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途中趣谈 > [转载]【楹联趣谈】趣智对联故事(二)(8)

[转载]【楹联趣谈】趣智对联故事(二)(8)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3-15 18:06 编辑: 网络 查看:

有一个老寿星 ,仰幕刘凤诰的大名 ,这天,买了名贵的纸,来到刘府,要请这位文学家给自己写一副寿联。刘凤诰是清代的文学家,写得一手好字,虽然满腹学问,但人挺随和、风趣,没有架子。老寿星来访时,他正在书房写字,一听来意,满口应承下来。来人问:“我什么时候来取您的墨宝?”刘凤诰说:“大老远的,不用再跑了,马上就写。”老人非常高兴,把纸恭恭敬敬地展铺在条案上。刘凤诰用笔蘸足了墨,问道:“请问,生日是哪一天?”“是十一月十一日。”老人答道。刘凤诰毫未迟疑,写了上联:

十一月十一日

老人一看:我的天,这就写上了?可惜了这上好的纸。这词儿谁不会呀?作寿时难道就挂这个?还没容老人叹息,刘凤诰又问:“请问,贵庚多少?”“八十岁。”老人又答道。刘凤诰又写出下联:

八十春八十秋

这时,老人才体会出这是一副工整、通俗的对子,作得新奇别致,连声说“谢谢 ”,高高兴兴地拿走了。

 

124  群山虎豹尽低头

清朝的刘定回 ,是壮族翰林,广西武鸣人氏。他智力超群,记忆力强,能诗善对。他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是乘船到山东靠岸的。山东是孔子的故乡,一些文人以为自己生于邹鲁之地,得洙泗之源,对其他地方的人都瞧不起。尤其在闲谈中知道刘定回是广西人,更不信这位“乡巴佬”是有学问的秀才 ,有人便出联奚落他:

西鸟东飞,满地凤凰难下足

这里的西,指广西;东,指山东;满地凤凰,自然指山东“才子”们了。这刘定回不是等闲之辈,哪里肯受这样的羞辱,立刻对出下联:

南麟北走,群山虎豹尽低头

山东的“才子”们,听后惊讶万分,不得不承认边远的广西有真正的才子。

 

125  双喜临门

清朝末年,湖北松滋有个农民叫胡云龙,家境贫寒,只上过几天学,但他聪明好学,倒也有几分古文底子。这年省城会考,他也想去试试,便打点行装上路了。这天投宿一家客店。老板见他一表人材,就有意招他为婿,指着客堂中央挂的走马灯出了一联,试他的才学: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悬蹄

胡云龙一时没答上来,老板有些失望,说道 :“早些歇息吧,回来再对也不迟。”却说云龙进了考场 。第一天策论,写一篇文章,成绩平平。第二天策对,由主考当场出对子。主考指着考场门前的飞虎旗,对云龙道:

飞虎旗,旗飞虎,风吹旗折身

胡云龙猛然想起客店老板的出句,不假思索地回答: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悬蹄

主考官十分赞赏他,判他策对为上等。到揭榜时,胡云龙名列榜首,考了第一名。回家途中,胡云龙又投宿那家客店,对老板说,您老人家的“走马灯”可以这样对:

飞虎旗,旗飞虎,风吹旗折身

店主人十分高兴,便将女儿许配给了他。胡云龙能巧借两边的联句,来个双喜临门,也是他的聪明过人之处。

 

126  钻头伸脚

从前,江苏海宁有姓陈和姓沈的两位秀才,是好朋友。他们一起读书、吟诗,也常一起外出。这天,想雇船到附近的镇上去。大船都没有了,只剩下一条小船,且有些残破。他们想,好在路程不远,凑合一起算了。哪曾想,船行半途,就下起雨来。他们没带雨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雇不成轿子,便只好在船中暂避一时。这船又小,又漏,两个人只有缩着脖子,抱着腿,挤在一起。一阵雷声从水面滚过,身子不觉又缩了一缩。两人互相看着,样子非常狼狈。忽然,陈秀才噗哧一笑,说:“我想到一个出句,你对对看。”他的出句是:

细雨沉沉,两沈钻头不出

沈秀才想:你还有心拿我的姓氏开玩笑,索性自己找乐儿吧!也用陈秀才的姓氏对了下联:

狂风阵阵,二陈伸脚勿开

一个说钻不出头,一个说伸不开脚,都用各自的姓,作了字型变化 。“两沈”、“二陈”,在南方话中与“两人”、“二人”的发音又都相近。他们大笑一通,发现雨住云散,连忙钻头伸脚上了岸。

 

127  一窍不通

清朝末年,四川嘉定中学堂里,有几个不学无术的人充任教师。他们不但在学生中没有威信,而且被学生家长斥为“误人子弟”。由于他们妄自尊大,也引得城里的知名人士都大为不满。 有一次,他们6 个人同游城外高标山的万景楼,作了一副对联,让人挂在楼上:

六秀才同游一日

万景楼从此千秋

真是狂妄得太过份了。他们的态度,激怒了当地名士王畏岩。王畏岩也登上万景楼写了一副对联,挂在楼上:

六秀才只通六窍

万景楼遗臭万年

人有七窍 ,“只通六窍”,意味着“一窍不通”,而万景楼挂他们的对联是“遗臭”了。

 

128  五品官和六味丸

扬州有个陈见山 ,是药铺的掌柜 。他作药材生意发了大财,就想当个官。那时当官要先通过科举考试,可陈见山除了认识几个中药名,诗文一窍不通。怎么办呢:他有钱呀!就花钱买了个五品官儿 ,穿上了天青褂 。碰见什么公开活动的场合,他这位陈掌柜就大摇大摆地穿起官服出头露面。人们见他来了,都悄悄议论,看不起这个花钱买的官。一次,陈见山又穿官服出席一个酒会,一进门就大模大样往中间一坐,摆起官架子来。有个书生看这样子,非常生气,脑子一转,想了个主意。他对大家说 :“我有个对子 ,只有上句,请各位对个下句。”说完,念出上联:

五品天青褂

话音刚落,就有人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刻接着对出:

六味地黄丸

在座的人 ,听了都哈哈大笑 。这位陈见山气得脸唰地白了,一甩袖子离开了酒席。

 

129  考糊了

清朝时 ,有一群学生从鹞子湖乘船 ,到黄州(现湖北黄冈)赶考 。一江绿水,两岸青山,如屏似画,令人目不暇接,心情舒畅。陪他们去考试的私塾老师,出了个对题,考考学生们的才智:

两岸青山夹绿水

按说,这对子并不难,可学生们一时不知该怎么对,好半天,也没人吭气;越是没人对,到后来就越没人敢对了。摇橹的老船夫,看他们一个个灰心丧气的痴呆相,觉得十分好笑,脱口说道:

一船黑炭下黄州

学生们一听,把我们比做“烧焦烤糊”了的木头疙瘩,心里生气,可又没法发作,谁让自己对不出来呢!

 

130  什么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