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秋西南联大航空系同班同学合影,第二排右起第五人为陈士橹,站立者左起第二人为何东昌
赴苏深造 获莫航副博士学位第一人
1945年6月,踌躇满志的陈士橹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意图以教育教学的道路,实现“航空救国”的抱负。1946年5月,西南联大三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复员,陈士橹前往北京清华大学航空系任助教。
时值解放战争,南北交通不便,为了照顾家庭,1948年,陈士橹由清华转至上海交大航空系任助教,后升为讲师。1952年院系调整,上海交大、原中央大学及浙江大学的三校航空系合并,在南京成立华东航空学院。在1952~1956年这四年中,陈士橹先后讲授高等数学、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飞行力学(包括飞机气动计算及飞机稳定性与操纵)等课程,也逐渐成长为华航的一名教学能手。
上世纪50年代,为加快新中国建设步伐,培养急需人才,我国派遣了大量的留学人员到苏联学习科学技术。1956年,高教部决定在全国高校中选派100名教师赴苏留学,华航院长寿松涛不失时机地为华航争取到了12个赴苏联留学名额。在当时教学任务繁重、师资力量紧缺的情况下,下决心从教学第一线有培养前途的优秀教师中选派12人前往苏联进修,为期两年,选拔对象主要是讲师。陈士橹很荣幸地成为首批12人中的一员。
陈士橹1957年在苏联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名师出高徒”。陈士橹在莫斯科航空学院进修学习时,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导师,这个导师就是被苏联人誉为“大人物”的知名教授奥斯托斯拉夫斯基(И. В.Остoславский)。由于进修期限过短,并不要求攻读副博士学位(一般需三年半)。可是想到范绪箕副院长,黄玉珊、王培生等教授在欢送会上热情鼓励自己攻读副博士学位的情景,陈士橹决定,将奥氏给自己的科研课题往纵深发展,完成副博士论文。
在莫航为期两年的进修学习正式开始了,陈士橹很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和要实现的目标。他废寝忘食、埋头苦读,除了按计划学习俄文、听课外,主要精力集中在为撰写副博士论文做准备。列宁图书馆和莫航图书馆都是他常光顾的地方,这两个图书馆藏书丰富,可以借阅到苏联、美国的各类资料,但涉及到苏联的资料只能在图书馆看,不允许带出。为了查阅资料,陈士橹往往很早到图书馆,早上借阅资料,仔细阅读、摘抄,中午下班前归还。下午又早早去再借来阅读,如此循环往返,日复一日。
莫斯科的冬季,天气异常寒冷,这让出生于中国南方的陈士橹很不适应,也吃尽了苦头。他的关节炎很严重,即便穿着很厚的大衣,也难以抵御莫斯科寒冷的天气,每天从宿舍到图书馆,一路上小心翼翼,也免不了要摔跟头。“我知道出国进修机会来之不易,国家和学院选派我和其他教师出国进修,总得有点成绩,遇到天大的困难也得想办法克服。”
经历了一年的埋头钻研之后,1957年暑假刚过,陈士橹的副博士论文《飞机在垂直面内的机动飞行》初稿已经完成。这篇论文让导师奥氏的眼睛为之一亮,他很高兴地评价说:“作为副博士论文足够了。”并在教研室当着其他师生的面赞扬道:“这位中国人功底厚,数学很好。”功夫不负有心人,1958年6月下旬,陈士橹在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顺利地通过了副博士论文的答辩,从而成为在该院获得副博士学位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
1958年元旦陈士橹与苏联友人在红场合影
华航西迁 创建西工大宇航工程系
195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批准华东航空学院内迁西安。华航全体教职工、家属及学生约5000人分批西行,抵达西安。迁入西安后的华东航空学院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10月,西安航空学院与西北工学院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
1958年9月中旬,在苏联莫航获得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的陈士橹满载着进修的收获,愉快地踏上了返回祖国的征途,途经北京回到了在古城西安新建的西工大。古城西安对于陈士橹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城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底蕴厚重,也有着与南方截然不同的气候和生活习惯,然而正是这片沃土,成了陈士橹毕生辛勤耕耘、创造辉煌业绩的地方。在这里,一项新的神圣使命正在悄然等待着他去担当——创建西工大宇航工程系、我国宇航科技教育的首批院系。
1959年12月,陈士橹正式由飞机系503教研室调入新建的飞行力学专业,被任命为导弹系副主任兼教研室主任,负责筹建导弹系(后改名为:宇航工程系,校内称八系)。这个历史性的决定使得陈士橹走上了一个崭新的事业之路,并由此改变了他以后的工作和学术生涯,也使他成为我国航天科学技术教育的先驱者之一。
筹建宇航工程系是一件非常艰巨的工作,国内高校中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陈士橹本人也缺乏行政管理工作经验,一切都得从零开始。那段时间,陈士橹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投入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除了吃饭、睡觉,其它时间基本上都在办公室忙碌。为保证第二天正常上课,陈士橹经常晚上备课到深夜12点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