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散文 > 《中国散文家》2015.5期“你是一条若有所思的河”(6)

《中国散文家》2015.5期“你是一条若有所思的河”(6)

来源:网络转载 2015-12-13 06:25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临近嫁日的夜里,母亲坐在昏暗的油灯下,对女儿的嫁妆捡捡叠叠,数数点点,一切拾掇得妥妥帖帖、整整齐齐后,便木然地坐到床沿上,怔怔地瞅着入眠的女儿,心里就生出几许忧伤。女儿就要到另一个屋檐下过日子了,别人家能像自己这样无微不至地疼爱女儿吗?

不知何时,一滴冰凉的泪珠滴落在母亲爬满艰辛的手背上。

迎亲的人们涌到门外,母亲的泪水就随第一颗鞭炮声夺眶而出,顿时,欢悦的鼓乐与揪心的恸哭汇成一曲或悲或喜的嫁曲。母亲边哭边诉,那成串的泪珠分明是要数尽女儿所有的勤苦和规顺;那抑扬有致的声调,像是在吟诵一首关于女儿成长的优美的散文。哭到动人之处,亦能叫在场观热闹的七娘八婶们泪水涟涟。

现在的哭嫁,多是流于形式了。然而,“越哭越发”,“不哭不发”,泪水流得越多,哭声越是震天动地,女儿往后的生活也就越幸福美满!

 

 

千古月圆话中秋

 

程 海

 

 

程海,1974年生于湖北随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军旅作家,漳州市公安边防支队副支队长。现为漳州市文联、福建省文联、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在《闽南风》、《福建法制报》、《边防警察》杂志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多篇。

 

 

中秋赏月赋怀,乃亘古文人之乐事。因他们所处的时空背景和历史环境不同,激起的心绪意境自然各异,遂留下了许多绮丽瑰伟的美文佳句。正如晚唐进士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所感叹: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笔者结合阅览和想像,尝试着将古代中秋咏月的诗词稍加缕析,作一次时空的穿越,体验不同的际遇感受,以资共享。

 

向晚到天明,东升西落中凝望守候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北宋年间的某个中秋之夜,月亮未出,大文学家苏东坡正注目东望,应和弟弟苏辙(字子由,曾写《中秋见月寄子瞻》),写就长诗《中秋见月和子由》,千山巍峨、东方泛白,他用劲健旷达的笔势写出了明月将出的壮观磅礴。

旋即,“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云破月出,玉盘东悬,“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明亮初升的圆月似乎有些清冷,但让人温暖感怀的却是“二苏”兄弟间互相激励劝勉,“南都从事(指苏辙)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好不动容。

月渐高,还是苏轼,事情也非常巧合,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中秋,他在徐州居然遇见了久别的弟弟,相与围坐、把酒言欢,“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宴席持续过了个把时辰还未收场,苏轼也难奈心中的激动,又写下《阳关曲•中秋月》,并概叹弟弟行将离别、再会无期,“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午夜,圆月当头,“谁做冰壶浮世界,最令玉斧修时节”。这是公元1169年,南宋词人辛弃疾任建康(今南京)通判,夜半上西楼,望明月、怀友人,写下《满江红•中秋寄远》。

丑时鸡鸣,月已偏西。“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沦”。此时北宋的米芾仍在《中秋登楼望月》中执着地惦想: “七宝合月”、“月圆蚌孕”等美好的民间传说故事。

最有耐心的当数唐代的李商隐。“云母弄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银河消失、晨星泛起,一夜无眠的他仍在苦冥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情结心声,完成对诗作《嫦娥》的诵吟。

 

乾坤大挪移,空间转换处追问觅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端坐在东海之滨的唐人张九龄,此时正《望月怀远》,皎月冉冉,幽清恬淡,诗人也构思奇妙,遥想远隔天涯的友人,此时可能也正在月下思念着自己,含蕴有致、深情绵邈。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中秋,惨遭贬谪的白居易,在中部江州(今江西九江)写下《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对比往昔的踌躇志满和富丽安闲,望乡感慨,孤寂而又痛苦。但白并未因此消沉,他深入底层、接触民生,又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西部大漠,祁连山上升起清冷的圆月,旷古而幽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不愧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关山月》用“蒙太奇”手法绘就一幅苍茫月夜图: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意境深远,读来也哀婉凄凉、雄浑悲壮。

“凝光悠悠塞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公元805年,“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他站在桃源山顶最高处,写下《八月十五桃源玩月》,而此时其实正是他人生事业的最低谷,意境孤独而又悲苍。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住在山脚沟底、溪边茅屋的元朝“一代文宗”元好问,在《倪庄中秋》中,回忆儿时天真嗜睡、无心赏月的真实生活,实则借喻其不仕异族、难见光明的高义与艰难。

 

情感与人纶,异彩缤纷间传承奋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长年漂泊的李白,抒《静夜思》之念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尽战乱的杜甫,发《月夜忆舍弟》之感慨。他们怀念故乡、热切盼归的心境都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