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田(1891-1983),太和县城郊张湾人,主任医师。张仲田幼时随父学习祖传治疗骨伤的医术,20岁便成为方圆百里著名的正骨妙手,被群众称之为“张半仙”。
张仲田先生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对贫富患者,他一视同仁,一样精心治疗。对贫苦农民,尤不讲价钱,极少收费。一次,一个驻军司令之子腿跌成粉碎性骨折,数处医治无效。张仲田为之手术,骨伤痊愈。这位司令连称张仲田“真乃活神仙”,欲以重金酬谢,张仲田则分文不取,只让司令放回两个被抓丁的穷苦农民。
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关怀下,张仲田这位民间推拿郎中,登上了太和县医院的大雅之堂,成为人民医生。由于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求医者遍及许多省市。旧社会祖传医术,多不肯传授外家。张仲田先生则不然。他开办数期正骨培训班,无私地将医术广为传播,先后入门受业者百余人,来自阜、颍、涡、亳等地。《张仲田正骨经验》一书,1983年由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受到国内外医学界重视。该书出版问世,张仲田先生以为其医术可以传之后代,完成了他平生心愿。这年,91岁的张仲田先生含笑辞世。
张仲田生前是太和县一至六届人大代表,三至六届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县第一届政协委员,安徽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卫生厅授予他主任医师的高级职称。(阜阳地区志)
张大赓(1600-1674),字杨甫,别号实水,颍州人。清代颍州画家,张鹤鸣三子,工诗,尤擅长绘画。他曾长时间出游,登泰山,历秦陇,游湘水,抵滇黔,饱览祖国壮丽山河,为绘画搜集了大量素材。所画山水,以苍健称著。著有诗集1卷。(阜阳市志)
张
玠(生卒年份不详),字秀甫,号筱庵。明代名医,颍州城内人。玠博通医理,医术精湛,医道勤奋,医德高尚,急人所难。其治病诊断准确。用药普遍。许多不治之症的顽病,经其悉心治疗,多能痊愈。对众医公认而又屡治无效的“心疼”、“惊风”等特殊疾病,他能以普通药物治愈。他深入研究医学,能判断一些尚在潜伏期的未发病症,提前治疗,收效甚著。(阜阳市志)
张大本(生卒年无考),字汝立,明末颍上名医,他精于诊脉,开处方随症化裁而不泥古,巧治患疾,服药即愈。有个富人害了寒噤病,抱火也不感到温暖。其他医生给他用了温药,寒噤反更加厉害。张大本诊断为内热,“阳乘阴于内,阴不能藏而外附”,所以寒冷打颤。他改变药方,一剂即愈。另一武弁得了狂症,呼叫跳踉,几个人不能缚其手脚。其他医生认为是阳症,用药清之,癫狂更甚。张大本诊断说是阴内亏而阳不收,所以形强多躁,但气还壮,仍可治,投药一剂便好。有一小孩吃田螺被螺壳卡住喉咙。张大本取鸡鸭涎液慢慢灌下,螺壳即化。高天佑小儿毒痘攻目,渐生云翳。张大本叫他用柞柿蘸谷精草粉,吃了几天,云翳退尽。(颍上县志)
张星桥(1886-1953),字汉秋,颍上县城关镇人。自幼读私塾,聪颖好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童子试,进为县学生员,时年18岁。宣统元年(1909),入安徽省高等学堂,毕业后,任颍上第一高等小学教员。民国5年(1916),任颍上劝学所视学。民国20年(1931),任颍上县教育局局长。当时颍上党派林立,教育界亦陷入漩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他洁身自爱,主动引退,设馆教书,后又在家创办四维学社。民国22年(1933)夏被聘为《颍上县志》总纂、安徽通志馆颍上采访员,其所修《颍上县志》,沟通古今,融合新旧,提纲挈领,执简驭繁,深受社会贤达赞许。至民国32年(1943)秋,全部志书方始完成,未及印刷,志稿存放县红十字会内。1952年春,被宵小盗卖予商贩包货,他非常疼心,遂解囊赎回,并赋诗志感。汉秋先生一生从事教育,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淮上私立中学、阜阳县中、成达中学、省立九临中、颍上县中等学校语文教师。抗战胜利后,任凤阳师范教员。新中国成立后,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聘为文史馆馆员。著有《融通山房诗文集》、《燕国遗珠》等(未版)。(颍上县志)
张会亭(1901-1967),世居城郊区淮颍乡陈屯村。9岁给地主放牛,11岁就当了长工。曾经讨饭11年,尝尽了人间辛酸。1949年初,他参加了地方革命工作,同年农历腊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办的农业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都是全县最早的。1952年,他带领社员搞科学种田,试验一年三熟作物,试行两种作物套种,充分利用地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959年,他带领社员大搞水利建设,挖沟50条,打井38眼,保证了旱能浇,涝能排。多次被评为县、地区、省、华东军区和全国劳动模范,曾三次出席北京天安门观礼大会。获奖章19枚。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年,随中国农业参观团到匈牙利、朝鲜参观访问。1956年,随中国农业考察团到苏联蒙古考察。1957年,到印度、埃及、越南等十三个国家参观学习,荣获匈牙利、朝鲜、苏联、蒙古、越南等国家赠送的纪念章5枚。他历任农会主任,高级农业社主任,公社农业部副部长,大队党支部书记,他的模范事迹,《安徽日报》、《人民日报》都发表过,并登过他的照片和评论文章。(颍上县志)
张东杲(1907-1928),字若晦,太和县关集人。1921年考入阜阳省立六中读书,因抗议学校无理开除太和学生而愤然离校,旋考入南京江苏省立第一中学高中理科,曾主编太和旅宁同乡会刊物《太和之光》。1925年考入北京工业大学,思想上开始接受马列主义。“三•一八”惨案,他是工大学生游行示威的组织者之一,反动派的开枪镇压,战友们的流血牺牲,益发坚定了他的革命意志。
北伐军兴,东杲毅然南下,请缨武汉,参加了叶挺将军领导的二十四师,任连政治指导员,遂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进击夏斗寅叛军的“西征”战役中,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保卫了武汉——当时的革命根据地。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汪精卫的反动面目也日渐暴露,东杲对时局前途有着清醒的估计,作好了随时为革命流血牺牲的准备。在东征讨蒋出发前夕,他将自己平时珍藏的马列主义著作、进步文艺书籍和自己的照片,送交在武汉中山大学读书堂弟东美,促其尽快离开武汉。之后,迭经南昌起义、潮州战役、广州暴动,东杲遂杳无音信。
东杲出身书香门第,天资颖悟,幼从名师王安贞读书,博览群艺,兼习武术,善击剑。及长、雄姿英发,以救国救民为已任。在其从江西发回的最后一封家书中,曾寄戎装照片一张,背题:“安得雄师一百万,横扫中原十八州。”(太和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