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内功 > [转载]太极拳内劲的练习方法(8)

[转载]太极拳内劲的练习方法(8)

来源:网络转载 2016-02-11 11:27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太极拳强调“意为先”和“意到手到”。意是设想,以虚实之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意”在化劲中深不可测,变化万千,修为未达到一定层次难以体会。只有在双人推手时细心地听劲、化劲。例如:推手时,必须细心体悟,意在先,处处留意,挨到何处,意在何处。通过久练,神意练到自己身上,四肢百骸无不随意而行。又,借鉴吴式太极拳“搂膝拗步”第4动左掌前棚为例:如对方用右拳向我前胸击来,我以左臂粘其右肘,并以右手腕粘其右腕,使其右臂伸直不能弯曲。意念想右肩找左胯,胯一沉,左脚尖就往上翘,左手大指与鼻尖相对,右手中指扶在左尺泽穴,两腿形成右坐步,此时再意想右肘与左膝合。谓“打人不见手,见手不能走”。对方尚未觉察,劲已触身。彼之力方近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以已之意接彼之力,我之意与彼之力相合。这时对方即失去重心被拿起来了,任人发放矣!心意一动,神气随之。这是“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具体表现。说明“意”存在于太极拳的动作之中。“用意”是先贤宗师从实践中得出来的真知,是真理。

    综上所述,太极拳之神意以虚灵为极致。练太极拳时应松静,悟其神意内在的变化,意和神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外表的神态也就是内在意念的显露,光重视内意而忽视了外神,或者是光表现外神而缺乏内意,都是不完整的。因此,拳谱上有“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之说。修练“神与意”是太极拳前辈经过大量实践之后才得出来的经验,是太极拳众多学练要旨的高度概括,是历代太极拳名家毕生心血之结晶,是习太极拳理不可缺少的正确指导。实践证明,只有按照太极拳法中的“神”、“意”要求修炼,意外意,神外神,法外法,逐步掌握要领,刻刻用意,时时用神,神明于法外,究理于法中。日久功深,天长拳精,做到眼有神,皮有觉,意能察,则可获太极拳的高深造诣。

 穴位练习:部位要准,感觉穴位大小形态和表面深浅,穴位有透穴,有开穴即穴位与外界气场有关。穴位要有一定外界范围和形态,构成“全凭心意用功夫”的心意概念。同时穴位活动要有一定的姿式支持,反过来因为有穴位的活动而使姿式能达到“一动无有不动”
下面逐一介绍二十几个穴位的意念,感觉。感应和气场及重心的关系。
1. 百会穴:在头顶上即卤门,感应形状如铜钱大小(直径2公分),是开穴,即天门常开。以自己手心在百会穴上约一寸许能感觉到热感。因为手是足三阳脉皆至头,头为诸阳之会,故气感很强。又有由百会穴开后,由顶向下如喷泉流水滋润全身,似甘露。同时足大趾大敦穴用意吃力感即贯足,有一松虚领顶劲的感应以一周身配合,同时尾闾(长强穴)找自己鼻尖前给20公分,形成“尾闾中正”,到神即贯顶也是百会穴的感应,微收下颌也是顶头悬的作用。
注:全身穴位与肢体关系有几个点,需要说明,即鼻尖、肘尖、胯尖,膝盖尖、脚尖。
鼻尖:鼻为准头是人中正的一个基准点,如尾闾找鼻尖。鼻尖,膝盖尖,足尖三尖相照皆是,但鼻尖要放在鼻尖前约20公分处(意念)这样,尾闾中正找鼻尖才能形成一个由长强至鼻尖前20公分处形成一个倒圈气场。“三尖相照”的照是照镜子,也是在鼻尖前、膝尖前、脚尖前20公分处形成一个基准线,形成眼前、膝前、足前的一道防线,同时也是眼神集中的依托。
躯干部的穴位:大椎穴: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处,与百会同属督脉,意念感觉如五分硬币大小,感觉在皮肤上贴着。有“沾衣临肤”之感觉,是背部的一种轻灵感应,也是身法中的拔背的意动,即以大椎穴与衣服相贴之意,也是开后三关的向上提的一种内外结合的轻劲。
肩井穴:把肩井放到躯干部,而不放在上肢,是因为肩井与涌泉这个左右的大通道,它贯穿身体的左右两侧,形成了两个内在的支柱,也是人接地气的主要通道,“上下一线线全凭左右转”是指肩井与涌泉构成的左右大通道,才能有上下一条线的和左右转的功能,这在实践中可以体会。肩井属足少阳胆经,在肩上高处,当大椎与肩峰之中点。意念大小如银元,在穴位感觉上是比较大的,它的意念形状如鸡蛋大小的一个莲花蕾,可以开开花瓣,也可以收回成长圆形的花蕾,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像莲花蕾样的感应中有一个圆的珠子,可以沉浮,是上如浮云的一个关键,也是手的阴掌和阳掌变化的感应点,这要在实践中去体会出来才可。肩井通涌泉也是气入地的通道,肩井可以接受天气的感应,而由此通道入地,再由涌泉接受地气的反应,这个通道不只作为上下一条线的作用,而更是天地人三者气感相互交通的通道,因而使下如流水的感应得以产生下肢的沉浮,也就是使下肢的松胯提膝,有的气运化的支持。肩井不但有莲花的开合,还有珠的沉浮作用,而当开和浮的时候还要有旋的感应。一旦肩井不能与涌泉形成通道,也就是失去了身体的平衡,导致重心失中。身法中的松肩,不是松肩关节,而是像上面谈到的感应,使肩关节能自由的活动,才能真正的有松肩的作用。肩井通涌泉,涌泉要开,而有一种肩井就是涌泉的感应,有通道而似无,才能有上如浮云,下如流水相互配合,也就是上下相随的感应。下似流水的沉浮,要有行舟劲,即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又要有流水与天下至柔莫过于水的感觉。
