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赫:这里面有一个比较,我排一个序。姑且这么说,比如说一批诗词的文字稿放在我面前,你怎么把这个文字变成声音。当然前面我讲到了,文字是先吟出来的,但是从这个地方切入,文字怎么变成声音?这是一个逻辑。第一种,我把它叫哼哼。你们年轻没有享受过,我们小时候那种私塾的老师教你读古诗,他是闭着眼睛的,学生也跟着哼哼,我想不出其他的名字,这个我叫做初级阶段。哼哼到一定的程度,读熟了,那我们应该叫它朗读。朗读是个什么概念呢?有点像你刚才讲的,是那种用标准的普通话,用话剧的腔调来朗诵,这个肯定现在的年轻朋友比我厉害多了。但是叶嘉莹先生,她有一个看法就是用现代汉语标准朗诵这些古典诗词,或者是古典体的诗词,有一个古入声字怎么归的问题?叶先生严格把古入声字都念成仄声。我注意了一下,好像她老家人却念成了去声,以区别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像一些电影演员朗诵的就非常好。
再往下走就是吟诵了,就是今天要讲的主题之一。吟诵是怎么回事呢?我叫它是哼哼的高级阶段、成熟的阶段,这有一定的规则,有一定的要求,而且是行家都会吟诵,只是好不好的问题。
吟诵跳过来,中间还有一个,就叫歌唱。歌唱是什么概念呢?作曲家拿古典体诗词谱曲之后,歌唱家照着曲子来唱,这叫歌唱。在吟诵与歌唱之间,还有一个亚型。先卖一个关子,待会儿讲到的时候再把亚型嵌进去。
我这里讲讲吟,后面有吟诵、吟唱、吟读。吟有什么作用?我举几个例子,很有名的曾国藩有一部家书,在他的家书里有一些信件是教育他的子侄辈的。其中有一句名言,“高声朗读以昌其气”,就是说古典诗词要有气韵,你高声朗读就把这个气提倡起来了,就把它发扬起来了。“密咏恬吟以得其韵”,密咏恬吟以后,你就得到它的韵,所以气韵放在一起就靠吟,靠念不行,靠写更不行,靠哼哼还挨点边。这是第一个好处。
第二个好处,杜甫是诗圣,他有一句名言,“新诗改罢自长吟”,他没有说新诗改罢自长唱,新诗改罢自长讲、自长念。自长吟,固然有音律的要求,我觉得他这句话是自己写自己,要是我来写他的话,我在前面还有一句话,前面还有一个程序,叫做“自长吟罢改新诗”。杜甫有一个习惯,他的诗写好了以后,他到街头巷尾,不识字的老太太,他说大妈,我吟一首诗给你听听,你来评判评判,他就吟。吟的不好,大妈叫停,他就得停,他就得回去改。他的诗改好也是通过吟。所以“新诗改罢自长吟”,前面应该有一个“自长吟罢改新诗”。
主持人:刚才陈老师让我们了解到唱歌与吟诵的区别。我们在视频里看到一些吟诵,它有时候带有一些曲调,有一些腔调,吟唱和吟诵有什么区别?
陈赫:刚才我点到了一下,吟诵与歌唱是不同的,歌唱是什么呢?谱子谱好了以后,有重现性。任何一个歌唱家来唱,只是情绪处理上有些不同,但是曲调还是那个曲调,或者是伴奏有些变化,它有重现性,它有规定性,有规范性。而吟诵它自由度比较高一点。
你刚才提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我们在电视里面听到有腔调的、有曲调的,有音乐的那是怎么回事呢?这里我们不妨追根溯源,那要研究一下吟诵是怎么起源的。据我所知,吟诵起源,我们不讲学说,只是讲说法。它一种是号子,一种是夜歌子。夜歌子是什么呢?是长沙方言,夜不读夜,读ya。哪个人走了,开追悼会,要请一帮人在那儿唱,唱的歌就叫夜歌子,也叫呀[ya]歌。湖南有一些人认为是从夜歌子发展为吟唱,我认为不是这样的,也许先有吟诵,他把它借到夜歌子来了,也许是同时发生的。
还有说起源于读祭文。你们现在开追悼会,有一篇悼词。从古代一直到民国,到我小时候,有一篇祭文。这种祭文就是一种吟诵腔,不知道你们看过台湾电影《搭错车》没有?那个电影里有一个人过世以后,在灵堂读了一段祭文,是用长沙方言读的,我再熟悉不过了。
所以,这几个起源学说我简单说一下。说是号子起源,我说有门。《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当然还有最早的,可能没有记录下来。斧子劈下去的声音,变成了号子,号子慢慢变成了诗歌。你说吟诵起源于号子,那都是一种文化遗迹了,这是可能的。夜歌子可能是同时并举的,也可能是夜歌子学了吟诵。
■现阶段古典体诗词吟诵的步履维艰
主持人:刚才我听到这个吟诵特别美,而且您也说这么好,为什么现在吟诵在中国渐渐失传了呢?
陈赫:你讲的客气,叫失传了。我用了一个不好听的词就是吟诵现在有点不招人待见。到底什么原因呢?我也在研究这个原因。咱们心平气和的来分析,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古代的文人圈子太小,占人口的百分比很小,所以要想普及比较困难。这是一个客观原因。
第二个原因,诗词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提出了对规范的要求,就出现韵书。韵书一步步发展就发展出了平水韵,这个平水韵太强势了,它是一个里程碑。现在坚持用平水韵写格律诗的人,他们太执着,还有点霸道,所以就很难推广。
所以,这几个原因就造成了现在古典体诗词的吟诵有点步履维艰。我们现在想突破这个格局,所以我就追随叶嘉莹先生,追随赵元任先生,从外行的角度,也多少献一点丑,衬托它的美。我丢丑不要紧,把它的美衬托出来,人家才会说你丢的丑有价值。这样的话,能够抢救一下,出一点微薄的力量。
■华人用汉语作诗,押韵是本能,讲究平仄是天性
主持人:陈老师,刚才我们听了这段录音,吟诵的节奏特别独特,这个吟诵的节奏应该怎样把握?
陈赫:我刚才讲了吟诵的自由度比较强,随意性比较强,但是不是没有一点章法,而且章法还蛮严格的。总而言之,汉语音跟西方文字的语音相比有一个独特的地方就是一字一个音节,用在什么地方就是一个涵义,它的多义词除外。国外的英文,一个词有几个音节,甚至有一些加了很长的音节,它本身就有重音变化,一个单词就有变化。而我们一个字是没有变化的,当然有四声的,那是另外一回事。你要显现出它的音韵美,那么要讲究字与字之间的排列。第一,你要排列出要表达的意思。第二,能够排列出你能够显示出来的音韵美,这才是两全其美的。所以,整个诗词的吟诵就照顾到这两个美。也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四声与平仄,它能够表达音调的高低与节奏的快慢。所以,本身四声就具有音韵美。
这里面有几个叫顺口溜也可以,我们现代汉语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实还有一个入声,淘汰了。现在还有几个地方有入声的,我叫它活化石。整个这几个声的音调,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降调,入声是短调。只要你把它排列好了,它自然就有旋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