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广西历史人物之张姓人物(1)(6)

广西历史人物之张姓人物(1)(6)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9-08 17:34 编辑: 网络 查看:


    张第杰(1898-1932)又名张俊群、张伯群,别名老头子。郁林(今玉林)人。生于农民家庭。1925年先在郁林区立东厢工业学校当老师,后到樟木县立第二高级小学任教,一面教书,一面领导农民运动。参与设计建校方案,为解决建校经费不足的困难,主张将庙产充公,将拆庙堂的砖石作为建校材料,使方案得以实现。1926年3月国民党郁林县农民部成立,被聘为名誉干事。与农运特派员李赤雷等在樟木地区宣传革命,组织农民协会,成立农民自卫军,使这一地区的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农运的发展打击了地主土豪的势力,他们伺机报复。樟木的地主以水利纠纷为由将农会骨干李八逮捕入狱,中共郁林县支部发动农、工、商、学各界群众万余人请愿,由其带到郁林县公署请愿,迫使县知事吴祖谋当众释放李八,并燃放爆竹赔礼道歉。农民自卫军需要枪支弹药,遂组织策划由农民和学生以游行为名向樟木圩西安区团务局发动突然袭击,夺得20多枝枪和全部弹药。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郁林县政府逮捕,其在群众支持下揭露庞荣秋等豪绅欺压百姓、鱼肉乡民的罪行,县政府只得将其押到南宁囚禁,半年之后宣布无罪释放。出狱后到郁林县立女子小学当教师。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当选中共郁林县委委员,负责农民运动。1929年春到北流县协助朱锡昂工作。8月出席广西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被选为广西省农民协会委员,并任协会刊物《广西农民》的编辑。9月当选广西特委委员,调到特委机关工作。1930年10月中共广西特委在贵县重建,又当选特委委员。次年6月广西特委改为郁江特委,仍任委员。不久两广省委遭到破坏,郁江特委与中央的联系中断。其决定到右江活动,在前往百色途中病逝。


    张光玮(1899-1971)回族。号雪樵。永福人。毕业于广西陆军讲武堂,后在李宗仁部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后历任第十九师五十七团团长、第四集团军二十四师七十一团团长,参加讨伐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转战湘、赣、鄂、江、浙数省,参加蒋桂战争。1936年任第七军二十一师副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七军一七六师旅长、副师长,参加徐州会战。1938年率部参加武汉会战,时任第四十六军一七四师师长。1939年6月国民政府任命为陆军少将。1942年5月任第八十四军副军长。次年7月任军长,担任大别山外围豫南、鄂东的防务。1945年8月任第四十八军军长,后该军改为整编第四十八师,任师长,率部参加向华东、中原、山东解放区的进攻。1948年8月任第三兵团副司令官,9月国民政府晋任为陆军中将。同年10月任第六绥靖区(黔桂边区)司令官兼新编第六军军长。1949年10月任“反共救国军”第十六军军长。12月5日意欲投向人民,但遭到其副司令胡栋成等人的反对。后电询赖慧鹏起义事宜,12月27日宣布起义。1950年1月,率所部机关及第四十六师、四十八师官兵1400余人,在百色接受人民解放军和平改编。起义后任广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自治区(省)政协第一至第三届常务委员。


    张  炎(1902-1945)又名张巨炎,字光中。广东吴川人,生于越南海防。民国初年随父归国,后加入粤军,历任排长、营长、团长等职。1930年任第十九路军六十一师旅长,次年任副师长兼旅长,1932年率部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先后在吴淞、庙行战役中重创日军。1933年福建事变前夕,接任国民党独立第四十九师师长。参加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任第四军军长。事变失败后出国考察欧美和苏联等国。1936年秋回国,入陆军大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一区统率委员会主任委员。1938年2月在梅录成立第十一区统率委员会,提出“抗战利益高于一切”和“保家卫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等口号,与共产党合作,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0月接任广东省第十一区游击司令,亲自前往香港与共产党组织联系,要求帮助解决干部问题。1939年任广东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依靠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培养了一批军事、政治干部。1940年任广东南路第七区游击指挥官,后任广东特别守备区副司令、学生军总队长。1944年广西桂柳会战前夕,任第四战区长官部中将参议,回广东南路视察,发动民众抗日。又与中共南路特委合作,发展地方抗日武装。
    1945年1月率部700多人起义,攻下吴川县城,并将起义部队改编为高雷人民抗日军,任军长,公开宣布拥护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国民党当局惊惶失措,集中兵力围攻吴川。1月下旬率部向廉(江)、化(县)转移,在化县与中共游击队会师。2月1日部队在廉江遭到国民党军袭击,起义受挫。遂带随从10多人入广西找李济深等联系。3日在博白被捕。3月22日在郁林(今玉林)被杀害。


    张先辰(1906-1976)全州人。1924年考入湖北省立高中就读,求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在董必武直接领导下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考入武昌大学历史社会学系就读,1928年又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学习。1934年东渡日本留学,次年考入仙台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科。期间与谢健弘、王学膺等进步留日学生组织《资本论》读书会,广泛团结旅日学生,抵制国民党及托派的影响。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断在日学业回国,到广西大学文法学院任教,讲授《统计学》、《应用统计学》、《自然科学概论》、《西洋经济史》、《中国经济史》等课程,其中《自然科学概论》尤其受欢迎。
1940年写成《自然与自然科学》一书。该书是中国较早系统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书,受到党在重庆出版的刊物《群众》杂志署名文章《从科学到哲学》一文的高度评价和推荐。还写成《广西经济地理》专著,也受到学术界和经济界欢迎。1944年日军逼近桂林,广西大学处于半瘫痪状态。出任广西大学总务长,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在兵荒马乱中带领学生和教职工辗转迁徙,次年在贵州榕江县安顿下来,使学校财产和人员得以保全,并于1945年复课。
    1945年春转入四川大学经济系任教,并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积极参加大学“反内战、反独裁、反迫害”的民主活动。参加抗议国民党反动派在昆明制造“一二·一”惨案的暴行,呼吁营救被捕的四川大学中共党员。1946年国民党迫害进步人士“三教授”事件发生后,与60多名进步教授一道签署抗议宣言,坚决要求“杜绝特务分子非法行为”。又与张澜、朱自清、朱剑农等进步人士一道发起召开“闻一多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事后严词拒绝四川大学校长国民党分子黄季陆的威胁利诱,1947年离开四川,回到广西大学继续任教,兼银行会计系主任、统计专修科主任。广西解放前夕,不顾自己被列入国民党特务暗杀对象黑名单,仍积极参加由中共领导的护校斗争,为保全学校财产,迎接解放作出贡献。
    广西解放初期历任广西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广西大学教务长。1953年至1958年先后担任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政治教研室主任、桂林市副市长兼中国民主同盟桂林市主任委员。1956年写成《什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书。1958年后调南宁工作,历任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办公室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广西区委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广西通志馆副馆长,自治区政协第二、第三届常务委员,为自治区(省)人大第一、第二届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