膻中穴:在两乳头之间的正中,属任脉。感觉大小为1分硬币大,是开穴,意想硬币放在胸前膻中穴20公分处,形成胸前的一个球形的开阔空间,这样形成了空胸,也叫空其胸,是虚。是上肢活动上如浮云的一个感应现象。同时,气贴背脊,与夹脊穴形成空胸紧背的相互协调。与中丹田实腹的要求形成上下一虚一实的协调。与手的活动形成一个手活动气场的支持。与眼神的平远视作为信托。也是力由脊发的后实前虚的协调。也是“顾在在前”即眼前、手前、足前相互感应的协调。同时也是呼吸调息的基础,使气息不滞而畅通内外。形成胸前的空阔坦荡、气息平和、上如浮云、全身轻灵之感。要随时随地总要有这种空的感应,才能应服自然,与外界息息相通。太极拳空胸紧背的要领,不在胸内而在胸外,才能真作到空其胸的意境。另外,空其胸是在体外,而实腹则在体内(中丹田),拳诀有“背不圆力不全”就是指没有做到空胸紧背,或者说是开后三关、气贴背、开夹脊才能做到力由脊发。
4.夹脊穴:在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每椎棘下旁开0.5寸,左右各一穴,两侧共34穴,属奇穴。我们用一至三胸椎,即两肩胛骨中间,感觉有三公分长的竖条状,属阳,属实。由中间沿肩胛骨向两臂,呈一个弧形的感应,即有背圆的感应,“背不圆力不全”的背圆的感应,走两手的外劳宫穴,再透内劳宫是阳掌发劲,并且身上有“五弓劲”内劲的意念支持,这也是上肢开合的基础。手是阴掌时,手向后向上,则肩胛骨向中间,夹脊也有向中间的意动,成为上肢开的一个后背部为一纵轴的感应,夹脊有上行感则为夹脊开,夹脊有下行感则为夹脊合,与膻中前后呼应,但不是透穴。不难看出夹脊本身是奇穴,不同于其它循经的穴位,由第一胸椎至五腰椎其十七节,两侧共34穴,呈上下竖条状,正好与后三关相关连,同时它与开合有关,开则有向下意,合则有向上意,也正好走夹脊,可结合开后三关的意动。开合则与肩胛有关,走外弧劲如弓状,也是肩胛活动开合的意动,与脊柱有关,也就是人的支撑有关,在力学上也很重要。所以夹脊穴在人体活动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应去好好体会,去练、去悟。
5. 命门:在左肾右上角与带脉垂直交会,是一个意念点。命门是丹田鼓荡的根源,命门吸或放丹田,气贴背都没有劲不是实的东西,也就是常说的“以气化精”的关系,其感应是:命门为中心五公分直径一公分圆饼状,应有热感。达到命门有热感是养生的关键,仅次于神,是化劲的源泉即常说的命门吸肚脐之意。
6. 丹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以肚脐为中心划一个十字,在腹部形成一个整田像田字,又有球的感觉,有鼓荡(前后)提肛有托丹田之感叫“地门常闭“。十个手指两侧肌肉叫琴肌即弹琴时非常灵活移动手指,由指尖两侧有流动感,这时出现一种感应即上丹田与中丹田由上而下的合,即常说“刀圭”现象,也是神以内敛的意境。俗语说“沉住气”四肢才灵活,神才灵敏,所以意守丹田即有前后鼓荡又有会阴(下丹田,会阴是任、脉、冲脉的源点)的上托,又有上中丹田之会,才能有即饱满又灵活又有沉着之感。丹田与手的劳宫穴合而发劲(意动),夹脊与手之外劳宫合而发力(力由脊发),外劳宫透内劳宫才成整劲。丹田是实腹与空其胸之关系,空胸在前面说过,是膻中穴意念在一臂前形成的球,空胸到腹是腹内沉沉是沿球的外缘呈弧形由虚而与实腹相合,也是重心在腹部由在胸转移至腹的意念关系。如重心在裆内,以提肛(会阴穴)而与丹田合而使重心上升。肚脐旁和旁下即有天枢穴,章门穴,气冲穴。腹部有九条经脉通过,所以意守丹田在练功中是比较关键的,也是气运全身的关键。
7. 气冲穴:在脐旁下一点与乳头向下垂直。意念是上下通过的两个点(左右),下达冲门由大腿内侧经阳陵到涌泉入地接地气,也是肩井穴能与涌泉穴相通的一个通道。常说“入地三尺”就走的这个通道,只向下不可逆行,否则气不畅。也是构成气沉丹田和腹式呼吸的呼的一个部份。气入地感应我们认为是呼(吐)。
8. 冲门穴:在腹股沟上与气冲穴垂直相对,也是个点的感觉。在弓步时和向前弯腰时,气冲要找一下冲门即有收腹股沟的作用,而且气不散。
9. 天枢穴:在脐两旁开三指与脐平行。人的根不在脚,而在天枢穴。当下肢曲屈上提,以脚内踝下之照海上找天枢穴,有轻灵的感觉,我们管它叫踵吸。踵即脚踵即足根。照海与申脉皆出于足根人根中以后再谈。
上肢部穴位
1. 曲池穴:肘臂屈曲,肘弯和肘尖中间点,感觉有五分硬币大小,微向内不在表面,向下透少海有扩大感应,不能由少海反透曲池穴,“肘在屈使”,肘打的时候不致过力(不丢)
2. 少海穴:肘臂曲屈时,曲池穴下面,感觉是由曲池透下来,微微扩大的感应,向下有接地感,轻接地面才灵活,不能入地也不能离地,叫肘接地。肘打时,肘臂屈,中指尖找自己的云门,中指尖往肘尖上想,大臂保持平行感觉即形成肘打。
3. 阳池穴:在手腕背部横纵中间。手腕弯曲时感觉穴位略大,约一分硬币大小,向手腕内侧横纵中大陵穴透,只透到大陵穴处不放散。这对透穴,不管手腕是平是屈曲,是前进是后退,全是阳池透大陵,不能反透。感应是手腕松活能变化,能配合阴掌阳掌的功能。腕打时,中冲穴(中指尖)找内劳宫(手心),阳池透大陵,手腕屈曲形成腕打。
4. 大陵穴:在手腕内侧横纹中间,对阳池穴,大小感觉同阳池,阳掌中冲穴找肘尖,要通过大陵穴。
5. 神门穴:在小指侧腕部,尺骨头前一点,感觉只有铅笔的粗细大小,接受后溪穴到神门向外放出约10公分,也是开穴的感应才能走出按劲来,如揽雀尾第五动。
6. 列缺穴在大指根部与腕部连接处一点,人有三月芽,即腕部,肘部和膝关节后部都是湾月状,也就是微弯。列缺穴及大指的动作形成手腕部的灵活。列缺穴的活动要与溜臀合。
7. 合谷穴:在虎口中间,虎口要圆,要有圆撑的感觉(负阴抱阳),透后溪穴,在小指根后二指,后溪穴与神门穴联动。
8. 外劳宫穴:手背部中间筋缝处,感觉比一分硬币小些,与夹脊穴有关,控制内劳宫的收放,属阳经。外劳宫向内劳宫透是放,外劳宫吸内劳宫为收。当阳掌动作中冲穴要通过内劳宫,必须有由外劳宫透内劳宫透感应。
9. 内劳宫穴:在手心中间,也是一分三硬币大小,接受外劳宫的吸透,与中丹田有气感的感应。内劳宫属阴,不管是吸是放,皆得有空手心的感应,也就是说内劳宫接受外劳宫的透感和接受中丹田的气感应,本穴要空才能接受。如实或有力就不能接受外劳宫和中丹田的气,使手掌变成呆滞而不能发内在的劲。也是展掌的中心点。
