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陕西历史人物之张姓人物(5)

陕西历史人物之张姓人物(5)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8-21 02:28 编辑: 网络 查看:

陕西历史人物之张姓人物(5) (2012-11-29 13:02:40)

标签: 历史人物 陕西人物 文化

 

 

 

 

陕西历史人物之张姓人物(5)

来源:《陕西省各县(市、区)志》

 

 

 

    张  海,宋代农民起义领袖。北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八月,商山饥民千人,在张海、郭邈山、李铁枪三人领导下揭竿起义。起义军以商山为根据地,转战于虢州、卢氏以东和洛阳长水以西,并向南发展到襄、邓、荆南,纵横千余里。《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一百《再论置兵御贼札子》说,张海起义军“不比王伦偶起之贼,纵使官兵追及,以其胜负未知。天下之忧,恐自此始”。义军临金州(今安康),知州王茂先吓得打开城门;入顺阳(今湖北光化西)时,县令李正已用鼓乐迎入县城饮宴。义军每到一地,杀富济贫,开仓放粮,深得百姓拥戴。后朝廷调集上万禁军追剿,特立赏格,优加酬奖并组成敢死队,遂使义军寡不敌众而失败。包拯在《论李用和捉获张海乞依赏格酬奖》的札子中说:张海一岁之内,使“京西十余郡,幅员数千里,官吏逃窜”,“以至江淮州县,无不震惊”。(陕西丹凤县志)


    张紫阳(984-1082),北宋天台(今浙江天台县)人,原名伯端,字平叔。道教南派初祖,通三教典籍。宋熙宁二年(1069),在成都遇异人授于丹诀,遂改名用成,号紫阳。著有《悟真篇》等。
    清乾隆《直隶商州总志?建置》载:“紫阳宫,州(商州)东一百里(龙驹寨),相传张平叔在紫阳洞修炼,足迹未尝至村舍,忽一日飞升。土人称为紫阳真人,因修紫阳宫”。紫阳宫至今尚存,可知县境道教之源远流长。(陕西丹凤县志)


    张生智,(1902-1945)乳名更祥,改名生瑞,横山县殿市镇张家湾村人。幼年家境较为宽裕。11岁进五龙山私塾。翌年转入殿市小学。民国十三年(1924)入县立响水高小。不久,辍学,到波罗兴盛茶馆当学徒。旋又转入横山一高。
    民国十四年(1925),生智在校接触高岗、鲁贲,阅读《新青年》、《响导》等书,关心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生智立即组织学生集会游行,高呼“打倒 右派蒋介石”、“拥护共产党”、“实行三大政策”,并组织工作队,宣传农民运动,组织农会,反对苛捐杂税,打倒土豪劣绅,声援全国革命。
    同年秋,国民党在陕北清党,校方残酷打击进步学生,生智被开除学籍。翌年春,经高岗介绍,转入榆林职业中学。十月,女师校长李正斋勾结军阀井岳秀,开除反对奴化教育的共产党员雷亚霆,激起学生公愤,三校学生罢课,游行示威,生智到处奔走,发表演说,组织各地学生声援,带头怒斥李正斋的卑鄙行径。20天后,井出动军警镇压,生智再次被开除学籍,武装押送出城。冬,张生智与雷亚霆、高尊德、胡立亭在殿市举办寒假补习小学,宣传马列主义,传播中国革命的真谛,产生很大影响。其间,他由胡立亭、高尊德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民国十八年(1929),陕北遭年馑,生智与胡立亭、白天齐(白怀瑾)等奔走韩岔、五龙山一带,贴标语,散传单。在正月十五日殿市传统灯笼大会上,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殿市支部名义,印发《宣言》和《告农民书》,并自编自演寓意节目。后当局闻讯,张同薛聚元、杨成功被逮捕在横山关押7天后,押往榆林。在狱中受到拷打逼供,但他守口如瓶。半年后,张家以400块大洋保释。冬,参加游击队,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民国二十年(1931)春,陕北党团特委联合发出纪念红五月通知泄密,生智被当局列入黑名单。为免遭军警逮捕,奉命打入国民党十一旅搞兵运。翌年考入兰州宣慰使孙蔚如办的皋兰军校军官训练处,毕业后在十一旅任见习教官。不久,由曹又参、谷玉山保荐,任骑兵连一排排长。民国二十三年(1934)冬在军阀角逐中,生智成为替罪羊,被撤职驱逐。翌年春,迫于生计,权且投奔军阀张廷祥,任骑兵团副官。8月,投奔郭鹏程领导的抗日义勇军,后在战斗中手部负伤,进西安治疗。
    民国二十五年(1936)春,生智在西安乔装打扮,奇袭国民党省党部要员、军统特务宋志先公馆,获手枪4支。翌日,《西京日报》登载悬赏:“昨晚宋委员公馆被三个蒙面人盗窃,如有人破获此案,赏洋三千元”,后下令通缉。生智难以安身,带伤奔兰州。7月回到陕北定边,不久,恢复组织关系,任张家畔少数民族委员会蒙民招待部主任。次年在延安参加苏区第一次党代会,提任鄂托克旗工委书记。
    民国二十七年(1938)起,生智历任山西雁北地委绥东工作团主任、凉城县动委会主任、组织部长、代理县委书记、八路军雁北独立六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独立二旅政治部联络科长、政治部政治指导员、训练队队长、偏清支队政治部主任。其间多次参战, 机智勇敢,所在部队取得杀虎口、黑老窑子全歼日伪军的战例,受到上级通令表扬。也曾被俘,但矢志不渝。
    1944年1月,审干和“抢救”运动中,张生智被康生亲笔点为“嫌疑分子”而遭逮捕。后以“莫须有”罪名定为“国民党及日本两条腿的特务”。他先后以“三十三年的我”、“我的历史自述”、“抢救运动中的我”等百余万字的申诉材料,陈述自己的立场,却未摆脱“抢救”的结论。
    1944年秋,张生智得到甄别。“七大”前夕,毛泽东代表中央公开向错被“抢救”的同志道歉,生智被任命为绥蒙一支队政委。
    民国三十四年(1945) 10月,生智在丰东九十三号村对敌战斗,掩护同志突围,弹尽被俘,当天壮烈牺牲。翌日战友以无比沉痛的心情将其安葬在丰镇县宫屯堡老虎沟旁。(陕西横山县志)


