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黄梅县人民政府(6)

黄梅县人民政府(6)

来源:网络转载 2016-08-26 15:1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上世纪60年代,长袄、长褂、折腰裤基本消失,短袄的布纽扣换成塑料圆纽扣;中山装是正装。长短大衣、白衬衫、西装裤头、塑料凉鞋很时髦。布鞋为主,部分人穿皮鞋,乡下人干活穿草鞋,雨天有套鞋和靴,牛皮板鞋消失,木屐至今还穿。胸襟袄褂农村妇女还穿,毛线衣和羊毛衫倍受50年代和70年代妇女们的青睐。“文革”开始风行军服。近20年,出现了各种系列:羽绒、牛仔、保暖、紧身、休闲等等,功能各异、使用方便,体现个性,如女长袜,长至大腿,厚实且有弹性,兼具棉裤和袜子两种功能。正装是西服、夹克衫、皮鞋、运动鞋。帽子经历了礼帽、猫耳笼,尼帽、军帽,遮阳帽三个阶段;现在多数人不习惯戴帽子。

旧时,婴儿上身穿衣服,下身用柔软的布片包裹着,一直到满月才穿裤子,现在“洗九朝”就穿裤子,隔尿的“片”换成了“尿不湿”。上衣没有扣子,开裆裤用带子挂在颈上,现在大都用松紧带固定,市场上,小伢的衣裤鞋帽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穿戴舒适、方便。

 

二、佩饰

佩饰是服装的点缀,增加美感,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民国时期,乡绅拄文明棍,农村的后生穿翻底鞋,女的插银簪,戴耳环手箍,荷包里装花手帕,有意留一角在外边。50年代以后,青年人戴手表、镶“金牙”。妇女有花样繁多的发卡、发饰。80年代后,妇女戴耳环、戒指、手镯、项链,年龄跨度大,女老人60岁寿辰,儿女们多送这些东西。还有坎肩、胸饰、坤包,特别是坤包,是女性出门的必备之物。男青年打领带,有的出门戴墨镜,穿着讲名牌。小伢的佩饰从民国年间到60年代,还是作兴戴颈箍、手箍、脚箍,戴八仙帽,八仙银佛像闪闪发光,好看。近20 年,这些佩饰悄然消失。

 

三、服饰禁忌

男人忌戴绿帽子、歪戴帽子(被视为轻飘浪荡),帽子围巾若被女人跨或踩过,一定要在女人的头上过一下才戴。女人的衣裤不能晒在有人穿行的过道上,胸襟没扣好绝对不能出门。老年人忌穿青年人的衣服,(有不稳重的嫌疑)。男人忌穿女人的衣服,男着女妆、忸怩作态令人生厌。

 

第二“食”

 

“天光做到断黑,为了一条横‘辙’(读che,嘴),横‘辙’不吃,还要着急”,家庭妇女每天“打开大门七个字,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说“民以食为天”。

 

 

一、食物

(一)饭食

饭食样式主要是饭和粥,还有面条、油条、馒头、粑、包子等。

90年代后,在饮食上讲究质量,吃出健康。城里人在主食上虽仍以大米为主,但开始时兴吃杂粮。在副食上讲究“绿色”、“有机”。市场上小米、绿豆、红米、高粱、大麦等杂粮的市场价格高于大米。本地盛产的红苕、洋芋(土豆)、菱角、鸡头(芡实)等也身价倍增。在城镇部分青年市民有吃夜宵习惯。每当夜幕降临,从事餐饮业的商家在指定区域,临街支起帐棚,开排档,摆上风味小吃,直到深夜。县民一日三餐,讲究荤素搭配。伴随着餐饮市场的开放和扩大,烤肉串、拉面、刀削面、热干面、老婆饼,欧美流传过来的肯特基、麦当劳、咖啡,少数民族的特有风味食品也倍受县民喜爱。

黄梅人爱吃粑,是节日和家庭大事时的必备食品,春节有糯米粑,三月三吃菜粑,端午节吃麦粑,中秋节吃米粑,小伢周岁吃周岁粑,过屋要送粑,七月半烧包袱供祖先要粑,等等。种类有米粑、麦粑、风糕、荞麦粑、“榴黍”(就是高粱)粑、芋头粑、苕粑、菜粑。

旧时灾荒年景,糠、尤树皮、观音土也拿来填肚子,穷苦人家糠菜半年粮。

(二)菜肴

 

二、烟、酒、茶、奶

年代前喝酒不多,近20年,兴喝啤酒,夏天喝得多。

年以后才有的。也有细茶、

 

三、风味食品

毫米左右的圆形状,卷筒上笼蒸熟放凉、切丝、晒干。可作配料下火锅,久煮不糊,可烧,可炒。看似面,吃之鱼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