10. 中冲穴:在中指端,有指甲脱落的感觉。中冲只能向回找内劳宫,大陵到尺骨头,中冲穴不能放出不论手型如何动作向上或向下向前向后都一样,只有指甲盖有脱落感应才能劲的控制了中冲穴的放出,这样不管进退都不丢。
11. 内关或外关穴:内关在掌侧后横纹后指筋的中间,手背部的相应点即外关穴,是一对透穴,穴点有铅笔精细。当桡尺骨平行或交叉时其交叉点正相当于内关穴处,手向前向下阳掌时内关向外关透,平行时也就是手向上向后阴掌时,外关透内关。
注: 上肢的手是全身活动最灵巧的部份,穴位也多。手之阳经皆由手至头,手的活动开发大脑。另外,手指与全身又有一定的关系,中指端回收与肘尖合。大指开列缺与溜臀、裹裆合,二指指出与眼神视线合,四指根得气与腰顶合,小指沿外侧至后溪,放神门与脚下合,手心与丹田合则气鼓荡,手背与夹脊合力由脊发,大指二指圆撑形成虎口圆撑,阳掌要求五指微屈微开,阴掌要求大二指分开(走列缺),四指与中指并拢,二指指出。前插掌下插要求以中指为主,二指与四指又与中指相吸又要相斥似离似合。握拳要求拳心要空,拳面要平,以掌纹向内收才能手心空。手指两侧有由指尖向指根处流动,流后再由指尖两侧开始向指根流动,是上丹田与中丹田向下结合的感应,脚心涌泉穴开,气入地三尺,手心向下有接地感,是全身重心最低的位置,外劳宫吸内劳宫使手心接地感上提,脚部有脚腕松的感觉,并形成脚部圆的旋动感应,是脚下重心向上转移的感应。手变钩虎口找耳门是提肛感应下丹田找中丹田。耳门找虎口是腰顶及顶头悬的感应。大指开开列缺,大指可找风市(下蹲),大指找心中窝(膻中穴)(抱七星)。大二指开手掌向上呈阴掌回收至肩大二指与肩形成三角形的依托关系。二指回捋与自己同侧眉攒到眉梢最后眉梢要找二指眼神才能放出去。前插掌下插拇指要并,列缺要松开。手向前伸时眼神先出去手追神。手收回,眼神留下手先走眼神跟手走。手腕前平举,手腕在耳垂与肩之间。外劳宫可贴另侧的下肢阳陵泉。下蹲式左右虚实过渡,内劳宫可找阳陵阴陵阴陵阳陵即摸膝动作。收式时两手中指尖向上指,但中冲穴要向回收气。以上这些都说明手的动作既细微又与全身不管是部位或气都有其相应的关系,应好好揣摩之。
下肢穴位:
1. 凤市穴:在大腿侧中线,直立时手自然下垂中指所在之处,是一个点,比较浅表,局部有微向外涨的感觉,也是一个开穴。中指点风市穴可达到上肢气往下送,下肢气往上送的松劲,是升降沉浮的标志点(好像船和两舷)。身体升降风市穴有一定的升降感觉,同时风市穴也可以向体外移10公分形成气场,尤其在体位下降时。
2. 阳陵泉穴:在膝关节下,小腿外侧,感觉也是铅笔粗细的一个点与小腿内侧相应的点是阴陵泉,也是一对透穴,可以往复相互透,是膝关节下重要的穴位。透时就好像穿一个钉子一样。阳陵泉在弓步时后腿要蹬之于足,是阳陵泉找足踝下的申脉,而不直接蹬足根。申脉与照海穴(足内踝下)皆出于足根的根中穴(足莨好似一个圆球形根中穴就是球心)。
3. 阴陵泉:在膝关节下,小腿内侧,也中如铅笔粗细的一个点,与阳陵泉形成透穴,在两腿前后成左右虚实过渡时,一侧的阴陵泉找另一侧的阴陵泉。阴陵穴也是由气冲向下“气”到涌泉的一个通过点,所以阴陵泉与涌泉是通道,不与照海穴相通,并步时两腿阴陵泉相贴。
4. 照海穴:在两脚内踝下,在坐步时,尾闾找照海是坐步的稳定性感应,而不是尾闾找足根。提步时或足根提时,照海穴找天枢穴是踵吸。
5. 申脉穴:在外踝正下缘骨陷中,属足太阳膀胱经。阳陵泉找申脉是后足蹬的感应,才能松胯提膝可上步。申脉是阳跷脉的交会穴。足根中心为申脉和照海的源点。
6. 大敦穴:在足大趾本节外侧趾背上甲角后0.1寸处,属厥阴肝经。是一个点,为全身在脚上最吃力的一个点,当大敦穴有吃力感时,视神是向前远放出。膝盖尖不能过大敦穴,也是下肢的弹力点。大敦穴可上络于目。
7. 涌泉穴:在足底前,中1/3折点,举足时呈凹陷处,属足少阴肾经。感应如一元硬币大小,也是开穴,与地气相沟通,可入地,也可接地气上涌,入地是呼。上与肩井穴形成左右的两个上下的大通道。因而保持身体左右平衡和虚实转换。
8. 会阴穴:在前后阴之间正中,属督脉。为任、督、冲脉的源点,也叫地户,阳气通过会阴叫阳会于阴,地户常闭是与天门常开相对的,在练功过程中去运用,说法很多,我们认为以尾闾略向前,在会阴部有热感即可,它是保持中正安舒的一个关键,不能过分用意,否则中丹田不能有鼓荡,这只能在练功时去反复体会。
下肢还有几个穴位也很重要,如血海、解溪、承山等,在具体练时再谈。
注:脚的支撑全身,利用大敦穴,阳陵找申脉,尾闾找照海来完成。比如弓步前腿实,大敦穴吃力,眼神向前注视,膝盖尖不能超过大敦穴,后腿蹬是后腿阳陵找申脉。坐步是后腿实,尾闾找照海,前脚大趾回钩鼻尖,足根轻着地面(意在根中穴)。蹲步即下蹲两腿平均是两腿之阳陵找申脉。马步是尾闾向下两侧找照海穴。仆步是实腿下坐实腿的阳陵找申脉同时实腿尾闾找照海。倒八字步与坐步相同。
以上大概的谈一下练功时穴位的感觉、感应、相互关系。尤其动作不单只是肌肉关节形成的,而是有穴位经络参加运化才是以气运身,才能灵活。立身中正安舒也是穴位与经络的运动结果,所以我们说太极拳运动既有形体的表现,实质上又是穴位经络运动的结果。这一点应该充分肯定,再配合拳架子来体会它。
以上论述了一些穴位与运动的关系,所有的运动都与经络有关,用穴位来研究运动,是太极拳以心行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原则,如何用心意运化穴位与经络的运行,把意放在穴位的感应上,感应是自然的,在有意无意之间,其反应是很灵敏,很轻灵,形成一个体系,来完成太极拳所要求的原则,这要在练架子和推手中反复体会,以经络系统形成另外一个运动运化体系,与关节、肌肉、骨骼的运动体系相配合,做到太极拳特有的功法。同时也体现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的接轨。
太极拳的功法、经络与穴位
1. 头部:在介绍穴位时要介绍身体的几个部位,也是为能说明部位的明确性,还有几个穴位是在功法中要提到的,只介绍其归经和部位。
