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减肥 > 太极拳整体动作中的若干要点(5)

太极拳整体动作中的若干要点(5)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6-08 22:01 编辑: 网络 查看:

练拳时用意不用力,动势时要以手领肘,以肘领肩;停势前要以肩摧肘,以肘摧手;腕关节应圆活,手指宜松柔微曲,前推时要坐腕,掌跟微微着力,手指微曲而不犯硬,至不太曲也不太直,意贯指尖,以达到“劲贯四稍”的目的。这种劲贯四稍的锻炼方法,能够使周身之劲力集中于手指尖、足趾尖,极符合“运劲须无微不至”,气血周流全身,达于尖端的运动生理。

眼法要随着主要手的动作向前平视。凡动作变化,首先用意识指导内部(内脏)向预定前去的方向作好安排,眼神向预定方向前视,然后身法、手法、步法跟上去,所谓“一转眼则周身全动”。这是“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形动”的细致锻炼方法。这样细心体会地去练习,可以逐渐做到:意到、眼到、身到、手到、步到,要动周身俱动,说到一齐俱到,“神形合一”。

“神聚于眼,眼为心之苗”,练拳时目光应随动作转移而向前方远处凝视,既能使眼的动神经和视神经获得锻炼,也有助于视力的恢复和增强。而有些人在练拳时专将目光轮流注视左右手掌,无精打采,神气不足,采用静坐时“垂帘闭目”式的半开半闭以及专视手掌的练法,除了对养静有益处外,对锻炼视力是没好处的。

在花草树丛多的绿化环境中练拳,既有利于呼吸新鲜空气,使身体能适应气候的变化,也有利于目力的恢复和增强。每天有一定时间进行锻炼,对患病者大脑神经的恢复是有好处的。每天在公园练拳者比在室内练拳者在疗效及健身方面效果要好的多。

练拳时能够婉曲匀称,气势相连好象风中杨柳,摇曳生姿,富有节奏的情趣,是练功日久后,身手步协调,上下相随,内外合一的表现,因为思想上有情有景,外形上才显示出气象万千的“神气活现”,而“神气活现”,主要从眼法上透露。太极拳在眼法上要求“神如捕鼠之猫”,即“目光如电、目光四射、威而不猛”,用眼法先慑服对方,做到先发制人;在艺术形象上也由于目光的灵活有神,使演练富于生命力。

目光经由前手食指尖或中指尖前视,意贯指尖,指肚着力,食指或中指劲到,余指劲也到;手指尖劲到,足趾尖劲也到。眼神须照顾上下两旁,要表现出大方、舒展、严肃、沉静的神气。劲只能贯到九分,神气要贯到十分,劲似乎贯足而尚未贯足的时候,下一势的动作就接着变动。每势完成时的“似停非停,停而不停”,是太极拳“势势相承,着着贯串”的必要条件。“劲断意不断,断而复连”,即是指的形式上似乎停顿,而意识仍然贯注,内劲仍然运转。

(三)腰裆劲

太极拳所强调的腰裆劲,实际上是腰胯联合所发的整体劲。

太极拳的四肢动作,是以腰为中枢,为轴心。腰脊命门穴是全身的重心所在,起到调节全身平衡的作用,也是人体爆发力的来源。腰脊控制着腰的左右旋转,并使腰的旋转幅度合乎生理和技击上的要求。练拳和推手的时候,时刻注意腰脊命门穴的枢纽作用,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腰部的运动须轻柔灵活,松沉直竖,万不可摇摆失中或旋转幅度过大。腰力运用得当,既可保持全身的平衡,也有助于内劲运转的充足和集中。

裆指的是胯跟,胯跟须松开撑圆。腰与胯的旋转要求是一致的,动势时裆须开,停势时裆须合。裆不开动作不灵,当一腿迈出时,两膝盖分向相反方向前挺,为开裆,可起到伸筋拨骨的作用。停势时裆须合,不合则骨节松而力不聚,两膝盖微向内扣,是合裆,而两胯跟仍须松开撑圆,谓内开外合。有开无合不算开,有合无开不为合,亦合亦开,是真正的开合。

停势时,顶劲领好,腰劲塌下,裆劲沉着合住,胯跟撑开、撑圆,脊柱节节松沉,骶骨有力,随着呼气而膈肌下降,气沉丹田,自然小腹充实,重心下降;臀部之力要贯到足跟,手臂之劲前送,腰脊命门穴后撑,两腿前弓后蹬,腿劲植地生根。上下左右前后,对接匀称,周身劲聚,劲力集中,姿势定可沉着稳固。动时腰裆劲由松沉转为弧形微转向各方辐射,自然地摧动劲力达于四梢。劲力前伸时,要“扣裆拧腰”;转换时,须“松裆塌腰”;发劲时,应“合裆撑腰”。此为历代拳家所说的“三裆劲”。

六、弧形螺旋

太极拳的弧形动作,是在意识指导下的内劲作旋绕运转时的外形,“意动形随”地缠绕绞转,在大小不等的无数螺旋式的发展劲路上进退屈伸,形成了圆形动作,是太极拳练法的精华所在。上行为“旋腕转膀”,行于手指;下行为“旋踝转腿”,达于趾端。螺旋形地缠绕绞转,形成一系列延伸而又复杂的空间螺旋运动。无论内外、顺逆必依次渐变。凡攻击的动作,为动分,多用是离心力,劲由丹田运达四梢,以摧发为主,引发为辅,以根摧梢,以梢引根。凡防御化解的动作,为静合,多使向心力,将四梢之劲引归丹田,以引为主,以根带梢,逐节领动地转为蓄势待发。这种练习方法能使全身内外,“一动无有不动”地在同一时间内,综合性地完成神经、呼吸、循环、经络、骨胳、肌肉、消化等系统的锻炼。是在人们最宝贵的时间上最为经济而又有效体育运动方法。从运动医学角度来看,这种练法是防病治病的重要因素。

太极拳的圆形运动,不是直线的弧形动作组成的,而是螺旋式的曲线弧形动作组成的,称“S型曲线”,它是从“曲中求直”,处处是曲线,处处又随时能转化为直线,为曲直两者的统一。运动中内劲的运作和旋转,象螺旋式的缠绕进退,好似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要不断地自转。因此,才分出一年四季的寒热温凉,不然就只有昼夜没有四季,既要分阴分阳,又要阴阳统一。不能用纯阴纯阳的二分法,如果圆形运动没有螺旋缠绕贯串其中,就等于月球环绕地球运行,只有公转而无自转,这种圆形运动仍然是走直线。

直线的弧形动作在推手实践中,易犯顶劲之病,很容易造成“引进落实”的状况,并且只能做到化后再打,不可能象螺旋劲那样边化边打,边打边化,即化即打。而螺旋劲的作用则能使对方的来劲,成为我方动作弧线上的切线。如果其继续加力,则会离开着力点向前延伸,并且产生出“惯性”力,自会影响其身体的平衡稳定,而我方则不会受到影响。此时,我则“屈中求直”,避实就虚地越过对方的防线,使用恰当的手法攻击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