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转帖:黑龙江风土人情(5)

转帖:黑龙江风土人情(5)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2-28 18:39 编辑: 网络 查看:

  满洲里从1901年建城,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以前,这是是游牧民族的理想牧场。当时,现今的市北区四道街西部有一个四季喷涌不止的泉眼。因为此泉眼位于霍勒金山的北部,牧民们便称此泉为“霍勒金布拉格”,意思就是“旺盛的泉水”,并成为当时满洲里市区这一带的地理名称。1901—1902年东清铁路在霍勒金布拉格地区建成车站后,便定站名为“满洲里”。“满洲”是指“满洲族”,即今满族,也是满洲族的发祥地——今东北地区的代称。因当时车站是从俄国进入中国境内的首站,所以定名为“满洲站”,当把俄语音译转为汉语是,便去掉了发音很轻的尾音“亚”,而成为“满洲里”。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个车站的名称就逐渐取代了古老的“霍勒金布拉格”而作为这座边城的名称沿用至今。

赫哲族独特的鱼服

  赫哲族以渔业为主,不仅吃鱼肉,而且穿鱼皮、饰鱼骨。他们往往用鲢鱼、鲤鱼、白鱼以及大马哈鱼等鱼类的鱼皮,经过加工,使鱼皮像布一样柔软,然后将几张特殊加工的皮绒缝起来,使其看上去天衣合缝,愈加美观。另外,他们还将鱼骨、鱼刺磨砺成佩饰物,这些装饰品古朴、大方,展现出北方渔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风采。

  赫哲族特有的鱼皮衣、鱼皮靴,用磨砺而成的鱼骨、鱼刺作为身佩、头佩、等,也是佳木斯有名的旅游纪念品。

伊春朝鲜族

  铁力年丰乡,是伊春市朝鲜族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位于铁力高市南2公里,人口14857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为富哂大米,营养丰富,享誉全国。朝鲜族歌舞、朝鲜狗肉,颇具民族特色。

朝鲜族是一个文化水平很高的民族,他们能歌善舞,能诗会画,民族文化艺术绚丽多彩,而且是一个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比较完整的民族。

  服饰

  朝鲜族自古就喜欢穿白色衣服,素有“白衣民族”、“白衣同胞”的美称。男子的白色上衣,倒闭襟、无扣,以布带打结。外面配以黑色坎肩,相衬成辉、落落大方。男子白衣,常配以肥大的裤子。年轻妇女的短衣长裙,多彩艳丽,多在上衣袖口和衣襟上镶各种颜色的绸缎边,还用红、紫、蓝色的绸缎做飘带,在轻风吹拂下,走起路来飘逸、潇洒。老年妇女,喜欢穿素白色的衣裙,用白绒布包头。儿童,一般穿七彩服,上衣袖筒用七种颜色的绸缎配制而成。

  炊具

  朝鲜族精于种稻,所以日常主食以大米为主。除米饭而外,尚有各种丰富多彩的小吃和具有民族风味的小菜。打糕、片糕、切糕、散状糕、发糕、冷面,都是极具朝鲜族风格的风味小吃。这些食品的制作方法和所用炊具也很有特点。煮米饭的铁锅,底薄而平,上盖隆起,状如蒸笼,有飞边,铁盖密闭,上有铁制的拉手。用这种锅煮米饭有一种很特殊的香味。朝鲜族的泥制淘米盆,非常有特色,底小口大,呈半笠形,平底,内壁梯状。做打糕的工具,是一个木槌和一个大槽子或石槽子。将蒸熟的糯米或小黄米放在槽子内,用木槌砸成糕团,切成条或块,放上经豆面,吃时蘸着蜂蜜或白糖吃,这就是朝鲜族人民最爱吃的打糕。

  乐器

朝鲜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乐器有伽耶琴、长鼓、手鼓、筒箫等。伽耶琴,是一种弦乐器,有12根弦,演奏时一端倾斜着他,一端置膝上,左手按弦,右手取音,常用于独奏和歌曲伴奏。长鼓,是朝鲜族最古老的打击乐器,鼓腰细小,两端粗空,鼓面蒙皮,演奏时,将鼓挂胸前或置一木架上,左手拍鼓,右手执竹槌敲击,常用于伴奏歌唱和舞蹈。

