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人生故事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士橹的人生故事(3)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士橹的人生故事(3)

来源:网络转载 2016-04-22 22:5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建系之初,很多专业课程没有教材,只能靠讲义或讲稿。一个正规的专业必须有正规的教材,陈士橹很清楚这一点。以前使用过的教材都是由苏联专家提供、翻译的,密级很高,没有教材名称,全部使用的是代号,如50101、50102、50103等。面对这种现状,陈士橹组织飞行力学教研室全体教师,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在陈士橹主持下,飞行力学教研室编写的第一部代号为50108的教材,于1961年编写完成并应用于教学。

筹建宇航工程系过程中,专业负责人主要有三个——许玉赞、谢安祜和陈士橹,分别从飞机系和发动机系调入。许玉赞和谢安祜两位教师都是教授,学识渊博,资历颇深,而陈士橹是三个人中最年轻的,年龄还不到40岁,又只有副教授职称。陈士橹尊称他们为老师,两位老教授也给予陈士橹极大的信任和支持,提出了很多建议。这三位教师后来被寿松涛校长形象地誉为导弹系的“三个老母鸡”,在筹建和发展导弹系的过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一个“老母鸡”带一个专业、一个学科。许玉赞教授是导弹总体和结构专业的“老母鸡”,谢安祜教授是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专业的“老母鸡”,陈士橹是飞行力学专业的“老母鸡”。

撤并风波 西工大航天学院的“守护神”

正当西工大宇航工程系建立仅几年,逐步走上发展正轨的时候,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和冲击,面临着被“撤并”的严酷现实。

1963年,国务院在航空工业管理局的基础上成立了新的第三机械工业部(简称:三机部),分管航空工业。大约1964年前后,三机部内部开始刮起了“一股风”,主要意思是:高校的专业不要分得那么细,火箭、导弹跟航空不分家。其实质是要求其所属的航空院校撤掉宇航工程系,将有关的宇航专业分别归并到航空类专业中。这个新建的、与国防事业密切相关的宇航工程专业刚诞生就面临着被“撤并”的窘迫状况。

亲手创建并领导着宇航工程系,又亲历过教学实践、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陈士橹,觉得宇航工程系还是应该继续搞下去。他坚定地认为:航空航天两者在学科上的差别很大,要研究的东西也很多,肯定是要继续做的。而且,从国防建设的高度看,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没有航天肯定不行。

在宇航专业存亡与否的紧要关头,作为系主任的陈士橹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四面出击,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保留宇航工程系奔走呼吁。他一方面积极向学校领导并通过他们向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反映意见,表明自己的态度,争取领导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利用到北京出差的机会多次到教育部和国防科委向主管领导做工作,阐述自己的观点,陈述肺腑之言:“搞航天科学是要在航空科学基础上再上一步,很不容易,随便撤掉实在可惜!”

这期间,有一次在四川召开的全国空气动力学会的研讨会上,他见到了著名的火箭专家、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先生,陈士橹抓住机会向钱学森先生反映他的想法。钱学森先生听后很认真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陈士橹回忆说:“钱学森先生当时说过:‘很多人都说要把你们宇航工程系撤掉,但我是赞同你的,宇航工程还是国家急需的专业啊!’”钱学森先生的一席话,让陈士橹感到十分宽慰,他的努力和坚持没有白费,他得到了钱学森老先生的支持。

十余年间,时局动荡,宇航专业的“撤并”之风也一直难以平息。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西工大围绕学校建设与发展,专业改革非常兴盛。已经为保留宇航工程系坚持不懈奔走呼吁了10余年之久的陈士橹依然执着地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坚决不同意将宇航工程系“撤并”。

“文革”结束后,西工大第一任校长办公室主任武斌,曾亲眼见证了陈士橹为保留宇航工程系所付出的努力。他回忆说:“陈老师平时在朋友和同事中的印象一直是非常和善的,但是那次却例外,他特别激动。当时就对学校常委陈言:‘八系是我国航天事业,尤其是导弹事业的重要支柱力量。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生存的重要保障,撤了八系,导弹事业将蒙受巨大损失,对学校的发展,乃至于国家航天事业和安全都是非常痛心的。如果一定要撤八系,那么我只好卸任。’”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经过陈士橹与学校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他的执着终于打动并说服了有关部委领导,得到了支持。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初,当其他高校对这些专业相继归并或撤销的时候,西工大宇航工程系不仅被保留下来,而且逐步发展壮大,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中培养的大批骨干教师,成为国家上个世纪90年代航天大发展时代学科建设的主力军,所培养的毕业生成为国家航天和国防事业的栋梁之才,也奠定了西工大航空、航天、航海的“三航”特色基石。

回想起当年的往事和经历,陈士橹总会深情的说:“可能就是钱学森老师的支持,宇航工程系才得以保存下来,直到后来发展壮大成为现在的航天学院。”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航天科技事业发展迅速,成果辉煌。西工大航天工程学院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2003年7月,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西工大进行院系机构调整,航天工程学院更名为航天学院,学校任命了新一届的学院领导班子,陈士橹继续任名誉院长。这一年,陈士橹院士已是83岁高龄。

在陈士橹自始至终的关怀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由他一手创建的宇航工程系已发展成为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航天学院,是西工大“三航”特色学院之一。学院设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飞行器动力工程等本科专业,飞行器设计、导航制导与控制、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飞行力学等硕士点和博士点。

逐梦航天 擎举飞行力学大旗

早在20世纪60年代,陈士橹对飞行力学的许多问题就作了较深入的研究。那时,液体晃动及气动弹性是导弹和航天器的关键技术,也是阻碍中国航天器发展的“拦路虎”。按照当时国防科工委的要求,高校教授必须到研究所兼职,陈士橹被钱学森先生点名委派到航天部三院701所担任顾问。与其他专家一起,帮助解决型号设计、研发、生产中的难题。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他选择了弹性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这个学科研究方向。

70年代初,陈士橹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接触到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现代控制理论,敏锐地看到了这门新兴学科对于飞行力学蕴含着重大意义,由此较早地提出了把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应用于飞行力学以及利用最优过程理论、极大值原理及动态规划研究最优弹道的思想,并在《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上发表“最优过程理论在飞行力学中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