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人生感悟 > 一个八零后的人生经验阶段总结。(纯理论,慎入!)(4)

一个八零后的人生经验阶段总结。(纯理论,慎入!)(4)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5-01 01:19 编辑: 网络 查看:

  6、再认识可以转化为知识

  前面一共谈了两个事物,教育学习和再认识。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再认识通过一定的步骤可以转化为知识。一个教育学习的过程,就是获取再认识并将其转化为知识的过程。
  因为教育学习要对再认识进行接触,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始终要怀着警惕慎重的态度。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也是提醒警惕慎重。
  从教育学习过程的定义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有两个任务。第一、避免对得到的再认识进行认识,以免扰乱思想。第二、通过一定步骤把再认识转化为知识。这两个任务的完成质量会导致教育学习的4种结果。
  1、两个任务都完成的很好时,学生的思维非常清晰,在校学习成绩领先,离校后对各种环境适应能力很强。
  2、只完成第二个任务时,学生在校是尖子生,但是已经被再认识扰乱了思想,他们参加工作后会思想不适应,行为不安定。
  3、只完成第一个任务时,学生考试成绩平平,以至于参加工作起点很低,但是思想稳
  定,适应能力强,生活水平会稳步前进。
  4、两个任务都没有完成时,学生的考试成绩差,工作起点低,适应能力弱,思想混乱,生活最为艰辛。
  为了达到第1个目标,教育学习必须严格控制再认识的获取量,并及时有效的将其转化为知识。其中最复杂的是将再认识转化为知识,它有四个步骤:
  1、实践学习:也就是接触观察教材涉及的物质运动现象,获取原始知识。
  2、阅读教材:获取再认识。
  3、用获取的再认识对原始知识进行修正调整,由此得到一个新认识。
  4、用新认识预言物质运动,并通过实践验证。如果验证成功,该新认识就是知识,学习结束。如果验证失败,说明新认识错误,学习失败。
  下面用简单的实例说明这四个步骤,比如学习加法交换律。
  1、接触观察自然数的物质形态,比如左手伸出2根手指,右手伸出1根手指。总和为3根手指。再换成左手1根手指,右手2根,总和还是3。
  2、阅读加法交换律公式a+b=b+a。
  3、用自己对a+b=b+a的理解来修正调整第一步观察到的现象。得出一个新认识:左右手伸出手指的数量之间互换,总和不变。
  4、更换左右手伸出手指的数量,如果总和都是相等,证明认识正确,学习结束。

  常见的错误做法是,学习者往往用思维想象替代实践学习。这意味着在理科学习中,思维想象能力强的人,成绩就好;思维想象能力弱的人,成绩就差。但是归根结底思维想象不能取代实践学习,一旦涉及到复杂一些的物质运动,思维想象往往难以展开。比如乘法交换律a×b=b×a很容易通过思维想象理解,但是当a和b是矩阵时,a×b≠b×a,这时思维想象就很难进行。而真正要面对的人生各种问题,其复杂程度更是远远超过了理科知识。
  完全依赖思维想象进行学习的教育现状给初涉社会的青年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青少年生活两点一线,忽略了实践学习,小学毕业时有多少知识,大学毕业时还是那么多。当他初涉社会,面对种类繁多,关系复杂的物质运动,他会产生强烈的陌生感,无法适应环境。这时形势逼迫他进行实践学习,可是这方面的能力却生疏退化了。于是青年人干脆要放弃实践学习,买了些书,比如哲学新讲,成功学,口才学之类的,准备和上学时一样利用思维想象的方式进行教育学习。但是局势不同了,学校的知识内容有限,循序渐进。而社会的知识复杂繁多,混乱交错,思维想象已经无法胜任替代实践学习的任务。相比实践学习,思维想象有三大漏洞:1、片面性。2、错觉。3、思维盲区。
  1、片面性:指思维想象常常会出现遗漏。在学校时表现为考试很难满分,总会有一些步骤出错。但是在现实中容不得差错。比如蒸一个馒头,配料成分时间火候有一样不对,开锅就是一滩面泥。发射火箭弄错一个小数点,可能就是一场事故。思维想象的片面性会让青年人在社会实践中多次付出物质代价,这是他们难以承受的。
  2、错觉:指思维想象会被过于复杂的物质运动的假象迷惑。比如地球是圆的,而在思维想象中是平的。
  3、思维盲区:物质运动中涉及“无限”的领域是人类思维的盲区,人的思维无法对其想象。最典型的就是芝诺悖论 。古希腊数学家芝诺提出:如果让乌龟先跑,那么兔子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如果仅凭思维想象,就无法理解各种书籍中的知识。如果一昧依赖思维想象,必然会理解偏差,实践碰壁。在教育学习中,学习者必须摒弃思维想象,踏踏实实去实践学习。
  王阳明曾经提出“知行合一”的道理,用本文的定义来解释,“知”就是教育学习,“行”就是实践学习。“合”就是再认识转化四步骤中两者的配合,“一”就是由此得到的知识。
  总而言之,再认识转化为知识必须严格按照四步骤,始于实践学习,终于实践学习。只有实践,才能克服思维想象的漏洞,真正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越是复杂的知识,就需要越丰富的实践经历,没有实践学习,就没有知识,也不能把再认识转化为知识。

