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走进了将军楼南侧的岩壁旁,看到了布满了字体各异的石刻。在“襟山带河”大幅石刻前便停住脚步,这幅石刻是清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十月,清军攻克铁门关,侵略新疆、残害人民的侵略军头目、人称“中亚屠夫”的穆罕默德•雅霍甫(汉名阿古柏)因惊惧而在库尔勒自杀。为庆祝新疆从侵略者的铁蹄下重归清政府管辖,也为了纪念攻克铁门关战斗的胜利,清军将领刘锦棠特意题写了“襟山带河”四个大字。瞻仰着气势雄伟的勒石,不由感叹尘封中的历史竟然如此清晰,以不朽的存在给后人以启迪和教益。
从将军楼西行不远,灰墙红檐的关楼就映入了眼帘。从地势上看,关楼真是“襟山带河”,南边的关墙与霍拉山岩壁连为一体,北边的关墙横切孔雀河岸,关楼与两山夹一河的险峻地形浑然一体,的确称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座关楼是后来新修的。原先关楼上刻的是“铁门关”三个字,不知道什么时间上面的字又换了。我抬头望去,果然关楼上镌刻的是“丝路雄关”四个字。看到此,心里有点疑惑:“铁门”是关的古名称,现在改成“丝路雄关”,这样改动合适吗?古迹是历史的遗存,贵在年代的“古”和承载历史信息的“迹”,应当最大限度保存其原貌。根据历史记载或传说去搞所谓的“原址重建”之类,或许已经与历史原貌相去甚远了,如果再按照当下的需求去生发,按商业化的思维去变幻,这些新“古迹”能得到多少人的认同,又会有几多的价值呢?
带着疑惑走进关楼拱门,应景般来回看了看门洞壁两侧悬挂的木雕。南侧门洞壁上悬挂着的是一幅看去破旧但线条流畅的艺术作品,太阳、森林、河流、雄关等构成的自然界和人们的生活和谐相融,传递着一种宁静安然的韵味。北侧门洞壁悬挂着一幅书法木刻,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途经铁门关时所作的一首《题铁门关楼》:“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旁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诗文看似语言浅显而又意蕴别样,让人在默读时,体会到诗人隐藏在近乎白描语言之后那无法言表的复杂心态。
来到关后的岩壁旁,关口令人震撼的险要形态蓦然显现在眼前。宽度百米左右的峡谷两侧是绝壁悬崖的霍拉山与库鲁克山,两山夹峙的谷底是奔流的孔雀河。河岸紧挨着南侧的霍拉山岩壁,篆刻着“丝绸古道”描红大字,这几个字的风格与前面四个字截然不同,是那种较为古朴的隶书,并带着一股小篆的气息。前面的小道就是古时的丝绸古道了,那是一条不过两米宽的曲径,沿山崖壁根蜿蜒而去,如铁的碎石岌岌可动,无论多小的风吹来,都会让人担心石滚坡坍。当年叮咯啷当的骆驼队早已不见了踪迹,三三两两的游人手举着长枪短炮,贪婪的扑捉着眼前的美景。
继续行走在棱角分明的碎石上,山崖依旧犬牙交错,欣赏着蓝天、白云、绿树、碧水和这雄浑的巨石、山崖,突然儿子的一声惊叫吸引了我的注意,居然在沙地上发现一只缓缓爬行的螳螂,如果不在意,一定会以为那是一片掉落的树叶。
又走了二百米,前方出现了一座蓝色小铁桥,桥头一家三口维吾尔人好像是观看桥头的巨石并寻找拍照的景点。穿过小铁桥,我们来到又一片绿荫中,那是青杨巨大的树冠撑起的巨伞,柏油路面,路边扎起一人高的铁丝网篱笆,它的出现将路面与青杨林分成了两部分。路边人家种植的蔬菜早已冒出了嫩芽,我忍不住激动的心情按下了快门,将春天的一抹绿。
路边是一处香梨园,此时市区的香梨花已是花谢花落,而此时的香梨园则是梨花盛开,满园春光令人心旷神怡。香梨历来是不可多得的出名水果,特别是库尔勒本地产的香梨皮薄肉细、汁多甜酥、清爽可口,香味浓郁。据说,这里还有当年唐僧三个徒弟偷吃的人参果树。所谓“人参果”,就是库尔勒香梨。本地人吃香梨都是不吐核的,要像吃红薯一样横咬竖嚼,连皮带核一同吃掉。皮是绿色的,没农药;核是中药材,肠炎胃炎不治而愈……倒真像是人参之果,怪不得唐僧的三个徒弟禁不往诱惑、顾不上体面“偷吃”呢!
又走了几十分钟,我们走下路基来到青杨林的尽头,摇摇晃晃的跳过孔雀河中的几块大石块,来到河中间的一棵柳树下,决定在此处栖息,我从后备箱中搬出烧烤用的炉具,妻子则拿出户外垫铺在树下,摆放着水果和所带食品,儿子像一只撒欢的小狗,蹦蹦跳跳地也来凑热闹,帮我从车上搬东西。我很快找到了可以烧烤的地方并点着了火,那是以前来烧烤的人留下的“遗迹”,正好方便我们使用。
我们栖息的地点位于孔雀河中间的一片小岛,一边是高耸的山崖,一边是山边的柏油路,那是通往电厂大坝的唯一通道。电站大坝的下方,远远望去,公路时而依偎着孔雀河,时而又紧靠着山岩,沿途风光雄浑大气而又灵秀旖旎。河边的青杨手牵手站成排排绿色的屏风,高大伟岸的身躯让人肃然起敬;枝条繁密、叶色泛银的沙枣树挤挤挨挨地依偎在一起,遮挡着身后从峡谷中,奔泻而出的山风;树干粗壮的老榆树、大柳树,带着西北汉子的狂放,或毫无顾忌地倾斜、或恣肆酣畅地舒展,浓密的枝杈在道路上方搭成一段段令人惊叹的凉棚。这种野趣天成的景色已是多年未见了,感叹之余不由想起了一副盛赞山水美景的对联“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我觉得用来形容这里实在是很贴切的。
妻子简单的清洗了烤肉签就忙乎着串起肉串来,我很快将燃尽无烟的炭火放在烤炉内,将穿好的羊肉串放在烤炉上烤制,在一翻烟雾缭绕和烤制羊肉的油脂滴在炭火中发出嗞嗞的声响中,散发着金黄、酥软、诱人的羊肉串便出炉了,儿子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串烤羊肉串,三下五除二的解决掉。半小时后,我们已开始拒绝所有的食物了,肚子里填满了羊肉串,烤辣子、饮料,才发现馕饼和旺旺雪饼居然没动一块,看来准备的物资有些过量了。
吃饱喝足后,儿子从包里拿出一个黑色垃圾袋,让我们将自己烧烤产生的垃圾带走,说是,我们梨城人,要时刻养成保护环保习惯。
经过商量,我决定陪妻子、儿子爬上去公主墓,儿子显然是对爬山兴趣极高,迫不及待的跑在最前面。看着妻子和儿子在前面爬山,我不禁想起了毛主席那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又是多么的伟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