百会穴:在前发际5寸,后顶前1寸5。感觉穴位直径大小约2公分左右,是开穴。它与外界气场有关,也就是上面说的百会一穴在头,上应乎天。把自己的手心放在距百会一寸许有热感。因为百会是离体的,不能把意念放在头顶上,而是在离体寸许,这是虚领顶劲的要求,而且眼神放的出,收得回,脚下的脚圈形成一个在体外的锥形体,这是中正安舒的基础。由百会向下如雨露般的向下滋润全身,也就是甘露。足大敦穴吃力时神即贯顶。天门常开,是指百会,而地门常闭,是指会阴,一开一闭,一阳一阴,会阴又是任督脉的起源点,上开为虚,下闭为实。上如浮云,也和百会的虚领顶劲有关,不可不知。“尾闾中正,神贯顶”也就是上开为虚,下闭为实的关系。
天目穴:又名玄关、祖穴,在两眉中间。如铅笔粗细的点状,向内一寸,为上丹田。天目穴可调节视神的远视与近视点,视神远视时天目穴微开,而视神欲收回或近视时,天目先微内收后视神再收。这样即能做到不丢顶的感觉,也就是中正安舒的基础,在练习中可反复试之,作到自然。另外天目穴也正是头部正位时的局部重心。
耳门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在耳轮上前方。练架子虎口找耳门,其感应有热感,意念大小为一个点状。
龈交穴:在上唇内与上齿龈之间正中,上督脉的终点,由玉枕到交叫鹊桥,下与承浆连接则任督二脉相通,所以龈交意念要重一点,可使口生津液。
以上头部的几个重要的穴位,可看出与神和津液、与任督二脉皆有关。上为阳要以虚为主,虚如浮云,对全身的中定安舒不丢顶,虚顶劲有关。
2. 躯干部的穴位:
大椎穴: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处,与百会同属督脉,意念感觉如五分硬币大小,感觉在皮肤上贴着。有“沾衣临肤”之感觉,是背部的一种轻灵感应,也是身法中的拔背的意动,即以大椎穴与衣服相贴之意,也是开后三关的向上提的一种内外结合的轻劲。
肩井穴:把肩井放到躯干部,而不放在上肢,是因为肩井与涌泉穴这个左右的大通道,它贯穿身体左右两侧,形成了两个内在的支柱,也是人接地气的主要通道,“上下一条线全凭左右转”,是指肩井与涌泉构成的左右大通道,才能上下一条线和左右转的功能,这在实践中可以体会。肩井属足少阳胆经,在肩上高处,当大椎与肩峰之中点。意念大小如银元,在穴位感觉上是比较大的,它的意念形状如鸡蛋大小的一个莲花蕾,可以开开花瓣,也可以收回成长圆形的花蕾,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像莲花蕾样的感应中有一个圆的珠子,可以沉浮,是上如浮云的一个关键,也是手的阴掌和阳掌变化的感应点,这要在实践中去体会出来方可。肩井通涌泉也是气入地的通道,肩井可以接受天气的感应,而由此通道入地,现由涌泉入地,再由涌泉接受地气的反应,这个通道不只作为上下一条线的作用,而更是天地人三者气感相互交通的通道,因而使下如流水的感应得以产生下肢的沉浮,也就是使下肢松胯提膝,有了气运化的支持。肩井不但有莲花的开合,还有珠的沉浮作用,而当开和浮的时候还要有旋的感应,一旦肩井不能与涌泉形成通道,也就是失去了身体的平衡,导致重心失中。身法中的松肩,不是松肩关节,而是像上面谈到的感应,使肩关节能自由的活动,才能真正的有松肩的作用。肩井通涌泉,涌泉要开,而有一种肩井就是涌泉的感应,有通道而似无,才能有上如浮云,下似流水相互配合,也就是上下相随的感应。下似流水的沉浮,要有行舟劲,即水能浮舟也能覆舟,又要有流水与天下至柔莫过于水的感觉。
膻中穴:在两乳之间正中,属任脉。感觉大小为1分硬币大,是开穴,意想硬币放在膻中穴处,形成胸前的一个球形的阔空间,这样形成了空胸,也叫空其胸,是虚。是上肢活动上如浮云的一个感应现象。同时,气贴背脊,与夹脊穴形成空胸紧背的相互协调。与中丹田实腹的要求形成上下一虚一实的协调。与手的活动形成一个手活动气场的支持。与眼神的平远视作为信托。也是力由脊发的后实前虚的协调。也是“顾在三前”即眼前、手前、足前相互感应的协调。同时也是呼吸调息的基础,使气息不滞而畅通内外。形成胸前的空阔坦荡、气息平和、上如浮云、全身轻灵之感。要随时随地总要有这种空的感应,才能应服自然,与外界息息相通。太极拳空胸的要领,不在胸内而在胸外,才能真作到空其胸的意境。另外,空其胸是在体外,而实其腹则在体内(中丹田)。拳诀有“背不圆力不全”就是指没有做到空胸紧背,或者说开后三关、气贴背才能做到力由脊发。
夹脊穴:在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每椎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各一穴,两侧共34穴,属奇穴。我们用一至三胸椎,即两肩胛骨中间,感觉三公分长的竖条状,属阳,属实。由中间沿肩胛骨向两臂,呈一个弧形的感应,即有背圆的感应,“背不圆力不全”的背圆的感应,走两手的外劳宫穴,再透内劳宫是阳掌发劲,并且身上有“五弓劲”内劲的意念支持,这也是上肢开合的基础。手是阴掌时,手向后向后,则肩胛骨向中间,夹脊也有向中间的意动,成为上肢开的一个后背部为一纵轴的感应,夹脊有上行则为夹脊开,夹脊有下行则为合,与膻中前后呼应,但不是透穴。不难看出夹脊本身是奇穴,不同于其它循经的穴位,由第一胸椎至五腰椎其十七节,两侧共34穴,呈上下竖条状,正好与后三关相关连,同时它与开合有关,开则有向下意,合则有向上意,也正好走夹脊,可结合开后三关的意动。开合则与肩胛有关,在力学上也秀重要。走外弧劲如弓状,也是肩胛活动开合的意动,与脊柱有关,也就是人的支撑有关,在力学上也很重要。所以夹脊穴在人体活动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应去好好体会,去练、去悟。
命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属督脉。命门在右肾的左上角,在内,脊椎内侧,与带脉垂直交会,是一个意念点,其感应约有5公分直径,1公分厚的圆饼状,有热感。出现热感时要“勿忘勿助”保持住这种感觉,这对养生很重要,是“炼精化气”坎离相交的结果。推手时命门与肚脐相吸或相摧,命门吸肚脐时为化劲或拿劲;命门摧肚脐为发劲或放劲,这也是气宜鼓荡的意动根源。命门为生之门,死之户,说明命门的重要性。气贴背或开后三关与命门有关。
