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碧口镇马家山的茶村龙池坪,曾一直被贫穷笼罩,十年九旱,饥饿折磨,遍地呻吟,玉帝的神使游天下,了解民情,呼风唤雨洒甘霖,解救民众于水火之中,并与恶魔黑鹰厮杀七日,虽降服恶魔,它却身负重伤,难以医治。马家山的百姓,组成敢死队,去“死亡之山”乌龙山采摘金丝草,治愈游龙重伤,此举感动了游龙,决议留在人间,同马家山的百姓同甘苦共患难,不料玉帝大怒,认为马家山沟壑纵横,无池无潭,哪有游龙栖身之所?为此,马家山的百姓决定开掘大池以容纳游龙,三载光阴,日复一日,挖掘的土堆耸立成一座山岭,几十亩面积的大池开掘成功,此举感天动地,玉帝恩准,游龙乘风西行飞越万水千山,在一片欢呼声中飞落池中。游龙摆尾,地动山摇,瞬间,池中碧水盈盈,绿波荡漾,眨眼间,游龙腾空而起,剧烈抖动身体,银光闪闪的龙鳞霎时落满马家山的每一道山梁,变成无数颗茶籽,次年,漫山遍野的茶树汇成一片茶海,人们受龙池的滋养,浇灌田园,采茶种粮,烧饭煮茶,丰衣足食,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静卧在万山丛中的山顶,龙池坪,在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神话里,神仙一般,拥有最酣畅淋漓的阳光和最赏心悦目的茶香!茶博馆里茶香缭绕,参观者摩肩接踵,历史的经验和事实的真相再一次解释了马家山与时俱进、利用茶叶产业战胜贫困的人定胜天的传奇!
任何时候,在社会发展面前,人永远是时代朝向的主宰!
肖大明,一个独具碧口特色的碧口人,他目睹碧口的发展变化,和碧口一道起起落落,也被古镇的目光注视。让我记住他的,不是他陇南市政协常委参政议政的身份;不是他让文革期间曾经的下放地、黑灯瞎火的石龙沟旧貌换新颜,变成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的胜地;不是他在文县第二届采茶节会前,修通了14公里的路;不是他30岁就担任国有企业副总经理并于1993年下岗面临人生重新选择并再次自力更生;不是他一面当特邀记者搞新闻,一面通过实地考察建起了自己的水电厂;不是他在建筑行业实施好700余万元的项目资金;也不是他累计捐款达到20万元以上。作为一个行政者或者老板,这些事迹都不足以感人。感动我的,恰恰在于1966年出生的他冒着大汗接受我们的采访和闲聊,他语调平淡地叙述10年前收养因父母双亡而无家可归的12岁的男孩汪强时,眼里满含的热泪!一次偶然的下乡,碰巧遇到一场骨肉分离,安排了亡者的后事,并双手搀扶起跪在面前喊自己“爸爸”的12岁男孩。那一天,肖大明毫不犹豫的领着另一个儿子回家,家里亲生儿子多了一个弟弟。家人的温暖慢慢改变了汪强孤僻抑郁的性格,和哥哥一同拥有今世的再生父母,度过快乐的青少年时代,如今成为了肖大明承业建筑公司的副总,准备谈婚论嫁了。肖大明以建筑行业的眼光胸有成竹地规划着碧口的长远发展:一个古朴的碧口古镇,一条水街穿行而过,水中映照着碧口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徐向荣,或者我更愿意称她为“鲜菌王”。她三年前投资30万元,办起了“鲜菌王养生汤”馆,高蛋白低脂肪的十几种野生食用菌干货从云南到成都包运到碧口,熬制成具有美容养颜养生作用的汤,每天有来自西安等地的客人来品尝,鲜菌王的口号是“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老人的养生馆”,受青山秀水和鲜菌汤的滋养,碧口又会怎样变着法子的美呢?!
我们放逐想像,在子夜碧口的街道,醉意朦胧里,摇摇晃晃,踩着青石板的小道,穿过巷子深处,放足了辣椒,一人一碗麻辣烫。然后,咿咿呀呀哼着曲儿,幽灵一样,在昏黄的街灯下,漫无目的,继续向远处的街灯靠近。转身,白龙江上,虹桥飞渡,一片水雾迷蒙里,三俩个影子被拉长,一声狗吠,几处鸟鸣,白龙江在和谁耳语?是江船火独明,还是流水灯氤氲?
此刻,管他是五百年前的那一天,还是五百年后这一天,双手托起一盏茶,茶香缭绕里,如梦似幻,我和碧口,相互遇见。
登黄山记
◎ 徐卫凤
徐卫凤,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江苏阜宁日报副刊主编、副刊部主任。
黄山上的山石之美,我以为用语言真是难以形容,大概古人创造了“鬼斧神工”就是用来形容黄山的。黄山上的蹬道实是一绝,天下名山有哪座山像黄山上的石阶那样多、那样高、那样蜿蜒曲折、直上云霄呢?那简直就是天梯!游黄山,如果贪图省力乘索道缆车上山,那么你对黄山的绝、美、奇、险感受一定淡了许多,也体会不到一种征服巅峰的乐趣。
登黄山有两种方法,一是坐索道缆车上山,走路下山;二是走路上山,坐索道缆车下山。导游说,如果上下黄山全部用自己的脚,最后回家时走路一定像螃蟹一样横行霸道。我追问导游,上山走路看到的风景多,还是下山走路看到的风景多?导游说,上山走路看到的风景多。争论之后一行人分成了两派,于是我决定挑战一下自己的体能极限,选择走路上山,坐索道缆车下山。
我们从慈光阁开始登黄山。面对高大的黄山,跃跃试试,心情激荡,终于来到了她的脚下!拄着一根木杖,拾级而上,刚开始轻松愉悦地跳跃着,三步两步往上窜,随着海拔升高,山势盘旋而上,越来越觉得吃力。仰头上看,成千上万级石阶贯穿在整个上下山的旅途中,从南山慈光阁到第一站玉屏峰迎客松就有16里山路,而这山路是蜿蜒蛇形高上云霄的,是蹬着一级一级石阶走上去的。走着走着,越来越不胜体力,感觉背负千斤重的东西,弓腰探背拄杖努力上行,每登几十级台阶就要在拐角处休息一下,所谓休息,仅是喝几口矿泉水,补充一下能量,耽搁不敢超过五分钟,就继续前行,因为我们要在天黑前赶到黄山最高峰——光明顶,要在那里住一宿,天亮后看日出。我们队伍里的一个女同志后悔地大嚷道,是哪个忽悠我登山的!这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硬着头皮往上行。16里的山路啊,穷我半生,平地也未一次走过这么远的路。只有凭着一股意志前行了,而迎客松到光明顶还有10里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