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毛泽东点评古今历史人物(一)

毛泽东点评古今历史人物(一)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7-31 17:37 编辑: 网络 查看:

毛泽东点评古今历史人物(一) (2010-02-01 16:41:33)

标签: 历史名人 读书藏书 毛泽东 二十四史 美育 文化 杂谈 读书 春秋文子 分类: 历史名人评说

    严光力正风俗传教后世

    严光,字子陵,西汉末年名士,浙江余姚人。据《后汉书•逸民列传•严光传》载,严光少有高名,曾与刘秀同窗。刘秀即位后,严光隐姓埋名,避至他乡。刘秀思贤念旧,令绘其形貌寻访。严光被找到后,刘秀接他到京都洛阳,并授予其谏议大夫一职,严光不从。后严光归隐富春山耕读垂钓,终身不仕。严光的淡泊名利,为历代所推崇。北宋名臣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一文中对严光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赞语,更使严光以高风亮节名闻后世。

    熟谙历史的毛泽东,对严光有过多次评论。大家比较熟悉的毛泽东谈及严光的故事,源于毛泽东在一首七律中的用典。1949年3月,柳亚子写了一首七律《感事呈毛主席》,称自己欲退居家乡的分湖。诗中写道: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意思是说:等南征的捷报传来,我便像严光隐居子陵滩一样,回到家乡分湖养老去了。一个月后,柳亚子收到毛泽东劝其从长计议,打消回家养老念头的和诗《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其中写道: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意思是你不要以为北京昆明湖里的水浅,在这里观鱼要比在富春江好。毛泽东写诗,善借古喻今、抒情言志、阐明事理。在这首诗中,毛泽东以富春江对子陵滩,通过用典,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劝告柳亚子不要像严光那样归隐起来,而应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些有益的工作,其涵义自是悠远。

    毛泽东早在青少年时代,就已经注意到了严光,并对他的行为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一班学习期间,毛泽东曾留下一本名为《讲堂录》的读书笔记,其中记述了严光的事迹,并写下了自己的感想。毛泽东认为:后世论光不出为非。不知光者,帝王之师也。受业太学时,光武受其教已不少。故光武出而办天下之事,光即力讲气节,正风俗而传教于后世。且光于专制之代,不屈于帝王,高尚不可及哉。

    自东汉以后,世人对严光不仕光武帝之事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范仲淹将其视为景仰的楷模;而朱元璋却将严光视为罪之大者,认为他只求个人安逸、不为天下苍生造福,根本无德可言;王安石则留有迹似磻溪应有待,世无西伯可能留的诗句,将严光隐居理解为怀才不遇后的无奈选择;也有论者将严光视为沽名钓誉之徒,如清朝有诗批评严光:一袭羊裘便有心,虚名传诵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

    在青年毛泽东的心目中,严光的形象却与上述诸论颇不相同。

    其一,毛泽东认为严光是一个颇具远见卓识的人。他提出过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指要领绝的治国主张。严光的这句话虽然是在给侯霸的信中提出来的,但实际上是写给光武帝刘秀看的。经过多年的战乱,东汉建立之初,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正是基于这一现实,严光提出了怀仁辅义的休养生息方略以供刘秀参鉴。应该说,刘秀是接受了他的这个意见,也认为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经过推行一系列与此相关的经济社会政策,最终开创了所谓光武中兴之世。

    其二,在毛泽东看来,严光力讲气节,正风俗而传教于后世的主张也是重要的。严光是一个在当时能正风俗的人。他功成不居的风节,可以起到影响当时与后世的作用。

    其三,毛泽东认为严光还具有不屈于帝王的抗争精神。严光没有依从刘秀的意旨,坚决不出来做官。毛泽东曾经说过:如果你的官很大,可是真理不在你手里,也不能服从你。在毛泽东看来,严光与刘秀之间虽然不存在真理在谁手里的冲突,但是在那个专制时代,严光不屈于上的勇气,在封建士大夫之中确是高尚不可及哉。