  花园

  玩花园是朝鲜族的一种游戏,类似扑克牌,但比扑克牌小一半多。共计48张,上绘图案,图案共分三组,每组共有三四样,图案是各种动植物。玩牌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老年人及中壮年在农闲或节日期间喜欢玩这种牌。

圣水灵泉的传说

  灵泉在史籍上被称为“阿尔山布拉格”。“阿尔山”蒙古语意为“圣水”,“布拉格”为“泉”。传说当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时曾在此地征战。有一次被敌人战败,只剩下十几人,便退到呼伦湖畔。一天,他们在人困马乏之际,看见几制黄羊在呼伦湖畔游荡,便弯弓猎取。几经围追堵截,素有“草上飞”的黄羊在他们的视线里逐渐消失,疲劳的战马任凭主人怎样挥鞭催促也无济于事。追到一处凹地里,黄羊不见了,却见这里泉水汩汩,清风习习。成吉思汗等人跳下战马,来到泉水旁,人马共饮,顿时疲劳即消,浑身力气倍增。于是成吉思汗便命令在次安营扎寨,养精蓄锐。他们在此招集旧部,列阵操练,昔日荒芜之地,一时人喧马嘶;泉水周围,帐幕排排,毡包座座。一汪泉水使成吉思的骑士门人强马壮。成吉思汗便赐此泉水为“阿尔山布拉格”。当实力增强后,成吉思汗变率不猛由此杀出,东征西战,完成了统一蒙古草原的伟业。从此,这个山野里无名的泉眼就有了名称,“圣水灵泉”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

伊春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位于嘉荫县东南部约65公里处的乌拉嘎,有鄂伦春人约2300人,是伊春市鄂伦春族比较集中的居住地。据1990年统计,生活在黑龙江省的鄂伦春族人口为6965人。由此可见,乌拉嘎是鄂伦春族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他们世代生息、繁衍于小兴安岭地式的黑龙江流域,悠久的历史、朴素的民俗生活习惯,特有的狩猎文化,以及纯朴的狍皮服饰,无不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鄂伦春族世代从事狩猎生产,这是鄂伦春人最重要的生产活动,是他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他们狩猎工具主要是枪、马、狗,以及弓箭、扎枪等。鄂伦春族的狩猎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他们熟悉各种野兽的习性,并能根据其特点和活动规律采取不同特点和活动规律采取不同的捕猎方法,其高超的狩猎技术从他们制造的两个工具“乌力安”和狍哨便可窥见一斑。鄂伦春族用桦树皮制造了一种指甲盖大小的口哨,叫狍哨,含在嘴里时能够模仿狍崽的叫声,从而引来母狍,再行射杀。他们制造的乌力安(鹿犴哨)能模仿大雄犴的叫声,从而诱杀。

  狍皮服饰

  由于狩猎的生产特点,鄂伦春族的服饰多取自兽皮,尤以狍皮为最多。鄂伦春人用狍皮做成男女冬季长袍和夏季长袍以及靴、裤、帽、手套、被褥等。男子冬季长袍用七八张狍皮缝成,为了便于骑马,前后襟均有开衩,开衩处和袖口镶有薄皮,既结实,又显美观。这种长袍,青少年、壮年、老年均可穿用。女子冬季长袍比男袍长,大襟覆盖脚面,左右开衩,开衩处和衣边、袖口均绣有美丽的花纹,有古朴纯厚之美。

  男女的夏季皮袍,同冬季皮袍样式相同,不同的只是选用的皮张不同,夏季做衣服用夏天的狍皮,冬季皮袍用冬天的狍皮,夏天也穿磨掉毛的冬季皮袍。

  皮裤

  是用冬季狍皮制作,两三张狍皮做一条裤。过去无论男女均有穿套裤的习惯,做一件套裤需一大张或两小张狍皮,套裤无裤裆,只有两条马蹄形裤腿,用皮绳拴在裤带上,穿上套裤干活不易把裤子磨坏。狍皮帽

鄂语“灭塔哈”,是用狍头皮按狍头原样缝制而成,“双耳挺然,如人生角”,不仅可以防寒,而且是狩猎时的伪装。

  狍皮被

  鄂语“乌鲁达”,如同皮口袋,外出狩猎露宿野外,钻进“乌鲁达”,不畏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