    张志明,(1915-1949)原名汉臣,别名野萍,横山县波罗城人。出身小市民,在五弟兄中排行二,家庭生活的拮据使他在少年时代就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民国十一年(1922)志明入本镇高小读书,一直名列前茅。民国十五年(1926),他暗中联络几个好友,向劣绅白海山家扔西瓜皮、洒尿、“指桑骂槐”等滑稽办法,灭白家威风,一度使白坐卧不安。事后,白以权向校方施加压力,志明被迫退学。 民国十六年(1927),志明入榆林六中读书,半年后,交不起学费,再次辍学。后央人说合,到榆林地毯厂当学徒三年。
    民国二十年(1931),志明与中共陕西省委派到陕北开展兵运工作的高岗联系,被派进国民党第八十六师当兵,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他受到该旅中共地下组织的启迪,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积极靠拢组织,1933年入党。他多谋善断,被提升为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他以公开作掩护,虎穴斗敌,为党和人民军队的活动创造许多有利环境,建立鲜为人知的功勋。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志明率部开赴晋察冀前线。在一次战斗中,敌众我寡,所部被敌打散,他们几人堵截于大河中,攀着飘来的木棒,在水上度过五昼夜,经当地乡亲搭救脱险。民国三十二年(1943),志明乔装改扮回横探亲,暗中以国民党营长资格,深入张廷芝部,向张作宣传;时常出入于波罗胡景通公馆借机工作。
    解放战争期间,志明遵照党的指示,仍留任于国民党部队中,完成特殊的兵运使命。民国三十六年(1947)8月,西北人民野战军围攻榆林,他再次返榆回家,身着便服,频繁出入于国民党守城部队之间;拜访邓宝珊,名为会友,实则规劝,与其上下官兵酒馆赌场出入,刺探军情,瓦解军心,着眼兵运。他进出张廷芝部,面训郭振华、李桂林,斥责他们将百姓、队伍诱骗到草地荒漠受冻受饿的不义不举,旁澉侧击地诱导其“何不将身边波罗大户‘永盛昌’字号的牛羊粮草,分给百姓,分给下属,并让百姓们回乡”。同时他将所带500块银洋赠给队伍,支助官兵生活。翌年元宵节即将来临,志明突然向其兄提出要返回西安,亲人再三挽留,他执意不从,声称非迅即启程不可。正月初八,他取道包头、归绥,行至张家口电陈其兄,“已安全到达张家口”。翌日报纸登载“张家口火车站发生爆炸事件”。
    民国三十七年(1948),张志明部南移关中,他巧妙配合解放军的战斗,似战实援,左右驰骋。次年所部开赴陕南,在川陕边区党组织领导下,与游击队组成第一纵队第二团,张志明任副团长。按照西北野战军的决定,由插入敌心脏的严子夏、张志明、杜汉三等同志以公开身份策动西兰线国民党新编一、二旅起义。志明夜以继日为起义奔波,开导上司,说服相知。不料兰州敌一参谋长被捕,起义之举泄露。同时,西安张志明住所突遭包围。在他家秘密开会的严子夏、张志明、杜汉三等14人不幸被捕,备受严刑拷打,1949年5月17日10时在西安玉祥门外惨遭杀害。张志明等14同志不幸遇难,西安各界甚为震惊与悲痛。党于1950年4月2日在西安举行隆重追悼会。1957年11月20日在西安烈士陵园为张志明举行骨灰安放仪式。(陕西横山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