以原始游猎的生产方式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密林中,他们吃兽肉、穿兽皮,过着男人以弓箭土枪狩猎,女人采集的原始生活。
解放后,鄂伦春人定居建乡,从此告别了原始的游猎生活,但本民族原始的信仰民俗、巫术民俗、禁忌民俗、自然崇拜和宗教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婚葬等诸多民俗民风事象,在本民族群众中仍有保留与认同,且有迹可查,有形可复。鄂伦春人神秘的原始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越来越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和旅游者的注目和青睐,九四年被黑龙江旅游局确定为省级民俗风情旅游基地。
流行在黑龙江的信仰习俗:送灯
流行在黑龙江一带的信仰习俗。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送灯时,以谁先点燃为吉利。往坟地送灯的人,点灯时必须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别人的火柴点灯,认为祖先看不见光明。点灯时要边点点说:"正月十五来送灯,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一片明,无儿坟前黑洞洞。有心来偷灯,偷个大铁灯,背也背不动,天冷地滑闹个抑歪蹬,大布衫烧个大窟窿。"元宵节晚上,因为家家送灯,所以路口、野外坟地一片通明。送灯的习俗,在黑龙江偏远山乡至今还有遗存
大庆民俗风情简介
● 杜蒙草原风情 ●
嫩江走下雄伟的伊勒呼里山,在黑龙江省中部造就了一片神奇的大平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就座落在这水肥草美的大平原的腹地。野草岁岁枯荣,民族生生不息。在四千多年以前,这里就吸引了逐水草而居的北方少数民族。1956年这里建立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以后,开发与保护并重,使这里的原始地貌得以较好的保存。如今,坦荡如砥的大草原、碧波万顷的芦苇荡、波光粼粼的湖泊群、千姿百态的天然次生林、古朴淳厚的蒙古族风情,构成了这里独特的旅游资源。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古朴的民族风情,保护人文古迹,根据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分别建立了连环湖国际水禽狩猎场、寿山旅游度假村、石人沟旅游度假村、松林公园等一批景点,形成了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历史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度假区。百灵鸟歌唱着美好的生活,萨日朗给你醉人的甘甜,杜尔伯特460万亩天然草原,以田园牧歌式的情调,伴你重返大自然。
杜蒙草原在大庆市境内距大庆市区57公里。游客可以从哈尔滨市乘火车到泰康车站或乘汽车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 胡吉吐莫敖包 ●
胡吉吐莫敖包位于胡吉吐莫镇正东约4000米,为蒙古族祭拜之处。在平原地区草地上用土堆成一个底直径11米,高约3米的土堆,中心顶部有一直径7.5厘米的铁管,高2.9米,杆顶为一开口向上的木质弯月,月中间有一红色木圆球。在嫩江流域的蒙古族每旗只祭把一个敖包,象征地方神或祖先神。
敖包南有一水泥碑,高1.45米,宽0.62 米,厚0.11米,顶部切角,上书蒙、汉两种文字"呼格吉胡敖包"。其周围为胡吉吐莫草原,南为大庆油田采油九厂采油机。北为泰(康)一(心)公路。祭敖包活动产生年代较远,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是蒙古族先民对大自然崇拜的产物。胡吉吐莫每二至三年祭把一次,祭拜时间是农历五月十三日。祭敖包时用松枝、彩带装饰敖包。祭祀与那达慕大会同时举行。现在还有群众自发祭拜时,将弥勒佛瓷像和鲜草放在碑旁的习俗。
黑河地区满族、达斡尔族民俗二三事
生活在黑龙江省黑河沿江地区的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人比较多,他们的生活方式至今还保留着很多原始先民的诸多特点,这些生活习惯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后来迁到这里生活的汉族人和其它民族人。其中属于民俗性质的活动就有很多,这些民俗活动有一些带有原始宗教(主要是萨满教)性质,而大多数只是一般性的民俗活动。各个少数民族世代同住,民俗相互影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如何形成的,最早是哪个民族的习俗已不大容易考证。从其目的大多数都是企求幸福安康的,现列举其中一二如下。
一 正月十六 “抹花迷子”
在黑河市南稍偏东,沿黑龙江下行75公里,就到了全国最早成立的满族自治地方之一——大五家子满族乡。1956年成立满族乡时,这里的居民三分之二是满族人和一部分达斡尔族人,汉族很少。在文革期间自治乡被解散,八十年代,距其北面十几里路的坤河成立了坤河满族达斡尔族自治乡。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这一带多数人还都是讲满语,直至今日还有少数上了年纪的人会满语、达斡尔语,生活习俗上仍保持着很多独具特色的习惯。比如说正月十六“抹花迷子” (一说:抹花鼻子)就是其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