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丹田发力,腹腔隔膜以下.骨盆以上的这个球状空腔,得像皮球那么富有弹性(筋膜之功),像钢球那么坚固(骨架之功),所以内家一脉,首重丹田开合,所谓"一年打死人",就是因为从一开始就强化训练这个部位.有丹田之开合,才有全身骨节协调一致的开合,有了内开合,才能谈到胸背.四肢的外开合,没有丹田开合带动全身内变,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滔滔不绝的翻浪力.如果不得法,容易把劲挂到胳膊腿上,不易往内里深入.
圈内打人,圈外推人,所谓圈内,即盘骨发力范围,所谓圈外,即盘骨发力范围以外.力量的终极来源,就是盘骨,古说腰胯只是笼统的讲法,实则只指盘骨.就是用盘骨来打你,这个部位,一女流只要懂得开胯,以盘骨的收束,开张以致旋动来发力,带动通身骨骼出击,那么纤纤玉手一掌打死你不奇.盘骨的发力,外表上看不到,所以对手被打得折肢断臂,仍不知何事.成人的盘骨,尤其是男人,已经硬化,其构合缝隙的软骨,也已钙化,连成一起,所以成年后才学太极,不易开胯.两年而能开胯,已经算快.学懂用盘骨运动来发力,还同时要学脊骨的节节用力,节节贯通.由盘骨带动脊骨,再带动四肢筋骨发劲.
真正的内家发力,内压集中点在腹部,以髋关节带动下半身.腰椎骨节带动上半身的运动带动全身的运动.关键在于腹部的抟气,腰腹肌均衡收紧,内压增大,给腰椎的内动提供一个有力的内在支撑.
尾椎的惊乍,以骨盆为轮,脊椎为轴的发力,腰.腹.股肌肉搓动骨盆,力量沿脊椎上升,传至两手.整体的感觉是劲力从尾锥或是叫裆内像龙卷风一样升起来,两腿的筋被抽紧,两只脚不得不抓住地,否则就要被这股力量给带的腾起来.
这样练下去,直到力量大的十趾再也抓不住地为止,就会出现《神运经》上的飞腾之功,或叫轻功.像鬼魅一样飘忽.野兽一样协调的身法.内家暗腿就是指开发出这种力量后,贴着地走就是步,脚一离地就是腿,力量来源于腰际.所以有前辈能做到手足打法互换.
但这种用力方式,对身体的综合要求极高,首先是周身筋膜(胸背腰腹裆胯)的拉伸量,再有就是骨节间关节囊的韧性强度,要达到内在的骨架贯通.隔膜要下沉,裆胯要上翻,腰椎要拉开.后倚,形成丹田的中空内实,就像两胯之间夹了一个充足气的大皮球,这个球又抱着肋骨.这样髋关节,腰椎的运动才会有可支撑,力量才能上肩背,贯四梢,身法运动才能涵上劲.
招法会因人而异,不切实用,故强调找劲.发劲,做到自然合谐,才能使外形合顺,劲从中来,内质中和,气自然生,四肢百骸气质归一,摒除后天拙力.任何门派真传功夫都是一气所成,内劲所成,此为本.至于应用手法,有了完整圆融之内劲,简单手法即可成极高妙之手法.
按规矩操练,逐步找出上下相随.内外合一的先天真劲.使人身散乱之气,纳入丹田,运之周身,成为完整一气.以身体中心为活动起点,能使整体力量连贯运作,使身体每一部份都拥有整体力量,使对手与自己身体任何一点接触,都受到整体力量的反击.当整劲没有练到自如的水平时,实战时就要放弃练拳时练习整劲的要领,怎么好打怎么打.
内家高境,周身一如,周身一丹田,周身一太极.胜败不在招式,只内劲饱满否,问都问不动,才算入门.内家功夫本一,任何门派真传功夫,都是一气所成,内劲所成,应用手法有了完整圆融之内劲,简单手法即可成极高妙之手法.内劲饱满圆融故出手变化莫测,形意一动即如虎扑羊,一雄狮瞬间扑向鬣狗,一扑及地,鬣狗已颈椎折断.