丹田:顾名思义,是种丹之所,像一片田地一样,其它穴位是一个点,我们可以想像以肚脐为中心点划一个十字,加上四框即是田字,面积有小腹大小,再加上一个外接圆即有圆的感觉,与命门形成鼓荡,就有球形的感应。“地门常闭”是指会阴穴内收(会阴是任、脉的源点),有上托丹田之意动,再有中丹田的内动可顺时针内旋,与手的劳宫有摧化之意,加上外劳宫与夹脊合住劲,透发于内劳宫则产生发打劲。实腹是丹田气实而非力实,是腹肌一张一紧的张力运动,否则达不到气运化的作用,这一点很重要,须细心体悟揣模。因为肚脐周围有天枢穴。章门穴、气冲穴,腹部还有九条经脉通过,所以意守丹田是很重要的,是以气运身的关键。丹田气的运化鼓荡有顺是针与逆时针的运行,是根据化、拿、发、打劲的不同而不同。
以上四个穴位都在胸与腹,夹脊穴与膻中穴为上肢开合之意动。腹是丹田与命门鼓荡之意动,也是前三田与后三关的意动,也是化、拿、发、打劲之源,任督二脉相通的要关,也是地门常闭或丹田气沉实之根。由此看来此四穴是非常重要的,练功必需运化的四个穴位,这也是内功功法的重点。需要认真研究苦练体用才能掌握。又因四个穴各有其特点,膻中穴要求意在体外而空胸。夹脊穴为一长条由多个穴位组成,有上肢开合和上下行走。命门穴为内在的意点,要有热感,可以说是气运身为主的。对“神、意、气、劲”的运化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天枢穴:在脐中旁2寸,腹直肌中,为足阳明胃经。内经“何谓气交”?“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气之中,人之居中”。“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这几句话说明天枢穴是人气与天地气,气交之分,也是天地人在气分的问题上,天枢穴为上下相通的穴位。植物有根,而人无根,人之根即天枢穴,即是因它与天气、地气之交。又因为天枢穴在丹田的范围之内,是气的上下通道之交,上通乳中(在乳头正中,不能针),下通气冲,是气入地三尺的通道,即天气下行的通道。由照海穴上找天枢穴,可有上肢轻灵之感,是地气上提,也可谓之踵吸,因照海与申脉都出自根中心,为二穴的源点,故可称之为踵吸。由此可见天枢穴也是一比较重要的功法穴位。
气冲穴:天枢穴下5寸,腹股沟上,也是足阳明胃经。上与乳头垂直,是两乳气入地的通道,注意气冲只能由上而下的气行感应,是呼、是吐,不能由下向上逆行。与天枢穴比较,由照海向上至天枢是踵吸,但只至天枢不能超过。
3. 上肢穴位:上肢的活动在人体占主要地位,可以说人类的进化与手的结构和活动是分不开的。上肢的穴位大部与关节活动有关,周潜川在《峨眉十二桩释密》一书中,谈穴位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也就是关节附近有相关的穴位,来控制它的活动。在这一节中将论述上肢的部分穴位,不但与相应的关节活动有关,而且也与全身以及离体的场势有关。
曲池穴:屈肘时在肘肘横纹外侧头尽处,属手阳明大肠经。感觉为五分硬币大小,不在表面,而微向内。向下透至少海穴有扩大感应,,只能向少海透而不能由少海透回。拳论讲“肘在曲使”是用肘的特点,而曲池透少海时必需屈肘才能取穴。直接用肘打也必必需由曲池透少海才不致于过,因为过则必然失中。肘的要求是坠肘(垂肘),曲池透少海才能有感应,意想肘接地也是坠肘的异曲同功。这里可以看出曲池透少海是穴位对关节活动的控制。肘尖是一个奇穴,与地面形成垂直的接地感应,即不能入地,也不能离地。与脚圈合,形成一种对上肢意念上的支持,也中一种不失中的作用。
少海穴:在屈肘内侧横纹处,属手少阴心经。前面讲过少海穴的透发功能,这里只谈少海穴的感应。因为海比池大的多,那么曲池穴透少海穴要扩大多少,这一点值得研究,因为上如浮云是太极拳功法的原则,所以透少海后的扩大也应是在上如浮云的原则下,基本是以神意的范围为主,这样才能形成有上如浮云的感应,这也是肘的一个功法作用。
阳池穴:在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凹陷中,属手少阳三焦经。当手腕弯曲时感觉扩大约一分硬币大小,向手腕内侧横纹中大陵穴透,只有透感而无扩大也不扩散。这是一对透穴,也是对腕部活动有关,不管手腕是平直还是屈曲,是进还是退,都是阳池透大陵,不能反透。其感应是手腕灵活,可使丹田有感应。坐腕时也是阳池透大陵,能配合阳掌和阴掌。当用腕打时,可用中冲找内劳宫,阳池透大陵,手腕屈曲形成腕打。
大陵穴:在腕关节横纹上两筋间,属手厥阴心包经。与阳池穴相对,立掌时穴位微开,屈曲时微收,与阳池正好相反,阳掌(立掌)时中冲向下找内劳宫及大陵,再与肘尖垂直找。
神门穴:在腕关节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属手少阳心经。感觉只有铅笔粗细,是开穴,神门穴可透了出离体约10公分,在按与下挒劲时,视神由离体的部位向下入地约深一尺,产生按劲和下挒劲。此时要注意与视神的配合。当视神入地一尺时,所产生的按劲和下挒劲才有空的感应。
后溪穴:当微握拳时,在小指尺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属手太阴小肠经,为督脉的交会穴,它与合谷穴是一对透穴。合谷透后溪时督脉有由下向上的感应,和神门穴配合,走出按劲和挒劲。阳掌手向下时,合谷穴有透发后溪之意,也产生督脉向上的感应。这与开后三关有关,当合谷穴透后溪时,虎口要有圆撑的意动。在阳掌前伸时,后溪的感应要大,,走外弧的感应,阳掌回采和下按时后溪走神门与神合。
列缺穴:在腕横纹上1.5寸处,当桡骨茎突后、筋骨间,属手太阴肺经。裂缺穴顾名思义,“缺”指缺月,形容大指与前臂有月牙状。是阴掌开大指的意动,也是阴掌旋腕的意动。虎口圆撑形成圆如日,为阳掌,而裂缺穴形成的月牙为阴掌。合谷穴透后溪穴是督脉的交会穴,而裂缺穴是任脉的交会穴。这样对任督脉的小周天,可在手上表现出来,这要去悟才能感觉到经络系统的微妙之处。列缺穴与神门的联系,能形成手上精气神的作用。这几个穴位的相互关系,不但在手型上形成阴阳掌的动作,同时也体现小周天及精气神的作用。列缺穴的活动,对下肢的溜臀有一定的感应。
