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运动 > [转载]张卓星《太极拳锻炼要领》(6)

[转载]张卓星《太极拳锻炼要领》(6)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6-22 14:56 编辑: 网络 查看:

在运动时,发劲点和领劲点的转移过程,实质上也是虚实的转变过程。具体地说,凡领劲点都是的部位,因而必然也是意识主要关注的部位。在盘架子时,一个运动过程或发劲过程的最后一个领劲点,就是设想自身用以接触敌身的部位。

劲点转移的做法,主要是从武术的角度出发而制定的,是太极 拳的又一个特点。在技击中使用的连绵不断的所谓连环劲就是在沾连粘随的前提下,通过运用劲点转移的功夫产生出来的。又如当一个动作半途而废发觉不当 时,也要通过劲点的移动才能使动作得到迅速的改变,不致拜着一走到底。

七、体力的培养和锻炼

在技击格斗中争胜负,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体力和技击方法。技击方法必须拌之以相适应的体力才能发挥作用,同时徒有体力而技击方法不好、不熟,体力也用不到要害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在太极拳盘架中,架子越低,速度越慢,上体松弛越彻底,实 脚便越吃力。久练太极拳的人,腿部的肌肉特别发达、结实、有力,就是腿部得到锻炼的结果。杨氏传统的一派,同样一套架子,分有高架子,平架子及低架子三个 阶段的锻炼进程,循序渐进。以平架子论,它要求眼平、手平、脚平、裆平,故又称四平架。在弓步定势时要裆与膝平,照此标准,没有五年以上的真实功夫, 恐怕难以达到,更不必说低架子了。

八、太极锻炼的功用

从太极拳的原理、行功原则和锻炼方法可以看到,通过正确的锻炼,除能取得武术功夫外,还可以使人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第一、可以养成做事专心致志,不受内外干扰的习惯;第二, 可以加强由意识统帅运动和肢体听从意识支配的全面性和敏锐性,避免无意识的紧张状态;第三、可以养成周身轻松和各处关节灵活的习惯,提高动作的敏捷性;第 四,可以加强各处机能的独立性,一处用力,别处不受连带影响,不会犯一实全实和一虚全虚的毛病。同时,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身架的稳定。第五、可以使每一动 作习惯于一动无有不动。

第三章关于拳架的习练顺序

一、关于单式练习法

学太极拳必先从站桩预备式开始,其次练习站桩,接着才学盘架子。盘架子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或程序,一是单式练习法,一是套路练习法。

故而练拳,先习预备式,次学桩功,再练单式,最后形成整套拳架。

二、关于盘架子的速度

三、关于新编套路问题

太极拳的精髓在内功,不在套路的多少,拳式是次要的,它只不过是练习内功的手段而已。其姿势,如手的高低,走劲路线等完全可以随意变化,无所谓标准定式。

西洋拳击无所谓套路,只有几种手法、步法和身法,然而练精了,也能发挥很好的技击作用。看来,技击方法贵精不贵多,所谓千招会不如一招精。

第四章技击概略

练习技击有三个阶段:着熟、懂劲、神明。

一、上下相随与取势

二、太极拳的基本劲法是

太极拳在技击中首先讲求的是防御和取势,主张先把自己置于不受攻击的地位上,然后再进攻对方。推就是适应这一宗旨的劲法。使用推法,出手时总不马上发劲,而只是作为一种取势的动作而已。至于何时发劲,如何发劲,那是出手接触对方肢体后才决定的问题。

三、八门劲法与推法

太极拳的八门手法也是八门劲法:

1、堋:以前臂或腕的背部粘着对方的肢体向外推,边推边内旋。

2、捋:以前臂或掌粘着对方的手臂由外向里侧推,边推边外旋。

3、挤:以一掌附于另一手的肱内合向外推,称为挤劲。

4、按:以单手或双手的掌(腕)粘着对方的肢体向外(包括向前、向上、向下)推。

5、采:执着对方臂或手由上向下或由外向里推(表面上看来像拉,其实是推)。

6、挒:曲臂突然伸直,并以前臂或掌粘着对方肢体向外横推。

7、肘:以肘靠着对方肢体向外(包括向前、向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推。

8、靠:以肩或胯靠着对方身体向外(包括向前、向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推。

四、奇妙的审敌法

不丢的条件下才能产生。

五、不丢

六、不顶

七、发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