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黄梅县人民政府(10)

黄梅县人民政府(10)

来源:网络转载 2016-08-26 15:1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看风水  做屋、葬坟,请“地理”选屋基、墓地,定动工日期。

算命  根据出生年、月、日、时,配合12生肖及天干地支,推算人的命运好坏。

还有测字、看相、扶鸾(也叫扶乩)、仙姑显圣、猎马脚等等

治病常见的有:

问菩萨、求仙姑  到庙里烧香丢“告”,抽签,问菩萨,抓把香灰拿回家泡水给病人喝。仙姑都自称某娘娘附体,有求必应,来人还不用先开口,就能说出来者的意图和事由。

叫魂  也叫收骇,傍晚时分,老年妇女用“鞋栲子”装上大米,掺点茶叶,端到村头小伢经常玩耍的大路边上,一边撒米,一边念叨:“(小伢的名字)骇着回哟”,跟在后面的人应声:“回了哟”,叫一会便往回走,一直叫到小伢睡觉的地方。一连叫三个晚上。有的叫时还拖把笤帚,上面搭上小孩衣服。

过阴   大病不愈,请“仙姑”查情况,设坛烧香,仙姑在坛后正襟危坐,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便哈欠连天,精神恍惚的样子,腔调、语气也发生变化,自称已故的某某鬼魂,在阴间如何如何,听的人能从其含混不清的话语中,分析出阴魂是谁,缠住病人的原因;一袋烟工夫,仙姑恢复常态,依稀记得阴间转悠的事,叮嘱一通,便告结束。病人家属按阴魂要求和仙姑吩咐,烧纸马打发缠住病人的鬼魂。

回供饭  怀疑某鬼魂作祟,备点饭食供品,在傍晚或夜深时到村头路口烧点纸钱,说些请求的话。

驱神捉鬼   阴阳法师或道士先将屋里屋外查看个遍,在认为有问题房间的门窗上贴“符”,并在房门口烧香设坛,穿上法衣,手持桃木剑,在房间里挥舞,还不时地喷一口水,怪叫几声,似乎与鬼神殊死搏斗,折腾半晌,双手捧出个黑罐子,口被封住,上面贴上了“符”,吩咐主家拿到村口去用大火烧掉。

现在还偶尔看见一些老年人为患病的孙子烧钱化纸“回供饭”。

 

第二民间文艺  体育

  

 黄梅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民间文艺绚丽多姿,民歌、戏剧、曲艺源远流长,武术名门正宗,游戏五花八门。

一、民间文学

(一)黄梅民歌 

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节奏明快、质朴浑厚,富有乡土气息。有:

劳动号子  为劳动鼓劲、协调而吟唱的歌,没有固定的调子和歌词,即兴而歌,有“打硪歌”。硪有石滚硪,片石硪之分。石滚硪多为男人打,号子短促有力,节奏感强,片石硪为女人打,号子悠扬轻松。如“哎—呀,哎嗨呀,哎嗨嗨呀,落哇,哎嗨哎呀,哎嗨哎呵,落喂。”内容只有一个字“落”。“榨油号子”如“哎呀——嘿咦”,“搬运号子”如“嘿哟嘿哟”等等。

山歌  每节5句,每句7字,有固定歌词和曲调,反映日常生活,多为情歌,如《双思情》等。

歌本  有词无调,说完整的故事,如《黄氏女对经刚》。全县约存一百多篇,篇幅都很长,少的百多行,多的三千行。靠手抄本流传。

儿歌   无固定调子,如“鸟乃叫,尾巴拖,三岁伢儿会唱歌,不是爹娘告诉我,是我自家舀来的歌”。

民间唱山歌极普遍,山区摘茶,湖区打渔、上乡薅草、下乡锄草采棉无处不歌。用山歌“戗人”(即讽刺人)、对歌互相挖苦十分常见。“黄梅免麦粮”的传说就源于唱山歌,皇帝私访来黄梅,听见薅草的农夫唱山歌,声音拖得很长,如泣如诉,问随从什么回事,随从说有人哭,这地方的人太劳苦,皇帝听了,当即降旨免麦粮。

(二)楹联 

婚嫁、升学、祝寿、做屋、开业、参军、唱戏等都贴对联,特别是春联,家家必贴,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向属下发春联。

黄梅县楹联学会于1989成立,下设14个分会,本县会员1200多名,省外、海外名誉会员50多名,国家级会员35人。20054月,中国国际楹联文化节在黄梅举行,美国、德国、加拿大等16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楹联专家与会。黄梅人的数十幅楹联佳作被悬挂在山东孔府、湖北黄鹤楼、北京龙庆峡等全国各地名胜古迹上。19913月,中国楹联学会授予黄梅县为“楹联之乡”。

(三)民间故事、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