楼主:林南坤 时间:2012-05-16 14:59:56

  7、教育学习的意义


  教育学习的意义在于知识的传承。
  从科学技术方面来看,现代和古代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解放了双腿,电灯取代了火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教育学习,知识不能传承,那我们现在的生活就会如同祖辈一样艰难。
  但是在人生思想方面,教育学习却失去了它的意义。我们这代人仍然和祖辈父辈一样艰难——父辈初涉社会时感到迷茫,我们也一样。父辈初次面对爱情会幼稚,我们也一样。我们的祖辈父辈们耗费青春,付出代价,在他们中年时代终于完善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磨练出了坚强的心灵,他们已经坐上了汽车飞机,但是我们青年人只能疲惫的步行。我相信,这是每一代人都在重演的场景,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下一代人也会重走我们现在的弯路,重复面对我们的迷惘和痛苦。这让我联想到《百年孤独》中描述的一个场景:布恩迪亚家族一代代人不断重复同一个名字,重复同一套行为。这幅场景是荒诞的,但是我们的现状恰恰如此。
  我不禁要问,为什么教育学习的意义只体现在科技方面,不体现在人生思想方面?我们华夏民族上溯五千年,前后两百多代人,为什么没有人留下可以解决人生各个阶段思想问题的系统知识呢?
  科技方面,西方文明将少数科学家的知识通过教育学习加以传承,使后一代人不必再去重复他们简陋的实验,不必再去自己烧制试管,自己去搅动沥青,再去给蒸汽机铲煤。使后人的探索不再重走前人的弯路,认识水平的起点一代代不断提高。而今,任何一个大学生的认识水平都高于二百年前的科学家。再看中华文明,历史不乏卓越的思想家。但是当代国学大师的认识水平也未必能比上两千年前的大思想家,更不要说普通学生了。前人的知识没有有效的传承,使得我们这一代代的青年人不得不孤独的在黑暗中摸索,在痛苦中迷惘!但是当局者迷,很少人对此质疑。换位思考一下,比如某探险家在巴西雨林惊奇的发现一些原始部落,他们至今仍在钻木取火,生活饥寒交迫。相比之下,我们惊诧并同情这些人,但是反观我们同样处于原始状态的思想生活,谁为我们感到惊诧和同情呢?
  教育学习的意义在于传承知识,如何传承人生思想知识呢?
  知识是一个体系,人探索知识时必然是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知识的传承也应当服从这个顺序。拿科学知识来说,必然先学加减,后学乘除,循序渐进,后面才到微积分。所以,人生思想知识的传承原则是循序渐进。
  而现实中,青年人只能直接去阅读思想巨著,可那都是大思想家处于思想成熟期的思想精华,是先哲在几十年中所经历的海量复杂的物质资源的总认识。青年人直接进行学习,就像小学生学微积分,只能是似懂非懂,不能完全理解。由此学习失败,青年人只能凭借原始本能独自从头探索,这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特别是这种事情发生在一个历史长达两百多代人的国家,尤其令人愤懑和不解。难道人性如此自私,自己走出了迷惘和痛苦的困境,心满意足,就忘记了子孙后代,漠视着子女重复自己曾经的曲折和痛苦!
  也许,真正的原因是知识的传承太过困难,毕竟人的历史已经有几万年,而西方的科学知识传承也仅仅是三百年前才成功启动的。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的人生思想知识传承引擎也需要一次启动,而我希望这个文是一颗火星。
  过去失败的思想知识传承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
  世界对于青年人而言是黑暗而无限的。但对于老人而言,世界是他对一生经历物质运动的认识的总和,它清晰有限,可以描述。老人可以讲述自己的认识,但是他们却很难说清自己的认识是怎么来的,也就是说:到底是如何接触体验了具体细微的物质运动,对应的认识才降临到他们的身上。
  而科学家不一样,科学家描述自己的认识时,会从制造第一根试管的方法说起,穷竭详尽之能事,直到火箭最终点火,期间涉及的所有具体细微的物质运动都能一一列举,排序阐明。这样的教育学习即提供了再认识,还为再认识转化知识步骤中必要的实践学习提供了具体指导,使得学生能有效的把再认识转换为知识,知识得以成功传承。
  反观我们的《道德经》、《论语》等思想巨著,实际上全文都是结论,并没有提及过程,更不列举阐明具体物质运动。它提供了再认识,却没有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高具体指导,学生只能用思维想象替代实践学习,得到的知识漏洞百出。知识无法传承。
  当前,教育学习在思想知识传承上的失败已经引发了人们的质疑,对教育学习的新观点众说纷纭。
  在我看来,教育学习的目的是提高人的认识水平,使人能运用现有的物质资源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资源,从而改善生活条件。而现实中教育学习已经偏离了它的本义,蜕变成为一种社会资源再分配制度,制造了“一考定终身”的观点。
  确实,不少人通过学习考取名牌院校,公费留学,直接改善了生活条件。但其根源并不是教育学习创造了财富,而是教育学习被当做社会物质资源再分配的决定依据。很明显,社会资源再分配制度的前提是国家持有物质资源。在八十年代,国家掌握大量物质资源,于是再分配制度极其优厚,大学毕业就能当公务员,当公立教师。而现在,物质资源经过长期分配,国家的持有量相对少了,所以很多本科生只能去当保安和服务员。当代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并不比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低,按照教育学习的本质,他们的生活条件应当优于过去。为什么他们能创造的物质资源更多,得到的物质资源却更少?原因正是上面说的,教育学习已经蜕变成一种社会物质资源再分配制度,它追求的不是如何更好的创造社会物质资源,而是如何更好的瓜分索取现有的社会物质资源。长期的重视索取,忽视创造,社会物质资源将会越来越少,人们整体生活水平越来越低。在此同时,因为缺乏物质资源,实际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少,最后将导致民众认识水平的整体倒退。

楼主:林南坤 时间:2012-05-16 1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