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人生感悟 > 心量越大,幸福越多(4)

心量越大,幸福越多(4)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2-16 22:58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在这个物欲横流、利欲熏心的时代,许多法师以出世者的态度,给众生指点迷津,要么出书,要么演讲,要么参加文化沙龙,等等。许多都在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为大家送去一份又一份“心灵鸡汤”。您认为僧人最能给世俗人带去的,是什么东西?

 

 

佛陀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这就是佛教依正不二、自他不二、生佛不二的思想,也是佛教深厚的报恩思想根源所在。作为出家人,既要承担对佛教的责任和义务,住持正法、令佛法久住;同时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要把佛教里积极、健康、正面、善良、智慧、慈悲和有益的内容传递给社会大众,从精神、物质等层面去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引导更多的人去认识自己内心的问题,以及寻求解决内心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这是一个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时代,新的时代需求给政治提供了新的课题和方向。佛教在社会层面上的价值显而易见,那么,佛教对政治建设有无启示或帮助?佛教该怎么去影响政治?

 

 

关于治国之道,佛经中亦有很多阐述,而且与儒家有许多相通之处。如《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王论品第五中说:“王之养民当如赤子,推干去湿不待其言。何以故?大王当知!王者得立,以民为国;民心不安,国将危矣!”儒家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臣轨》中说:“人者,国之本。人恃衣食,犹鱼之待水;国之恃人,如人之倚足,鱼无水则不可以生,人无足则不可以步。”

 

儒家主张“仁政”、“爱民”,“为政以德”,《六度集经》中说:“王行仁平,爱民若子。正法治国,民无怨心。”《法句譬喻经》中说:“为王之道,当行五事:一者,领理万民,无有枉滥;二者,养育强士,随时禀与;三者,念修本业,福德无绝;四者,当信忠臣正直之谏,无受谗言,以伤正直;五者,节育贪乐,心不放逸。”我想佛教的这些思想理念同儒家一样,对当今时代的政治建设有着借鉴意义。

 

心量越大,幸福越多

 

:世人都在追求成功,出家人怎么理解“成功”?怎么追求“成功”?

 

 

这样一来,事情还没做成功,但是做人却做成功了,第二件、第三件事就会越做越好,越做越成功。反之,要是事情做成功了,做人却失败了,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失败。只要我们努力向上、向善,不断充实、进步,就是真正成功的人生。作为出家人,我们要确立正确的人生宗旨,规划明确的人生目标。在生死的长夜中,用真理和热情点燃心灯,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于无限的生命里,依靠团体的力量共同增上,帮助自己也帮助更多的人走出生命的迷茫,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找到正确的生命方向,迈向人生真正的成功。

 

:俗话说,付出总有回报。但有些人一直在付出,却不仅没有得到回报,而且还遭受了许多挫折和打击。这是为什么?该如何去平复内心的遗憾和失落?

 

 

然而,当下的痛苦,未必是我们当下努力付出所结的果。譬如一条河流,尽管中游很注重保护环境,但上游有污水排放,那中游一定会受到污染;如果上游水源很清洁,中游却肆意污染,虽然中游能够享用到清净的水,但下游却一定是脏的。如果从河流的整体而非其中一段的情况来观察,就很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人生的河流也是如此,因果通三世。影响我们一生的往往不是失败,而是面对失败的心态。困难正好是对自己成长的历练。玉不琢不成器。

 

:对于普通人而言,每天为了情感、家庭、工作而奔波操劳,他们追求的东西,多是物质上的。您认为所有人都需要有信仰吗?如果需要,信仰到底能给人带来什么?

 

 

用通俗的话来说,“信仰”是对世间真、善、美的信赖与渴慕,它是人类生命力的源泉,善之根、爱之壤、行之足。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死亡对所有人是平等的,然而没有信仰的人生始终匍匐在地上,有信仰的人生才能挺立于天地间。儒者以五行中之“土”以配信,是其余“仁、义、礼、智”生长的土壤。

 

信仰真正的目的是借外在的清净相,来建立内心的清净相。借信仰对象的光辉德能来启发内心的觉性。如科学家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也是要靠信仰才能做到。乃至日常生活中,我们相信一个很有德行的老师,或者父母给了我们深深的爱,我们一直铭记在心中,成为生命之根、心灵之源,对他们的人格的崇敬也就成为一种信仰。

 

世间一切真、善、美的事物都是由人的清净心地中流露出来的。相信善,才能追求善,善的种子才能在心中长养。有信仰才能坚持去行善,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一个人面对诱惑与威胁,内心会痛苦挣扎、摇摆不定,最终放弃道德的底线。信仰是社会结合的向心力所在,是民族的魂魄,是创造力的源泉。

 

:对于一个人而言,什么是高尚的追求?您如何理解幸福?

 

 

佛教将心的世界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感官的世界,对应于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二,理性的层次,对应于意识;第三,内省的层次,对应于末那识;第四,悟性的层次,对应于阿赖耶识。通常人们生活在感官的世界里,满足五欲的快乐就成了追求幸福的目标,这个层次的幸福,对外在物质的依赖性最强,也因此是最不自在的。理性层次的世界里,对抽象名言概念的贯通及思想上的通达成了追求幸福的实际目标,在这种状态里,人们总是希望能了解万事万物的本质。内省层次的世界,冥想乃至透析生命的本质成了追求幸福的实际目标。而在悟性层次的世界里,感受生命与万物的一体性则成了追求幸福的实际目标。总的来说,层次越深入,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开显也就越明显,而生命的幸福感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