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是张扬个性的时代,男子骑马,女子骑驴,球类游戏已是寻常。观唐仕女的服饰,华美、自由而热情。当年的画家浪漫的思想,高超的技艺,以浓烈的色彩记录下唐仕女捣练之景,也是千古的美学范本。辉煌的大唐,缘何在后来轰然倒塌,这让人难以想象。盛极一时的中华文明,又为何只留下让人扼腕叹惜而无法恢复?
走进博物馆,讲解员详细的讲解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的大门,引领我们悄悄地漫游。沿着参观通道向前,大明宫城门挖掘遗迹突兀地出现在眼前。砂石、土堆、木桩。低矮,凋敝,沉重。曾几何时,她也是奢华高贵的化身,是强盛繁荣的象征。可如今,奢华的宫殿已不复存在,气派的大门已残败不堪,一千多年的岁月,磨平了精心雕刻的花纹,推倒了富丽堂皇的陈设。
一千多年后,我们讲到盛唐气象时不由自主地激情澎湃,心里是何等难以言表的自豪骄傲。历史虽已过往,却能够给未来注入神秘而新鲜的动力。心怀对过去的认同与向往,心怀对盛世的依恋与憧憬,活在当下的我们,才会把这一脉相承的情结转化为勤奋踏实的动力,为盛世的复兴添砖加瓦。我仿佛看见,木桩快速地伸长,向上直插云霄,砂石一堆堆聚集起来,形成坚固的外墙;雕梁画栋的立柱,奢华典雅的陈设,从历史的隐约变成真实;服侍的宫女娴静优雅,演奏的乐师专注沉稳,蹁跹的舞女身姿曼妙,进贡的使者络绎不绝。我仿佛走进了大唐,那个远方的家乡,聆听她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导。
走出博物馆,天空蔚蓝深邃如湖面,是否与千年前的色彩一样?大唐在彼岸,我惟有窥视这笼盖四野的湖面,偷赏人类历代文化在此岸的倒影。我并非顽固的泥古主义者,万古苍茫,今人揭衣欲渡。历史是单程旅途,总令人分外珍惜。在岁月的浊浪滔滔而去后,后人是否也会狂饮几经历史蒸馏的酒,盛赞我们的时代有味?微风与我擦肩而过,这风,千年前曾翻阅贞观之治,曾见证马嵬驿之变,曾吟诵过大唐诗文,今日也正吹起我的头发,挟我的唐梦而去。
旅行和读书其实是一回事。不必非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在我们附近很可能就能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旅行,也可以作一次非常精彩的阅读。到大明宫遗址去看看,是不是旅行?是一次旅行;是不是一次阅读?也是一次阅读,因为你要读他的整个故事,否则遗址就是遗址,光看遗址又有什么意义?
你如果不知道那个故事,你如果没有读过那段历史,去一个地方旅行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使你知道很多的事情,然后你再去行万里路印证这些事情。如果你没有读万卷书,那么你去到那个地方大概也很少会有感动。
我感恩这来自远方沧桑的赠与,驼铃声声,尘土飞扬。先人筑成的血汗功业,在这片土地上,从有形到无形,化为一支空灵浅吟的灵魂之歌,依然回声袅袅,余音不绝。而今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来自时空长河另一端的,遥远而真挚的应和。
新马游记
◎ 孙建宁
孙建宁,女,1965年10月生籍贯上海。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交通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个人散文集《阳光下的行走》。现供职于市交通系统,从事行业志书等写作编纂工作。
盛夏酷暑高温难耐,想觅得一处清凉,那就去有海的地方,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无论旷野之美,还是峡谷风景,无论雪山冰峰,还是蔚蓝海岸,都是夏日的最好“凉意”。一时半会之际,等不来老天送清凉,咱就自个儿去寻找:观青山秀水,看霞光落日,融入海天一色,选择碧水蓝天泛舟戏水,还可以徜徉花丛漫步绿荫……。总之,您得暂且将生活、工作等等的琐碎放一边,让自己的身心得以放松,好好地去感受一番观光行走之乐趣,在旅游中去感悟大自然的灵秀与神奇。这一切的种种必定会是值得的!
“从来不怨命运之错,不怕旅途多坎坷,向着那梦中的地方去,错了我也不悔过!人生本来,苦恼已多,再多一次又如何?若没有分别痛苦时刻,你就不会珍惜我!千山万水脚下过,一缕情丝挣不脱。纵然的时候情如火,心里话儿向谁说?我不怕旅途孤单寂寞,只要你也想念我!我不怕旅途孤单寂寞,只要你也想念我!”此时此刻,也许您已经看出来了,或者您并没听说过,这些都不重要的,其实这仅是当年的一首流行歌曲之词而已。因为好听,所以喜欢;因为应景,所以记得。
20世纪90年代,来自东南亚某小国的一部名为《人在旅途》之电视连续剧很受欢迎,其中的主题歌——“沉浮”,歌词便是上述所示内容。这是一首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歌曲,直到今日依旧能感染许多听众吧。虽然早已过去了许多年,可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还是一次又一次地会被这熟悉的音韵吸引。早年收看的该部集剧,之于剧情早忘了,可是这首脍炙人口,伴随着爽口动听之旋律的歌曲,依然耳熟能详。
那时候自己还年轻,曾经也想过,若有机会将来去那里旅游。20余年后的今天,在这个炎热的夏季终于成行。这一处温婉多致的袖珍之地,真的是好小了,却不失灵动秀美。天蓝蓝,海蓝蓝,海风温润,植被馥郁,这个花园般的国度有着多种文化之交融,充满着现代化的气息。
总而言之,走马观花是每一次旅行的常态。既然来到新加坡,何不顺带与之相邻的马来西亚一游。好吧,每一次的行走总归会有或多或少的益处吧。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就是人生的一个收获吗?
这一次所到的两个东南亚国家,对来自大中国的绝大多数游客而言,并不会感到太陌生,比如华人、华语,比如饮食习惯,民俗等等。尽管那里的马来人,印度人也占比不少,还有少量的欧亚等族类。说到这两个国家,两者相似与相近的地方很多。不过,因各自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自身地理环境,国土面积等主客观因素,自然构成许多不同之处。比如人口政策、法律条例、宗教信仰、产业结构、经济基础、教科文卫等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或较大的差异。
说心里话,就我个人而言,还是青睐于马来西亚多一点,或是因为马国对中国较友好,感觉他们对来自中国的同胞较友善。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生活在那里的华人无论男女老少,他们至始自终都没忘记自己的根是在哪里。经本人有限的了解,发现当地华人平时较关注中国的一切,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强大而欣喜。比如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令当地的华人华侨们感到扬眉吐气,当然他们也很有爱心哦,比如为汶川大地震捐赈灾义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