⑸ 内转呼吸法 将吐纳之气引导腹部后再向中丹田吸气,前后充实之后,再以意引导气围绕腰的周围转圈。先从小圈由右向左(外)转大圈,计36圈,然后再由大圈转(内)小圈,计24圈。此法主要用于充实带脉,使其前后贯通,气力加强(或练鼓荡气应用)。
⑹ 意识呼吸法 这种特殊内呼吸法是太极内功锻炼中最后的一种呼吸,也可以说是在长期呼吸法锻炼的基础上所得到的一种特殊呼吸法,它是在严格遵循以上几种呼吸锻炼方法并循序渐进而产生的一种呼吸形式,无形无相,没有任何形式,完全以意行气,用则有,不用则无。
⑺ 沉气呼吸法 上面已经介绍,也称一口气放松法。可用在练功前、练功后、收功。也可以用在生活当中,随时可用。
(四)收功法 太极内功的收功法非常简单而随意,如果治病选用功法,可在不想练功时即刻停止即可,两眼慢慢睁开,两手相搓发热后抚摩面部,活动肢体。或者身体直立,以意领气下沉到脚心(太极内功的收式就是以意收住),活动四肢,散步。
八、关于练功的时间和进度
太极内功练功时间的长短、进度快慢、次数多少,可依据疾病程度,身体健康情况,练功条件,采用姿式、呼吸法、意守法以及练功目的等不同而灵活掌握。在一般情况下,用于治病时由疾病痊愈到恢复健康快者一个月,多者半年,如以保健延年为目的者,需要持之以恒,常年坚持锻炼。
一般病轻者,疾病单纯者治疗时间快。病情严重而疾病又复杂者治疗需要时间就慢些。方法对头又有人指导正确,其效果快,反之则慢。
从锻炼阶段上谈,治疗阶段宜长,回复阶段宜短。而高级阶段,主用以保健延年和增强技击能力,所以要常年坚持锻炼。
从练功姿势和要求来说练习静功宜长,动功宜短,靠式宜长,站式宜短,抓闭呼吸法则更不宜过长,以练功者体力情况灵活规定。每日两至三次,每次五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一刻钟。
总之,时间进度、次数,均要依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灵活掌握。
九、关于太极内功和太极拳的配合
太极内功和太极拳是一个完整的功法,只不过分两个方面来锻炼。但练内功可以治病、强身、保健延年,单练外功(太极拳等)也可以治病强壮身体,而两者合一(内外合一)可以发挥两者之长,巩固疗效和提高治疗效果,加强医疗保健预防疾病的作用。由于内功的锻炼而加强了拳术技击能力。所以内外合一,是提高和加深功夫的重要关键。
结合的原则是因人、因病、因时、定时、定量相结合,一般是按阶段划分,初级阶段以静为主,动为辅,中级阶段动静并行,高级阶段要求动中求静,也就是先以静中求动为主,再动静并行发展,后动静合一。
在具体结合的方法上可分为三种
(一)循环交替 其中又分集中交替和交叉交替:
⑴ 集中交替 是指在一节功内交替结合,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两头静,即在一节功内先静练,中间动练,最后又是静练。又一个是两头动,即在一节功内先练动功,中间练静功,最后又练动功。
⑵ 交叉交替 是指在一日之间的静动交替,一次专练静功,一次专练动功,一日数次,交替进行。
(二)定时定次 在一日之内规定动练几次,静练几次。依据具体情况规定锻炼时间和次数。
(三)动静合一 系指带功练拳而言,此步功可依功夫深浅自行掌握。
从练功(指练太极拳)的形式和过程来讲,可以先行集体学后分组提高,以后个别辅导。学的过程又可以先学国家体委规定的简化太极拳,然后学习老架子拳,最后学太极剑、吴家太极拳和陈氏太极拳较为适宜。
十、太极内功在临床上的运用
从太极内功各个步骤的锻炼方法来看,其适应范围是很广泛的。虽然以往也用此功法治疗过病人,但为数较少,且无病历记载,然而收到的效果却令人满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疾病是近二年的事,时间并不长。从临床治疗病种及疗效来看,太极内功对许多慢性疾病都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如果能够持之以恒的话可以弥补疾病复发的缺点。
在临床应用中,发见内功对慢性病尤其是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阳痿、早泄、胃下垂、肠道溃疡病,疗效最佳。由于太极内功之功法操作较为复杂,练功方法亦多,兼以动静相兼,功法全面系统,要求较高,适应面广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应用中。只要依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中一个或几个锻炼法用于应用于临床,进行了实验观察。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太极内功的治疗范围和适应症不止于此,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太极内功的姿式 一般按以下原则运用
(一)卧式为主:适用于身体虚弱,年老气衰以及病重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等。以上诸证,以卧式为主,辅以坐式和靠式。
(二)坐式为主:一般病情较轻,体质较好或经过卧式治疗有一定效果者,都可以应用。坐式可与卧式、站式配合应用。
(三)靠式为主:主以治疗较重的高血压患者和失眠患者,并可与卧式站式配合交替应用。
(四)站式为主:身体素质较好、病情较轻、疾病单纯、神经衰弱、高血压、失眠等可以配合抓闭呼吸,对治疗阳痿、早泄、遗精有较好效果,可以固精养生,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