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中国传统社会的“父系”制度强化了生男嗣的重要性。因为对于媳妇而言,要巩固自己在夫家家族中的地位就得靠替夫家生出子嗣,惟有如此才能延绵夫家家族的香火并提供祖先祭拜时主要奉祭的人员。但若生不出子嗣,则恐遭休妻或纳妾的命运。在这重重压力之下媳妇由年轻到熬成婆婆的这一路上,儿子便成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寄托也是最重要的生活依靠。然而,这种因文化结构限制而更形强化的母子连结不但造成婆婆对儿子的绝对偏袒,更对婆媳关系而言成了一大致命伤。尽管婆媳关系之难由来已久,但毕竟还是以现代社会表现为甚。个中原因实际上也易于理解,就是因为在传统专制的社会里,婆媳之间的地位差异至巨,一方面婆婆高高在上,另一方面媳妇则俯首如奴。如此,在封建家长制的约束下,媳妇纵然再“强悍”,也自然不敢招惹婆婆,与其分庭对抗的。现代则不同。所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现代民主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从而表现在家庭关系上,使得那些长期倍受恶性压迫的媳妇们终于从无比的艰难中解脱了出来。但也就这样一个解脱,给了她们对抗婆婆和舒展自我的机会,也才因此有了“婆媳斗法”的可能!新时代的婆媳关系与其说是个人之间的矛盾,不如说是传统道德与现代新思潮之间的斗争与冲击[17]。
(八)文化人类学的动物乱伦禁忌理论
在人类科学地认识到近亲繁殖会导致种群退化以前,高等动物就已经“知道”了乱伦的严重危害,因为很多动物甚至在人类诞生以前就已经进化出了避免近亲繁殖的换群行为。漫长的动物进化的历程中,社会性哺乳动物进化出了三种不同的换群模式以避免乱伦的发生:第一种是两性换群模式,自然生活的马群就采用这种模式换群。第二种是雄性换群模式,大多数猴类采用这种模式换群。第三种是雌性换群模式,即群内出生的所有雌性个体在青春期离开其出生的群体,加入到其它没有血缘关系的新群体并在那里生活和繁殖后代,雄性则终生留在其出生的群体里。大多数猿类采用这种模式换群。通过这几种模式换群,高等动物成功地避免了乱伦的发生,也避免了因近亲繁殖导致的种群退化。早期人类也是采用女性换群模式来避免近亲繁殖的。直到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仍然保留着姑娘出嫁的传统,这个传统源自早期人类女性换群的婚配传统。因此,漫长的进化历程赋予那些进入青春期的少女以强烈的换群心理冲动,也即荣格所谓集体潜意识,这种集体潜意识让她们拥有足够的勇气义无反顾地离开她生长的群体进入另一个群体[18]。
结群动物的群体规模与其个体的生存能力成反比例。人类在进化历程中的群体规模的演变也遵循着这一定律。早期人类族群中年长女首领的入群认可是少女换群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她有责任把握群体中女人的生殖能力与男人的供养能力之间的平衡。换群少女的身心都融入新群体才是换群的完成。在漫长的换群历史中,女首领权威性的入群认可总是新人入群的前提。即使换群少女选择一个群体而恰好女首领也有同意接纳的意向表示,也只意味着换群活动的开始。换群少女还必须做很多努力与女首领和整个群体进行长时间的情感磨合,才能使换群过程顺利进行。这就形成了数千年来媳妇顺从婆婆、婆婆领导媳妇的非理性心理定式[19]。
随着人类逐渐进化发展和个体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生活的基本单位也由“浩浩荡荡”的能人群体逐渐演变成了现代家庭。那个“换群”而来的年轻女子演变成了现代家庭中的新媳妇;而那个高顺位的年长女性演变成了今天的婆婆;她们之间的关系也自然演变成了婚姻制度下的婆媳关系。但是,在自由恋爱和核心家庭流行的时代,家庭中的女首领(准婆婆)的认可不再具有权威性和决定性了。然而,在婆婆的潜意识里,她的认可仍然是姑娘能否走进家门的“路条”。如果儿子带回的女友——换群少女——恰好被她的直觉所认可,未来的婆媳间便没有非理性的心理障碍,两人之间也容易顺利发展出和睦的婆媳关系。相反,如果准婆婆潜意识里对未来儿媳不认可,她往往会固执地拒绝这个姑娘走进家门做媳妇。所以,早期人类的这些非理性的换群行为,为现代人理性地绕过婆媳间非理性心理障碍树起了参考坐标,但让每位婆与媳都清除其心灵深处的非理性心理定式是不可能的[20]。
(九)社会心理学恋母情结固着理论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文艺评论家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如果深入到孤儿寡母的潜意识,我们不难发现,正是或隐或显的“恋子情结”使婆婆在儿子的婚姻上进退两难,对媳妇产生怨恨、忌妒之情,并刁难和折磨媳妇。软弱儿子的“恋母情结”不但使矛盾难以调和反而有所激化,悲剧也就再所难免[19]。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把自己的父母当作最早的爱恋对象,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完全正常的。但是他的利比多不会始终固着于这些最早的对象上,后来,它会仅仅把这些对象当作样板,而且等到最后选择对象的时机到来时就会逐渐从这些对象过渡到某些外界人物身上。由此可见,只要一个儿童不面临与社会不相适合的危险,他同自己父母的这种分离便是一个不可逃避的任务[20]。” 儿子迟早是要走出母亲的影子去独立面对人生的婚姻、爱情、家庭,母亲也应鼓励儿子这样去做,可母子间牢固的“俄狄浦斯情结”却总使他们剪不断,理还乱。
儿子的“俄狄浦斯情结”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但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儿子依恋母亲,母亲对儿子的感情更是深厚的。儿子结婚之后,与媳妇如胶似漆,对母亲若即若离,婆婆已切切实实地品尝到了“娶了美人丢了妈”的滋味。同时,在生活起居上,儿子不再需要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由媳妇来代替原先婆婆为儿子所做的,婆婆感到自己对儿子的感情和儿子对自己的感情日渐淡薄,甚至疏远了她。自己含辛茹苦培养的爱子竟轻而易举地被另一个女人拥有,又怎能不生嫉妒之心呢 [21]?嫉妒心理、占有心理导致婆婆将对儿子的怨全转化为对媳妇的恨,甚至由于女性的敏感多疑心理特征,可能会导致婆婆怀疑媳妇在儿子面前“嚼舌头”,总之,这些“恋子情结”表现的淋漓尽致,是导致婆媳关系不和的心理原因,母亲对儿子的态度是无私的奉献与自私的“占有”所构成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心理表现。
(十)发展心理学的二次分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