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散文 > 散文阅读教学之“文本解读”训练(7)

散文阅读教学之“文本解读”训练(7)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4-06 08:50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李家全】:不谈文本写了什么,不谈作者写作的方法,直接写“我”怎么教。由此,我们思考四个角度的意思:一是“写什么”,这是作者或读者读一文章最想知道的;二是“怎么写”,普通读者往往不关注,有良好文学素养或对创作有兴趣的读者会想这问题,当然,作者对此问题是有话可说的;三是“怎么教”,是典型的教师备课思维或状态,是根据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及对教材目标的把握取舍,来确定“这一篇”的教学内容,进而明确“教学目标”;四是“学什么”,这取决于老师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及教学设计是否有效性,还要关注学生的学情,说白了,就是第三环节里,教师在教学内容范围里确定的“教学目标”。而谈“教学目标”,即学生“学什么”,重点不是这个问题本身,而是前两个思考“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个问题弄明白了,“学什么”自然明晰。如果真要细谈“学什么”,则要落点在课堂教学过程细节,讲究课的组织、教与学的方法、策略,是否有效等等。

 

【陈庆春】:

 

 

【李家全】:今天的活动,可见关键的问题“文本解读”,还是个大问题。我建议,暂时忘掉学生,忘掉教参资料,不然,我们永远读不懂文本。文本解读,要侧重于文本的内容和思想。一定要一头扎进文本的语言中去。读不懂文,只谈教学设计,听上去感受是,概括、笼统、教科书式的说教。教育名家一再提醒我们,一线教师进课堂前,先从自己的“文本解读”做起。拿到一篇文章,我就来读吧,读到什么程度,哎呀!我读懂了,我感动了,我觉得文章哪儿哪儿写得真棒,哪儿让我触动了,感悟了。这样的理解文本,才“实”,不“飘”。不然,文本解读,我们老是说“我是怎样设计的”,“我是怎么教的”,说来说去,感觉大家都“走”得太急,能不能慢来下,先把文本解读做好,把文章真正读懂。我觉得,文本解读到位了,后面的教学活动,就水到渠成了。不会“文本解读”,要唤醒学生的阅读体验,从何做起?还有,要进行实在的语文训练,架空了,能有效果吗?另外,语文教学与课外读书,是两个概念。莫言不上学,读书成作家,是天赋的。我们教的语文课,是有规范的内容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语文素养,不是培养作家。莫言是学不来的。我们的阅读课,老师能读出趣味来,读出体验来,课堂上,指导学生的学,才能有趣、有效。今天的交流,大家能够明白,我们“文本解读”不会,或不规范。这是个问题。

 

 

【陶承林】:(注:拿着课本和教参,说“文本解读”),黄厚江老师说,学语文,要玩语文,玩语文,就是玩语言。本文语言教学应是重点。解读分三个层面:家乡的情结,家乡的味道;读童年,回归童年,怀念童真;读生活的趣味。具体的就不说了,没准备好。有点乱。

【李家全】:陶老师这段时间忙,辛苦,理解。刚才的交流,大家一听知道,仍是谈怎样教或学。不是规范的“文本解读”。陶老师借黄厚江的话,有道理。文本解读,就是要自己读文章,逐段逐句的品味文章的“语言”——看作者是怎样地“玩语言”,不玩“语言”,就不是文本解读。再说简单一点,文本解读,就以普通读者来思考表述吧,文章开头怎么写的,写什么,下面各段又依次写什么,段中哪句话写得真好,哪外词真妙。如果这样做到了,在上课时,在“玩语言”时,你就有底气了,你就能驾驭和调控课堂,就能发现和利用课堂即时生成的语言资源,达到师生品味语言的美好情境中去。(陈庆春:你这样讲,和教关系不大了呀?) 文本解读,是教师教之前的一个自我学习文章的活动,不能和教扯不清,分不开。这是语文教师一个语文专业基本功的训练,不能等同教学设计。(朱修燕:是教材分析吗?)不是,再说简单点,就是文学鉴赏。大家读过这本杂志(有必要,找文学鉴赏期刊,来示范学习,了解其与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说到这里,大家对“文本解读”,仍是不清不楚。

  小结:今天的讨论,看来是有收获的。我有得到大家“文本解读”第一手的资料。终于知道,大家文本解读的现状,以及对文本解读认识问题。然后,大家统一一个认识,散文教学教什么,先从规范的“文本解读”做起。给大家推荐王荣生主编的《散文教学教什么》这本书,一是我能看得懂,二是我看了能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今天活动最大收获就是,散文阅读教学,除了解些文体常识和注意事项外,希望引起大家重视,学会写“文本解读”。说到“文本解读”,给大家推荐陈日亮老师的一本书《如是我读》,这本书可以教我们怎样来文本解读。

今天的活动,大家有争议,有思考研讨,这氛围非常好。许多问题是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得以明晰,引发大家思考、进步。谢谢大家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