合谷穴:在第一、二掌骨间桡侧肌肉隆起处,属手阳明大肠经。发劲时虎口要圆撑,使合谷穴透后溪穴,与列缺穴形成日月的感觉。当阴掌手心向上时虎口圆撑,劳宫穴才能感应。如握器械时虎口圆撑才能使器械动作灵活。
劳宫穴:在第一、二掌骨间桡肌肉隆起处、握拳是中指指尖处,属手厥阴心包经。此穴也叫内劳宫,有别于外劳宫。其感应为一分硬币大小,接受外劳宫的吸透,二者是一对透穴,与中丹田有气感的感应。内劳宫属阴,不管是吸透,皆要有空手心的感觉,因为它要接受丹田的气感,其本身不能实,否则也能接受外劳宫的吸或透发的意动,这一点不同于负阴抱阳的阴为实。因为它要接受外劳宫及丹田等多个感应,这也是形成手的灵活性的一个关键问题,要悟、要研究、要练上身。
外劳宫:在手背部与手心的内劳宫相对,这一对透穴。外劳宫是奇穴,在手背第二三掌骨间,距掌指关节后约0.5寸处。感觉比一分硬币小些,与夹脊穴同属奇穴,接受夹脊穴的感应,控制内劳宫,属阳,外劳宫向内劳宫透是放,外劳宫吸内劳宫是收,当阳掌时中冲找肘尖(也是奇穴)要通过内劳宫,而必需有外劳宫透内劳宫的感应。也就是力由脊发对手部的感应点。但它本身必需透吸内劳宫才起作用,因为奇穴是一个意念点或定位点,是无经可循的。
中冲穴:在中指端中央,属手厥阴心包经。有指甲脱落的感觉,在武术的功法有罗功之说,即中指甲中的罗纹,有指甲分指的感觉,是一种松功的感觉。中冲只有回收,绝不放出,是阳掌手法,中冲找肘尖的垂直感觉,才能发放的劲路,因为有指甲脱落的感应,才能控制中冲穴不放出,是沉劲而不过。
内关穴:在腕横(大陵)上二寸、掌长肌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属手厥阴心包经。是阴维脉的交会穴,阴维脉是维系全身之阴,与足太阴会于腹,又与足太阴,足厥阴会于府舍、期门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内关与公孙相应,即手足相应,内关会于心、胸。与外关穴为一对透穴,外关穴透内关穴形成桡尺骨的交叉与平行,也是阳掌即手心向前与向下,是桡尺骨交叉,阴掌是手心向上与向后,是桡尺骨平行。这与大指的对指动作,同是人类进化的根源,也是开发智慧的根源,说明阴阳平衡也有关,所以内外关二穴,一直是比较重要的两个地位。
外关穴:在腕背背横上2寸,、尺桡骨间,属手少阳三焦经。为阳维脉之交会穴,阳维脉维于阳,其脉起于诸阳之会与阴维皆维络全身,与手足少阳,足阳明会于肩井,与足少阳会于阳白,在风池与督脉会。当手为阳掌时、即手心向前向下时,是内关透外关,而于阴掌时,则外关透内关。这是当阳掌向前向下,以内关透外关致使手不过,也就不丢,而阴掌时外关透内关,即手心有托趁之意动(手心向上),及后照的意动(手心向后)。更进一步讲,阴阳掌的变化关系于化拿发打的劲路,而相应的有内外关的透发,正是阴阳相维于全身的经络作用。
注:手是全身最灵巧的部分,与全身都有感应,其穴位也多,手之阳经皆由手至头,手的活动可开发大脑,开知智慧。手指与全身有一定的关系,中指尖回收与肘尖合。大指开裂缺穴与溜臀、裹裆合。二指指出时与眼神视线合。四指根得气与腰顶合。小指沿外侧至后溪,神门穴与脚下合。手心与中丹田合(气鼓荡),手外劳宫与夹脊合(力由脊发)。大二指圆撑形成虎口圆撑。阳掌要求五指微屈微开。阴掌要求大二指分开(圆撑)列缺穴有感应,而四指与中指并拢,二指指出。前插掌与下插掌要求以中指为主,二指与四指与中指相合又相斥似离似合。握拳要求拳心要空,拳面要平,以掌纹向内收才能手心空。手指的两侧(琴肌)有由指尖向指根处流动感,这是上丹田与中丹田的感应。脚心的涌泉穴开,气入地三尺。手心下按有接地感,是全身重心最低的位置。外劳宫吸内劳宫使手心的接地感上提,即有松脚腕的感觉,并形成脚部圆的旋动感应,也是脚下重心向上转移的感应。后变钩虎口找耳门有提肛感应,是下丹田与中丹田合。耳门找虎口是腰与顶及顶头悬的感应。大指开列缺穴,手下按时大指可点风市穴,抱七星的大指找心中窝(膻中穴)。大二指开手掌上托为阴掌,旋回至肩与肩成三角形的依托关系。二指间回捋与自己的眉攒到眉梢,眉梢要找二指为履劲。前插掌民下插掌时大指要并,列缺穴要有感应。手前伸时眼神先出去,是手追神。手回收时,眼神要留下手先走,眼神再跟手走。手腕前平举,手腕在耳垂与肩之间。再旋腰后视,外劳宫可贴另侧的阳陵泉。在打虎式的马步虚实过渡时,内劳宫可有摸膝的动作。收式时大二指左右相合套住肚脐,两内劳宫与两天枢穴合,即三环套月。上插掌时中指向上指,但要由中冲穴有向下流动的感应。以上对方动作与全身的关系,作了简述,要在实践中去体会,也要去悟。手的巧妙也在此。
4. 下肢穴位:包括胯、膝、足
风市穴:在大腿外侧、腘横纹上七寸(大转子至腘横纹19寸),属足少阳胆经。在直立时两手自然下垂,中指尖所点之处。是一个点,比较浅,局部有微向外涨的感觉,也是一个开放的穴位。中指点风市是张力,风市向体外放10公分是开,是弛力,风市一点入和一拉出,即是一张一弛。点入时上肢与下肢可有通达感,也有由下肢向上的感应。凤市穴是身体的升降沉浮的一个标志点,好像船的两侧吃水线一样,也可以说风市有控制四头肌的作用,股四头肌是全身的最有力的肌群,所以这个意点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对下肢力的平衡有关。
阳陵泉:在腓骨小头前下方(膝下2寸),属足少阳胆经。其感觉如铅笔粗一个点,与小腿内侧的阴陵泉为一对透穴,可以相互透发,是膝关节下的重要穴位,是膝关节动作的横向制约,透的感应就好像钉子一样相互穿透,在上步与退步时都要有这一对透穴的作用,这要在步法一节中再讲。在后足蹬时,有阳陵泉向下找申脉的意动,申脉与照海其源点皆出于足根中心。
阴陵泉:在膝下内侧、胫骨内髁下缘、与阳陵泉平,属足太阴脾经。透阳陵泉,两阴陵泉有相贴的动作(并步和摆莲脚的动作时),阴陵泉接冲门可下气至涌泉,而是气入地的一个通过点。
照海穴:在内踝正中凹陷中,属足少阴肾经。在坐步时尾闾找照海,是稳定感应,而不是找足根。踵吸是照海找天枢穴,是地气上接于天枢。照海穴是阴跷的交会穴。对脚前有气场感应。
