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练太极拳之人,于推手的时候在棚捋挤按四手之外,任意出手,或多方阻碍,使不得按规定次序推揉。工夫生疏的,每致停滞不知如何走法。其多方阻碍之动作,术语谓之拿。即拿住不放之意。此类推法,不能没有。然仅可为莉安系的一部分工作。不能以此为基本练习。好处在使练习的人,容易明白站走变化的方法,又能使触觉增加灵敏。 无论何种技艺,皆是熟能生巧。 一方面练拿。拿即是粘。 一方面练走。自然由熟可以得巧。
然则何以仅一部分工,不能作基本练习呢?因为能粘与不能粘,能走与不能走,全在工夫的深浅。若没有相当的工夫,尽管知道粘走的方法仍粘不住走不了。基本练习,还是按着规矩推揉棚捋挤按四手,并得认真分析,不可苟且马虎放过。则三手皆不停留矣。
推手也是一个太极的圆圈。在一个圆圈之中,分出棚捋挤按四手。 棚挤为半圆,捋按为半圆。本系联贯而成。故一手忽略,则全圆因之破坏。
在这四手联贯成一大圆圈之中,彼此皮肤接触之处,每手又各成一小圆圈。每于小圆圈中,又分半圆为粘,半圆为走。两手同时粘走,虚实须得分清。若不分清,即犯双重。 两手虚实分清后,便得注意到一手虚中之实,实中之虚。不然,则一手之中,亦犯双重。其弊害与犯两手双重等。
无论练架与推手,皆须注意尾闾及脊梁。所有动作胥发源于此。脊梁须中正,不偏不倚。因动作必从尾闾发端,方足以身体运动四肢,不是以四肢牵动身体。尾闾有圆圈,则各部的圆圈能粘能走。如尾闾不起作用,各部的圆圈,也都失了粘走之效。
在练太极拳不久的人,骤闻此语,必生疑惑。但依此练习若干日,自有恍然之时。
倘教授之人,不令学者于此等处注意,在天资聪颖,又能下苦工夫的,或者有自行领悟之一日。否则将终身不知起所以然。
故从来练习武术之人,贵在能得名师。每有终年游历,意在求师访友,即为此等处非经指点不可也。
原来练外家拳的人,半途练太极拳,尽管在练太极拳的期间中,绝对不再练外家拳,而外家拳进步比未练太极拳以前,反加倍的迅速。原来不明白作用的手法,也明白作用了。原来苦于力陷肩背,不能变化成劲,条达于四肢的,也渐次变化能条达了。
练过若干日太极拳的人,改练外家拳,则深觉其动作之容易。因太极拳的动作,是全部的,非一部分的。所谓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外家拳虽不一定限于部分之动作,然其动作皆有一定之目标,及一定之作用。或用拳,或用掌,或用肩、肘、臀、膝,形式显露,莫不可一望而知。故其用力简单,练习时可以想象其如何致用,使练习者容易发生兴味。并容易觉得有显著之进步。
太极拳的一趟架式,始终一百余手。其如何致用,有迹象可寻的甚少。纵可勉强附会某手如何用法,但因其一气连绵不断,劲路集中之点,无可寻求。惟其如此,所以收通身圆活之效。不拘内外家拳术,总以能圆活为第一要义。即以圆活二字为拳术之要素,亦无不可。故练外家拳的改练太极拳,因陡增其圆活之程度,乃自觉其进步之倍速也。
外家拳每有两手同时打出,或出手同时踢足者,此与劲路集中之原理相背。太极拳之架式表面,此类手法极多。实际先后主随,有条不紊。不过练习的人,应该特别注意。教授的尤应在此等之处,详加解释。某式两手之中,以何手为主,以何手为随。而一手之中,应何部分先虚,何部分后实,如何方能使劲路循环,成一完全无缺之圆。此等处,略有疏忽,即犯双重之病于不自觉。 拳术何以忌双重,其原因就是妨碍劲路集中。
人不患无劲,只患全身所有之劲,不能任意使之集中于某一点。费无日力,求其能集中,尚不易得,岂可忽于双重之病,自于劲路上加一层阻碍。
外家拳于练习及使用时,多有似侧身减少敌方攻击目标,而增加其出手之长度者。本为极合于拳理,及力学之动作。惟太极拳不然。因其两手成圆,互相救应,不能偏左或右之弊。经中所谓尾闾正中者是也。
或谓以胸当敌,岂不与敌以便利攻击之机会?
我说人之一身从顶至踵,何处非受人攻击之地?只看人之艺术如何。
其所以练太极拳的要含胸拔背,就在根本上防止敌人攻击胸部的一种姿势。练太极拳的全部方法只惟恐敌人不肯攻入其胸部。敌人一入胸部,则随时随地皆为练太极的进攻之机会。
近有人迎合浅见者的心理,任意将太极拳的架式改为侧身宽步,与外家拳同。其姿势有时轩眉努目,几乎握拳透爪。方自以为极兔起鹘落之殊。不知太极拳原理相去益远。将来谬种流传,必使太极拳尽失中正安舒之义。及内家温和意味。
近人皆谓太极十三式,为棚、捋、挤、按、采、列、肘、靠八法,并左右、前后、中定五者。此是勉强附会,断不可信。 棚挤按等不过八种手法。任谁专练太极拳的人,亦不能将此八种手法,一手一手的演出整个的姿势来给人看。仅能按着推手的姿势略为分析。 认真说起来,只能有这八个名称,乃略得其意的用法。至于要提出这八个式来教授徒弟,供人练习,以我所认识的太极拳名家,都没有这套本钱。仅可称为为之八种手法.断不能为八式.因为并无一定格式使人遵循. 然退一步言,当各有其妙法.
至于前后左右中定五式,更含糊可笑. 何种拳术无前后左右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