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选刊》(上半月选刊版)2016年12期抢先看 (2016-11-24 09:42:34)
卷首 散文小在文坛大在社会
⊙周 涛
在文坛上,散文就是个既写不好诗又写不了小说的人干的事,像个幕僚,游手好闲,四处凑趣,哪儿都少不了它。还是人家王朔说的好,写散文的根本就不应该称为“作家”。没错儿,幕僚自然不能称为官员。称为“散文家”可不可以呢?留待商榷。
在一个社会中,散文的角色似乎变得重要起来,泛化的散文文体占据着各个领域,发言讲话,社论通讯,述评悼词,学生作文……哪一样能少得了它?毛泽东没写过小说,鲁迅写过小说但主要文体还是散文,谁敢说他们不是“文起八代之衰”的文章大家?
散文小在文坛大在社会。散文是推动社会进步、改造时代文风的最直接有力的武器。散文容易写,写好不容易。一句话,我不小看散文。
⊙李 菁
目标:切尔诺贝利
动身去乌克兰之前,便在当地媒体朋友的帮助下,预定好了去切尔诺贝利的行程。早在2001年,乌克兰方面就开放了私人参观切尔诺贝利的行程,但因为某些地区至今仍存在大量辐射物,所以游人不能独自前往,而必须通过获得资质的旅游公司,否则将视为非法。
年轻的乌克兰导游拿出一堆类似于安全须知的文件,让我们签字画押之后上了车。途中他一再叮嘱,因为切尔诺贝利隔离区遭受过严重辐射,所以不能擅自行动,必须跟着他,在指定区域内参观,开辟出来的路线经过无数次的清理,可以确保安全;另外,目前还有一些工人在辐射区工作,人员走动自然会带来辐射物,所以尽量少接触地面,切记不能把背包或随身携带的东西放在地面上,以免不小心沾染上污染物。导游说,来切尔诺贝利参观的人60%是国际游客,而他喜欢带国际游客,因为他们会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像俄语团的人,更热衷于到几个“著名景点”拍几张照片。
切尔诺贝利在基辅以北110公里处。也许因为这几年的政治动荡,乌克兰的很多建筑和基础设施都有些破败之相。熟悉路程的司机在不平整的公路上把车开得飞快,窗外是春意盎然的乌克兰大地。一个多小时之后,远远地看到了几幢有军人把守的低矮建筑,前面横着一道栏杆,意识到我们已经到了举世闻名的切尔诺贝利。第一道关卡就设在离核心区30公里处。导游把我们的护照和报名表交给穿制服的军人,等待他们审核后放行。
隔离区外,还有好几辆和我们一样等着审核的车辆,其中有一辆还有某电视台的标志。导游说,因为临近30周年的纪念日,现在切尔诺贝利游也成了“旺季”,来这里的参观者明显增多。申请表确认无误之后军人抬起横杆,示意放行。此时,手里的盖革计数器显示0.11微西弗,与我们在基辅的数值差不多。
“冷战”的遗迹
乌克兰核电站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乌克兰境内共有5座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在1970年开始兴建的,全名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核电站”。1977年开始供电,到1986年核事故发生时,已经建成了4个机组,为乌克兰提供10%的电力供应。
电站建成后,政府相应地从乌克兰各地迁入很多专业技术人员,与当地村民混合,形成一个大的居住区。Zallisya是进入隔离区的第一个小村子。与后面看到的电站核心区相对城市化的建筑格局相比,这里更保持着一个典型的乡村小村落的特色,居住者也大都是当地村民。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堆爆炸之后,政府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将这里的村民撤离,而是一直拖到5月4日才做了决定。废弃小诊所里的工作记录、乡村商店的半虚半掩、木房子前遗落的布娃娃……眼前的景象,让每位参观者好像一下子超越了时空,感受到了当年的惊恐和慌张。这里的导游说,当时很多村民都不愿意离开,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辐射”为何物;还有人以为像“二战”一样,遭受到了侵略。
意外的是,小村子里还有一户人家,院子里花草生机勃勃。推开门进去,里面堆放的衣服和食物虽然杂乱无章,但显示着这里罕见的人的气息——导游说,房子主人是几个月前刚刚去世的老奶奶,她活到了87岁。当年有一些村民拒绝离开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而这里离爆炸发生的地区有20多公里,也许她幸运地躲过了辐射。想起来切尔诺贝利之前,看到网上有人介绍这位老奶奶,每次有参观者路过,大家都愿意去找她合影;有时候,老奶奶还热心地拿出自家果树结的苹果送给他们,大家只是礼貌地收下,当然没人敢吃。
“当时从切尔诺贝利撤离了很多人,其中很多人年轻、有文化,他们迁到别的城市后,依然可以找到工作、过上好的生活,但那些村民就比较悲惨,他们失去了房子、失去了土地,也很难找到新的工作,生活很艰难,所以后来有些村民又偷偷搬了回来,陆陆续续有2000人左右,他们起初是非法地住在这里,后来政府给他们一些资助,允许他们回来,但严格限定他们的生活区。”切尔诺贝利博物馆馆长安娜说。《切尔诺贝利的祷告》里也记述,部分“核难民”会偷偷地穿过军方封锁回家,在夜间穿越积雪的森林和沼泽,躲避直升机与军车追捕。老一辈人说:“这跟以前德国人入侵时没两样。”
30平方公里的隔离区显得特别空旷,除了偶尔几组参观者之外,人影寥寥。广场上的一处列宁像依然崭新,昂首挺胸“检阅”着每一位路过的人——基辅市内已经很难觅到有如此强烈政治符号意味的建筑或雕塑,苏联的痕迹几乎消失殆尽。而在这里,处处可以见到提醒我们曾经历过的时代的那些符号。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隔离区里也有很多美苏“冷战”时期的遗留物,只不过它们的存在被切尔诺贝利的巨大“名声”所遮蔽。对此有兴趣的人,完全可以单独开辟一条“冷战遗迹之旅”。从隔离区的主路拐进一条不起眼的岔口,一座锈迹斑斑的大门挡在眼前,导游一脸神秘地说:“你们现在已到达原苏联最神秘的导弹部队的营地。”原来,这里曾驻扎着苏联战略火箭军第43集团军第46“下第聂伯河”师第309团。为了吸引游客,2014年,切尔诺贝利之旅还增加了全球独一无二的项目——参观原苏联战略火箭军博物馆的发射井。这个曾经的军事要地,如今已经改成了博物馆,在这里可以亲眼看到被“北约”称为“撒旦”的R-36M2型洲际弹道导弹,它的射程超过1万公里,曾经威胁到美国和全世界的安全。当然,还有R-12型中程导弹,1962年正是因为赫鲁晓夫在古巴部署这种导弹,差点引发了美苏两国的核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