申脉穴:在外踝正下缘骨陷中,属足太阳膀胱经,阳陵找申脉是后足蹬的感应,才能松胯提膝可上步。申脉是阳跷脉的交会点。足根中心为申脉和照海的源点。
大敦穴:在足大趾本节外侧趾背上甲角后0.1寸处,属厥阴肝经。是一个点,为全身在脚上最吃力的一个点,当大敦穴有吃力感时,视神是向前远放出。膝盖尖不能过大敦穴,也是下肢的弹力点。大敦穴可上络于目。
涌泉穴:在足底前,中1/3折点,举足时呈凹陷处,属足少阴肾经。感应如一元硬币大小,也是开穴,与地气沟通,可入地,也可接地气上涌,入地是呼。上与肩井穴形成左右两个上下的大通道,因而保持身体的左右平衡和虚实转换。涌泉穴的开在有空意,才能与地气有相通的感应。不开则不能接受地气的感应。
会阴穴:在前后阴之间正中,属督脉。为任、督、冲脉的源点,也叫地户,阳气通过会阴叫阳会于阴,地户常闭是与天门常开相对的,在练功过程中去运用,说法很多。我们认为以尾闾微向前,在会阴部有热感即可,它是保持中正安舒的一个关键,不能过分用意,否则中丹田不能有鼓荡,这只能在练功时去反复体会。
下肢还有几个穴位也很重要,如血海、解溪、承山等,在具体练时再谈。
以上论述了一些穴位与运动的关系,所有运动都与经络有关,用穴位来研究运动,是太极拳以心行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原则,如何用心意运化穴位与经络的运行,把意放在穴位的感应上,感应是自然的,在有意无意之间,其反应是很灵敏,很轻灵,形成一个体系,来完成太极拳所要求的原则,这要在练架子和推手中反复体会。以经络系统形成另外一个运动运化体系,与关节、肌肉、骨骼的运动体系相配合,作到太极拳特有的功法。同时也体现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的接轨。
七、经络穴位的对穴
本篇以两个有关穴位相互作用产生不同效应,来论述劲路,如夹脊与外劳宫(与膻中)、肩井与涌泉、会阴与百会、阳陵与阴陵、命门与内劳宫(丹田)、左照海与左天枢、右阳陵与右申脉等等,论述它们之间与其它劲路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经络运动。
㈠夹脊穴与外劳宫穴:二者都是奇穴,不与14经相通而独立存在,我认为它是运动点,例如胯尖、膝盖尖、肘尖等也是运动点,有定位功用,有与地相接的功用,有对人体起到框架点的功用,都是左右对称的,这在以后详述之。
夹脊穴在脊椎两侧每个脊柱两旁相对,共17对(34穴),这里指的夹脊穴是在两肩胛骨中间的一个点,大小约核桃大,呈球形,它作为后背运动的中心点,形成左右两侧的对称运动,拳谚讲:“背不圆力不全”,就是以此点为基准,做到开合而有圆的运转。由夹脊向上可至大椎穴,在第七颈椎部,感觉是一个一分硬币大小在皮肤表面贴附着,也就是“含胸拔背”的拔背感应,此时夹脊有空的圆球感,与意在夹脊时的背圆感应不同,其不同点是与胸前膻中穴有关,背圆也就是膻中穴在胸前形成球形,当后背有开合运动时,这个球是旋动的,是外旋而中心转,可以认为是“空胸紧背”,而拔背时胸前的球形是中心转带动外旋,这两种胸背的相辅相成的运动模式要去分辨它,在实际运用时是有区别的。
运用夹脊穴发放时意念要放在外劳宫穴,同时外劳宫穴的意念像贴着一分硬币的感觉与内劳宫相对,不可用力,有通透感。同时内劳宫与丹田气相呼应,这就是“力由脊发”的感觉。
外劳宫有了意透内劳宫,夹脊穴有了气贴背的圆活感和对称感应后,上肢便产生的沾黏劲,推手时才有不即不离的功效。只有夹脊与外劳宫相合才能使上肢灵活并产生沾黏劲。这是与对方接手的第一程序。
如何开后三关?我认为“气贴背”沿脊柱内侧上冲走“督脉”,与夹脊相合有关。
什么是“肩入背靠”肩入是肩入地,也就是肩井穴松通到涌泉穴入地,紧接着背圆打靠劲。
以上分析了夹脊的作用和夹脊、膻中、外劳宫、大椎的相互关系,以及沾黏劲在运化中的生成,这也是掤劲的内涵。履、挤、按、采、挒、肘、靠也要有夹脊的效应,但各种劲的配合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夹脊的效应全应该是第一位的。
夹脊的圆以夹脊为中心,走两臂的外侧形成后背圆的圆弧,后背的圆弧有10公分左右的气感,同时与膻中穴意想的球相呼应,这种背与胸的相互感应使上肢活动有“如浮云”的意动。背为阳、为实,胸为阴、为虚,外阳抱内阴,这叫“负阴而抱阴”。胸背有了感应后,外劳宫便有了沾黏劲与走化劲。而发打劲是由外劳宫透发内劳宫形成的,这也体现出“化与拿、发与打”是同源的,都从外劳宫和夹脊的运化而来,这要在练习沾黏劲时去体会。
㈡肩井穴与涌泉穴的关系:肩井通涌泉是人体左右的两个通道和大支柱,“上下一条线全凭左右转”,普遍认为会阴穴与百会穴形成的中轴左右转动,我认为还应加上左右肩井与涌泉形成的上下通道,才有左右转的功效。
肩井穴的感应像一个莲花蕾,意想可以开和闭。中间有一颗珠子,可升可降。当手心向上时,意想肩井穴的莲花是开的,其中的珠子有上升之感,手上的意有托物感和珠子沉劲感,可以外旋。当手心向后时,意想莲花是闭合的,其中珠仍是上升的感应,这也可以认为是浮。如手心向前或向下时(阳掌),意想莲花是闭合的,而其中珠子是下沉的,这可以认为是沉。当手掌的阴阳掌的运化时,要配合肩井穴的浮或沉,尤其是盘架子时,更要运用这种感应,这是肩井与手的阴阳掌的配合。
