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人生故事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士橹的人生故事(5)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士橹的人生故事(5)

来源:网络转载 2016-04-22 22:5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国际学术交流还相对比较闭塞,陈士橹却始终积极保持与西方科技发达国家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截止上世纪90年代末,陈士橹先后与苏联、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同行们进行过学术交流。1987年,陈士橹专门邀请德国的Reichert教授来西工大访问讲学;1990年4月,他邀请莫斯科航空学院副校长一行来校访问交流。1992年春,陈士橹还邀请他当年在莫航留学时的副导师斯特拉谢娃(Стражева)来西工大访问讲学。

1994年3月29日,陈士橹以在飞行力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当选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获得这个荣誉称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俄方在资格审查方面非常严格。陈士橹是俄宇航科学院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第154个外籍院士,也是以航空、航天、航海为其特色的西北工业大学第一位获此殊荣者。5月25日的《人民日报》、4月27日的《科学时报》专题发布新闻,祝贺陈士橹当选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

当选院士 朴素初心未曾更改

1997年11月24日,这是陈士橹学术成长历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里程碑。这一天,陈士橹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西工大第四位当选为院士的教授。

当选院士后的陈士橹一如既往地工作着,院士的头衔并没有让他感到特别之处。在陈士橹的眼里,学院的事情无小事,只要学院安排的工作,他事必到位,按时参加。每学期开学,他总要亲自到学院签字报到,从不让人代替(90岁以后仍然如此),签到后坚持到院办各个部门去看望教职工,遇见每个人都要打声招呼,然后再到教研室自己的办公室。熟悉陈士橹的都说:“陈老师对待教师、学生、司机总是和蔼可亲、谦逊礼让。”

当选为院士之后,学科组的负责人徐敏教授打算为陈士橹装修办公室。陈士橹看了装修方案后告诉徐敏:“办公室不要占那么多地方,不需要给我一个人弄一个办公室,最好都弄成实验室。”徐敏只好按照导师的意见装修了办公室,她和陈士橹两个人共用一间办公室办公,他的桌子、椅子也很简朴,一直用到现在都没有换过。

进入新世纪,教师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改观,已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的陈士橹也住进了院士楼。他始终保持着俭朴的生活习惯,最喜欢待的去处仍然是书房,琳琅满目的书籍始终吸引着他研究理论,笔耕不辍。

陈士橹从不主张奢华,从不愿渲染自己,更喜朴实无华。2000年9月他从教55周年暨80寿辰之际,学校和学院精心策划庆祝活动,他闻讯后坚决要求取消,也婉言谢绝在校园里悬挂祝贺横幅。最后,学校和学院只好以举办航天科技报告会的形式来表达师生的心意。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以来,陈士橹倾心尽力,非常珍惜工程院的每一次活动,虽然年逾八旬,仍坚持认真地参加院士大会活动。根据国家的规定,院士乘飞机可以坐头等舱,陈士橹却从未坐过。即使是经济舱,也要挑折扣最低的。有时因时间不合适(太早或太晚),孩子们会反对,他却总是说:“公家的钱也不应该乱花,能省一点也好。”

2000年,上海航天八院举行项目评审会,邀请陈士橹作为专家。考虑到陈士橹年岁已高,评审单位专门安排他的两个弟子熊笑非和王志刚去机场迎接他。陈士橹乘坐的航班落地以后,熊笑非和王志刚翘首以待,两双眼睛紧紧盯住出口,旅客一个又一个从他俩眼前晃过,他们就是看不到陈士橹的熟悉的身影,心中焦急万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俩才看见空荡荡的大厅另一端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就他自己一个人,提着挎包,步履蹒跚,朝着出口处缓慢走来,他俩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

评审会结束后,王志刚负责送陈士橹去机场,没想到导师陈士橹自己径直到前台去结住宿费。王志刚见状立刻上前告诉他:“会议主办方会结账的,不需要您自己结账。”可是陈士橹说:“我是来参加会议的,自己的住宿费用怎么能让别人负担呢,多给别人添麻烦。”

倾心教学 不拘一格育英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陈士橹学术生涯中的主要活动。他从教70年,一直为培养出更多的航天科技人才而长期不懈地辛勤耕耘着。

1981年,西工大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这一年,陈士橹招收了他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以后的第一批共两名博士生——袁建平、熊笑非,这两人后来成为陈士橹亲自培养的我国第一、二名飞行力学博士。

在培养第一批博士生期间,陈士橹倾注了大量精力,精心指导、诲人不倦。他根据袁建平和熊笑非两个人不同的专业基础,制定了两个不同的培养方案。针对袁建平是从一般力学专业考入飞行力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在为袁建平制定的培养计划中,就特意安排了大半年的时间学习飞行力学专业课。在完成学位课程学习之后,陈士橹着手指导袁建平和熊笑非进行论文选题。他为他俩选定的课题方向是弹性飞行器飞行力学。弹性飞行器飞行力学涉及到古典的飞行力学加上控制、材料、结构,相对于原来的飞行力学专业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扩充,特别是当时现代控制理论在飞行力学学科中应用不久,就已经融入到陈士橹为袁建平和熊笑非选定的研究方向中去了。

袁建平回忆说:“这在当时是飞行力学领域里最前沿的课题,直到现在也是很多预研项目里的重要支持课题,国家还在以重点项目在支持。博士生论文选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选题能够选得好,那么,能够把你带到国际前沿的通道就已经打开。可见导师在1982年为我们选定的这个课题,非常具有前瞻性。”

陈士橹在培养博士生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方法及思维方式等一些大的方面,他善于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并不太看重博士生课程考试的成绩,更看重他们的能力。1985年初,袁建平和熊笑飞的论文答辩获得了圆满成功,成为我国第一批第一、二位飞行力学学科博士。

作为陈士橹首批的博士生,袁建平和熊笑非从导师身上不仅学到了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开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而且体会到了陈士橹高尚的师德。熊笑非回忆说:“陈先生是一位非常和善、厚爱有加的导师,在做人做事方面,是中国知识分子优秀传统美德体现非常完美的一个人,是一位用自己的做法影响别人的导师。陈先生为了工作、为事业尽职尽责,认真守时,当系主任时非常正直,非常优秀。”

陈士橹十分重视教学工作,倾心保证教学秩序,把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关爱,60岁的他还亲自给本科生、研究生讲课。听过他讲课的学生们深有感触地说:陈先生是一位诲人不倦、非常值得敬重的老师,他在教学中对基本概念讲解十分认真,善于透过现象抓住重点,使学生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