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侧重写景(自然与场面)抒情散文。描叙的“客体”是沈从文眼里的“云南的歌会”——对歌、山歌、会歌,这里面有独特的云南的人、事、景、物。描述的“主体”沈从文在云南的经历和体验,是对云南自然风景、民俗生活和民歌艺术的理解和欣赏。阅读教学,是要通过“体味沈从文特有的精准的语言”去分享云南的风光、生活和艺术,这是师生接近作者的过程,无法取代,不可等同。师生学习的过程,是了解、理解沈从文在本文中的“人生经验”和“语文经验”。不能“走到课文之外”谈云南风光和歌舞,不能“走到作者之外”谈“我们”读文的感想。
二、“识人”
[摘倪明洁老师的,这块需要读教参] :“云南的歌会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是生命的颂歌,它展示着这民族淳朴自然的天性。沈从文先生的大多作品,都追求“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体现“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而他的“湘西作品”系列,所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全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云南歌会的人物、环境、民俗的赞美,那么这形式美、环境美、民俗美合在一起就是民族的文化美。”
三、“断文”
“这一篇”的独特价值,有效的教学内容:
1. 了解作者笔下的“歌会”内容、特点。
2. 欣赏作者笔下云南的自然美、生活美、人情美。
3. 了解作者在云南观听歌会的感受、体验和情感。
4. 学习本文各类(景物、人物、事件、场面)精彩的描写。
5. 学习积累本文富有异域风情的词语,体会民俗中的方言意味。
6. 了解蕴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民俗,体会独特的地域文化的趣味。
【李家全】:散文教学,每篇文本能有明确的教学内容范围,省得老师随意地发挥,时时纠结。这是我们的期望,既希望于编写教材、教参的专家制定出内容范围,也是我们目前探讨所追求的目标。而这有效的教学内容确定,前提是,需要一线语文老师静下心来,老老实实地学会“解读文本”。而“文本解读”的现状是,我们上课前读文本,第一反映是“百度”或翻教参,直接落到“教什么”、“怎么教”上,对文本本身是浮光掠影地看一下,甚至一篇文本,教了多少年,全是教参内容的代言,从无自己的深入理解和感悟。如此,我们对于“文本”,对于课堂教学,都是行在表面上,我们的课是“虚”的。专业成长从何谈起。
——《端午的鸭蛋》文本解读(徐永能、王平绕、陶承林、陈庆春)
【徐永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文我拿到手后,我认为写得是一些童年趣事,都是过年习俗,容易引导学生的兴趣。我第一想法,是以“情趣”作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 品味语言”来引导学生感知、分析、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来。我的立足点两点:一是了解端午的风俗,了解端午鸭蛋包含的文化意蕴和民俗风情;二是让学生读,或带领学生读富有情趣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我的解读完毕。
【李家全】:徐老师的文本解读模式是,我读这篇文章,我想怎么教。其实文本解读与怎么教是两回事,解读在先,教的设计在后。我们这次活动的任务是做“文本解读”,不是谈教学设计。徐老师是简单的说课,这学期,我们教研任务看来要落点在散文文本解读,认识什么是“文本解读”,学会写“文本解读”。这块做不好,后面延伸的活动就“虚”了。既然是“文本解读”,关键是“解读”两字,就是细细的分析文本写了什么,妙在何处,动人处在哪里。
【王平绕】:我也是从“怎么教”来理解文本解读的。主要两方面:一是内容方面,在读的过程中紧扣“端午节”和“端午的鸭蛋”,有哪些习俗?学生能找到的。然后引申到家乡的鸭蛋,最后讲到端午的鸭蛋。第二方面,品味语言,让学生自己找喜欢的语句,谈一些感受,最后归纳一下本文的语言特色,我最主要是从这两方面,还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