肩井穴与涌泉穴是垂直的,意想肩井通涌泉,井口对井眼上下直落,一想即到,此时涌泉穴有开的感应。这样才能与地气相通,在入地的同时地气上升,这就是有上就有下,也是与地气相通的感应,此时脚能感很轻灵,而且脚掌有全部与地相接的感应,产生“如履薄冰”的意境,脚掌的多点着地,也是全身压强分散,是一种稳定性,而且是“松”与“灵活”的基础,涌泉穴不是脚下的力点,它是一个开穴,是与地气相感应的,脚的大趾的大敦穴,在脚大趾的指甲后的横纹内侧,在横纹上有几根毛,是表示其有向上生发的作用,而大敦穴为足厥阴肝经的始穴,所有的足下三阴三阳经只是足厥阴肝经是上络于目,其它经络皆不上头部,而大敦穴是脚的一个吃力点和支撑点,它上络于目所以能与眼神相合,形成足下力点与视神相应,在推手时如果要有神打的意动,大敦穴要有吃力感应的配合,这是脚下的一个吃力点。另外一个即是足根,在足的外踝下有申脉穴是阳跷脉的交会穴,在内踝下有照海穴是阴跷脉的交会穴,两个穴的源点在足根内的中央,足根好似一个球,而其中心即是阴跷与阳跷的源点,所以我们在足根吃力时,要有以足根中心点做为意动点,再与阴跷阳跷相配合,而形成脚的稳定,这样脚下有三个点,即涌泉穴为肩井与脚下结合的点,是与地气有感应,第二点即大敦穴是脚下重心在前部的吃力点,它是与视神的相互感应的作用,第三个点即是足根的中心点,是阴跷与阳跷的源点,是支持脚下稳定的一个重要意点,再有全脚掌有像海绵一样的,多点着地,全身的压强分散,使脚下平衡与稳定。这在盘架子时或推手运动时,要分别加以运用,当运用视神时足部大敦穴要有吃力点,是发打劲路和向前的运化时的上下感应,当在坐步或向后退步时,足根要以足根中心点与申脉穴和照海相互感应,而形成脚下的虚与实,及其运作,而肩井穴与涌泉穴所形成的上下大通道,及涌泉穴与地气的感应是不管什么运化,它是脚下意动一时也不能离的一个意动,也就是说不管意在大敦或在足根中心,肩井通涌泉的意动都必需有的。在身体的升降与气的沉浮,下肢的松胯与提膝,都必需有肩井与涌泉穴的支持。
㈢照海穴穴申脉穴:两者是阴跷脉与阳跷脉的交会穴,上边谈到了其源点在足根的中心处,我们这里讨论这两个穴位时,要结合左与右,“左升、右降”是我国“气功”功法中常提起的,在人体的左右是对称又不对称的,而是有区别的,这在很多地方可以表现出来,最明显的如右利与左利的问题,大部分人是右利,人的运动中枢在大脑的左半球,经神经交叉表现在右利,其语言中枢也是左半球,右半球是图形和思维中枢,则左手虽在运动上不如右手,但在与周围场势的结合上是超过右手的,左升右降也是中医的理论“左肝、右肺”的功能即因此而来的,肝喜条达,而肺为华盖,有了气机的升与降才有气的循环,中丹田藏气,丹田内气的变化,也中左升右降,其动作之源是来自照海穴与申脉穴的作用,用意念将左侧的照海穴升至天枢穴(在脐的两旁左右各一)是为升(要经过小腿内侧至腹部脐的左侧),意念将右阳陵泉穴(在膝下)下降至右申脉穴是为降(只经过右侧小腿的外侧),也是“蹬之于足”的劲路。左侧的照海穴至天枢穴,为升,这里只对天枢穴要讲一下,《内经》:帝曰:“何谓气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这也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论的基本论点,人是在天地气的运化中生存的,由照海穴引上至左天枢穴,是地气上升的感应,而天枢穴又在中丹田的范围之内,因而引发气的运化。而降则是自然向下的,只由右阳陵泉至申脉即可,是一种蹬劲的表现。因此则在左右动作时,因升与降的关系,也就是气与劲的关系,而左右不一样。这一点的讨论,应在实践中去体会。这也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并在实践中再发挥。人体保持平衡和稳定,是一种动态的气与力的循环,也是因天气与地气在体内形成循环,只能在经络运动中去体验。
㈣丹田与命门:丹田是指中丹田(藏气)是气运化的场所,导引与胎息也在此,命门为人之“生之门、死之户”,拳论讲:“命意源点在腰隙”,中医讲“命门之火”,是藏精之所,都可以说明命门对人体的重要性,道家的“守雌”(守中、守黑)也是指命门,与丹田二者形成“精”与“气”的运化。上边谈左升至天枢穴,作为丹田的运化之源(来源于地气),肚脐正在中丹田之中间部位,也就是神阙穴,其周围形成一个丹田部位,包括天枢穴在内。而命门则是道家气功讲的:守中即两肾之间悬一穴,名曰玄关,上下之根也。正说明人的根是在命门,我个人练功体会是,在腰部内有一个约20公分大小直径,1公分厚度,一个圆形而有热感的,即是“命门之火”它向四周放散,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能”量,它与神阙穴前后相对,以命门吸放神阙穴形成,气贴背的效应,也是神与气的效应,这种内动形成了胎息,以运化全身,而形成了“导引”,再结合“屈伸”运动,则太极劲路的来源。这点功要有悟性与实践才能上身运化。这里只简单的谈下。
    ㈤会阴穴与百会空:这在经络运动中又是一对大穴,它关系着任督脉的运行,也就是常说的小周天,会阴是阴脉之会,而百会则可认为是阳脉之会,会阴穴是任脉与督脉的源点,有前后阴之间,以长强穴(尾闾)有向前的感觉,此时会阴穴即有一点热感即是,肛部有微缩感,但千万不能用力缩肛,否则即滞!气功讲:“地门常闭”也指此,这要在一天24小时都要保持。百会穴是一个开穴,有“天门常开”之说,要有一寸左右的高度,向上而又由四周同下,好像喷泉一样也就是常说的“甘露”,这也是拳论讲“虚领顶劲”,“顶头悬”之谓。这两个穴又好像似南北极,上南下北,形成像磁力线一样的场,即天门天向下包围全身,由地户进入,好似北极,这样的气场循环,才是真正的任督脉的小周天,也是“精、气、神”的相互关系。在这里只是简单的一谈,要真正运化,要悟与练。
㈥阴陵泉与阳陵泉:它们是一对透穴,在膝的两侧下部,我们说膝盖不能超过脚尖这一原则时,利用阴陵与阳陵相透感应即可,而且在下肢的虚实过渡,也必需有阴陵与阳陵的透发作用来完成,如在坐步时,意在意腿的阳陵泉,也就是在小腿的外侧,当要变成弓步时,先由实腿的阳陵透阴陵,前脚轻轻落平,再由实腿的阴陵找虚腿的阴陵,这就是后腿(实)过渡到前腿(虚)的过程,再向阳陵透发,则前腿为实腿,这样过渡,膝盖尖不过过脚尖,而保持了下脚小腿的垂直稳定。这也是意动。
㈦㈧㈨㈩
关于穴位的名称,我们认为穴位名称来源于古人在练功时的感应(内景),就好像太极阴阳鱼图,就是道家内丹练功时内景的感应,在练功入静后的脑电图像,如穴位名称有的是说其总的功能,如百会穴是百脉之会,头这诸阳之首。与水有关的穴位,因其部位与功能也有不同的名称。带有泉字的如涌泉穴、极泉穴、阴厥泉、阳陵泉(都有水的意动、柔、水就下、有浮力等),例如肩井穴与涌泉穴是身体两侧的两个大通道,其部位在肩部,形容其形状为井,也就是井口,下通涌泉穴是井水由下向上涌出之意,所以在足底前三分之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