六.化枪为拳,人的骨架就是大枪,特别是脊椎,经过内功训练,如同白蜡杆般坚韧.充满弹性,腰胯肌肉力在此完成蓄发,转化为高频杀伤的弹抖力,如同枪法里的绝技金鸡乱点头,腰胯劲传导到枪头,化成枪花.但这必须借助大杆的弹性,硬木棍挽不出枪花来.得把从脚底到头顶心.从腰到手的筋骨结构练的像白蜡杆子,发劲也是循着枪诀,沾实始吐力,这才是形意直劲的真意.
《中华武术》2009年第4期对“太极拳的放松问题”,请名家作了专题讨论.各抒高见.获益匪浅。最近在《中华武术》2009年第10上看到有人介绍吴图南的”松功论“中说:”凡练太极拳者,知松、沉为太极拳之重要条件。”“松者,蓬松也。宽而不紧也。轻松也。放开也,轻松畅快也;不坚凝也。含有小孔以容其他特质之特性也。凡此种种,皆明示松之意义也。”吴老对“松”之一字之讲解,可谓穷极言词,用心良苦。
请恕笔者不敬.不管怎么解说.说来说去.似乎宥于
“望文生义”之嫌,说到底.还是一个“松”字的字面本意。太极拳的放松,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放松,字面上虽是一样的,但其实质应该有所不同,因为它是带有“术语”的色彩的。我们平时的所谓“放松”,就是“不用力”,而在太极拳中,如果也照这样做,仅限于“不用力”,其结果就会变成松懈、疲软,以至精神焕散。显而易见,这是不对的。所以,太极拳的“松”,除了“①不用力”.还要加上“②用意”。即在一招一式中贯注意念,使静态的松变成动态的松,与日常生活中的“松”具有本质区别。可知在太极拳中,“放松”不是一般的与“抓紧”相对的日常行为,而是一种“功法”。
像《中华武术》“名家讲堂”上吴文翰老师所介绍的:“在武式太极拳中还有一种骨肉分离法的放松方法。”“骨肉分离法就是在立身中正的情况下,意想前胸后背的肌肉从上到下像流水一样流到脚下涌泉穴:同时,骨骼有向上升的意识。这样,骨骼向上升,肌肉向下松沉,好像骨肉分离一样。长期练习,就会产生骨肉分离的松沉感觉。”这显然就是气功功法中广泛流传的“放松功”一样了。
我们把“①不用力”和“②用意”加在一起,巧得很,它不就是“用意不用力”嘛!就正是太极拳练习的基本方法。这样,我们就把这“松”字在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中的位置摆正了。
杨澄甫《太极拳术十要》中,有一条是“松腰”。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松腰”呢?因为腰为人体中心,关系全局,尤其是“松腰”与“气沉丹田”息息相关,一呼一吸,一升一降,构成内气潜转,性命攸关。“名家讲堂”上,冯志强老师则说:“每一个式子都有一次沉肩垂肘的松沉过程,使内气达于四梢。归于丹田,久而久之,就做到了太极拳的放松要求。”两家都说明放松与行气是一对血肉相依的孪生兄弟,一而二,二而一,拆开了就谁都不是。怪不得冯志强老师曾说过:“只有一松,气才能通。”(见《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
在《十三势歌》中有两句是:“刻刻留心在腰问,腹内松净气腾然。”上句是说明腰和松腰的重要性(“留心”,“用意”也),下句是说明放松与行气的融合。“松”是一种动态,是行气,是运动的。故句中称“松净”;(化净拙力)不是“松静”(有人误写),“静”是一种心态,“松静”是放松而安静.不可混淆。
综上所述.可知太极拳的“放松”含义:松(由浅入深.由局部到全体。下同)→①不用力+②用意→用意不用力→用意→行气→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这样才能看透“松”字里面深藏的玄机,才能理解为什么“只有一松,气才能通”。
这是一根环环相扣的链条,通过这根链条,我们可以揣摩自己练拳的进程,内功的深浅,勤加自勉,渐入佳境。
太极拳是内家拳,拳谚云“内功拳首在练意”。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如何加强意识的修炼、如何用意识指导实践,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