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再嫁 旧社会是一件十分艰难而痛苦的事,自己丝毫不能自主,听任房户老爷和劣绅们的摆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寡妇再嫁时,也不踏娘家或婆家半步。这种现象已发生变化。
童养媳成亲 旧时,穷苦人家儿子多,难娶媳妇,便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抱养一个女孩,长大做媳妇。女孩长到十六七岁时,便与儿子结婚,不看日子,不备彩礼,不办酒席,简单地弄间房子,腊月二十四或二月花朝日,让两人住在一块,就算结婚。
三、媒人
有坐媒(女方的代表,挂个名)和跑媒。给予的报酬,叫“下媒”,报酬多少,无一定标准,老做媒的当面开价,下媒的钱由男方出,旧时,娶亲头晚启媒酒席上,男方父母将红包封好放在托盘上恭敬地交给媒人。现在分二次给,认亲后付一半,叫下秧媒;另一半跟旧时相同。对媒人褒贬不一,“人好吃做媒,猪好吃拱泥。”说是撮吃撮喝的代表,也有“三代不忘出业主,九代不忘做媒人”的说法,说明促成一桩美满的婚姻是功德千秋的事。也有通过媒体刊发征婚文书,或通过“家政服务”业开展相亲活动的。
第二生育
新媳妇怀孕叫“有喜”、“灌肚”;妊娠反应称“害肚”:腹部隆起叫“出怀”,把分娩叫“豢(黄梅话读“宽”)伢”。难产,脚先出来的叫“踩花生”,屁股先出来的叫“坐花生”,落地时不哭的叫“闷地生”,要摔罐子。现在妇女分娩一般都去医院。
新儿下地后放鞭炮,请家族中的女人们吃面。男人到岳母家叫恭喜,岳母给礼品,叫送“毛祝米”,“正祝米”在洗九朝时女婿来接家婆时带去,双方都要放鞭炮。
洗九朝请客办酒,很隆重,都是女客,现在男客也来。席间,先吃一碗面,故俗称“吃面”。
产妇坐月子叫“蓄月”,旧时不准出门、洗澡,门头挂圆镜,摇窠头里插刀剑,外人不准进房,误闯进去的,荷包里所有东西都掏出来,特别是钱,还要送奶:煮鸡蛋、油面,放在提桶里,用水车摇手拗着送进产房,喊:“奶来了”。现在绝大多数人不讲究这个。
新生儿剃满月头理发师也滚红鸡蛋,主家要封红纸包。剃头都留“性命耷”,有的留“老儿辫”,拴住好养活,还有的剃边头。之后,母亲走满月,大多是亲戚来接。
新儿出生的第100天,家婆送颈箍、手箍、脚箍、长命锁。现在城镇的许多家庭会给小孩照像,上写“百日留念”字样。新生儿不能出房门,叫“躲百日”,不然就会好哭。
年代后加时代元素的,如字名,名前加母姓;单字重叠,如“阳阳”、“红红”之类,单字加“小”(多为女性),如“小丽”,到80岁时还叫“小丽奶”,故意用生僻字的,还有人自己造字,显示与众不同。取名字一般为父母取名或爷爷奶奶取名,也有人请专家取名或公司取名。
禁忌 孕妇不准赶丧事的热闹;送祝米的忌遇狗,俗骂小孩子为“狗嚼的”,怕小孩子长不大;不能掐小儿的嘴,掐了爱“浠痰(黄梅话读“xī cn”流口水),爱“浠痰”的叫“痰八溜”,这绰号有人相伴终身。
第三生辰
黄梅人生辰重视周岁和60寿庆,中间一般都看得较淡。
一、生日
周岁,办酒接客,大都是女客,家婆最大,坐首席,上乡叫“吃周岁粑”。客人一般都备了一份贺礼。“周岁粑”是用粑模子把糯米粉压成印子粑,上面有花纹,中间点上桃红圆点,很是好看,作贺客的“回蓝”的不蒸熟,。旧时还要“抓周”,预测小孩子将来的志趣前程,来客都送一份贺礼,这项习俗部分家庭依然存在。
十周岁 ,城镇里作兴,近20年形成的新俗,给孩子买生日蛋糕,请亲戚朋友喝酒,亲友们给孩子送些礼物,勉励孩子发奋读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般生日,“狗生日一碗饭,人生日三个蛋”,父母都会给孩子做点好吃的,也不约束;长大些时食物会弄得更丰盛一些;成家单过后,有时还会忘记生日。出嫁的女儿都会记住父母的生日。近20年,城镇人给孩子定订生日蛋糕,吹蜡烛,吃蛋糕,效西方礼俗。
旧时,有人生日这天不吃不喝,给母亲买礼物,做好吃的。因为儿女的生日是娘亲的苦日,用这种方法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二、寿诞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