    当然,在青年毛泽东眼里,严光也并不是什么十全十美的历史人物。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期间,毛泽东曾经因为如何评价严光的问题,与同学萧瑜发生过争论。当时,萧瑜写了一篇名为《评〈严先生祠堂记〉》的文章,对范仲淹的这一名篇表示异议。萧瑜认为,光武帝请自己的朋友帮忙处理繁杂政务,未必是求贤若渴;严光拜访光武帝并与其同床共眠,表明其爱慕虚荣。毛泽东不同意萧瑜的这种见解。不过,毛泽东对严光坚辞不仕的态度却不以为然,认为严光应当如同早他200年的张良辅佐汉高祖一样,出任光武帝的辅相。为此,两人争论了一个晚上。毛泽东这一观点的形成,绝非一时有感而发。毛泽东认为古代贤者有办事之人,有传教之人,还有办事而兼传教之人。对于这三类人,毛泽东都是加以肯定和推崇的,然而他认为更可贵更可佩的是那些办事而兼传教之人。在当时毛泽东的心目中,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人。严光虽然能够正风俗,然而却没有出来办事,不能不令人憾然。

    总之,毛泽东认为,能传教而不能办事的严光虽值得推崇却并非尽善尽美,而既能办事又能传教之人才是最值得推崇的。毛泽东是千古少有的历史伟人,他的这一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颇也值得人们深思。

    神人孔明还不够聪明

    毛泽东在召开会议时喜欢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方面说明他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以为然,另一方面说明他非常重视集体的智慧。
  在那个人们对诸葛亮敬若神灵的时代,毛泽东能将诸葛亮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体现了一位军事家足够的智慧。当人们感叹诸葛亮“得其主,不得其时”,并且纷纷为诸葛亮的失败寻找借口的时候,毛泽东心中已经非常明白:诸葛亮之败怨不得天时,怨只怨诸葛亮自己还不够聪明。
  在分析诸葛亮的失败原因时,毛泽东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毛泽东之所以说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是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乍一看,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是一个颇有诱惑性的方案。但毛泽东却很清楚,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袭得手,而且关羽父子也命丧孙权手中。可以说,蜀汉衰亡的祸根在于“隆中对”。
  毛泽东所说“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之镇守荆州、刘备之进攻东吴、诸葛亮之北伐中原。这“三分兵力”依次展开,前两次分兵都失败得很惨,导致蜀汉元气大伤,而诸葛亮的北伐本钱也便所剩无几。所以,毛泽东叹道: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借用“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华容道”等故事情节,使得诸葛亮几乎成了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而实际上,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应该非周瑜莫属。
  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04页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大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在这段话中,毛泽东把赤壁之战定义为“吴魏赤壁之战”,说明他并不认为刘备、诸葛亮对赤壁之战有多大贡献。  `
   一九五三年,毛泽东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中说:“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时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这段话表明了毛泽东的立场,他认为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是周瑜,而并非诸葛亮。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督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节度,举动失宜,结果被曹魏大将张颌所破,导致街亭这一重要关口失陷敌军之手。诸葛亮不得不败退汉中,演出一幕“挥泪斩马谡”的悲剧。
    历代评书、戏剧在表现“失街亭”事件时,都把重点放在马谡如何违背调度,以及诸葛亮如何执法严明之上。毛泽东对此则有独到的见解,他评论到:“初战亮宜亲自临阵。”在毛泽东看来,街亭能否固守,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如此重大的任务怎能交给一个没有实际作战经验的人去执行?而且即使派人去防守街亭,也应该不断派军去增援,假如街亭危急,甚至诸葛亮本人也应该前去亲自指挥,与敌军展开大决战。
  尽管在传统戏剧和小说中曹操一直是个“反派人物”,但毛泽东对曹操却有着相当高的评价,毛泽东曾说过,曹操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还不是了不起?
毛泽东曾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议论曹操时说:“曹操结束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为后来西晋的统一铺平了道路。”
   有一次,毛泽东听到自己的随行医生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他马上反驳说:“屁话!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也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笔杆子杀人哪,那些反动文人垄断了文化,写出东西又愚弄毒害了老百姓,这个案我们要翻过来!”
  毛泽东非常喜欢曹操的诗,他认为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在和他的子女们谈话时,他也说过:“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

    批注李世民的工作方法谈务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