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陕西历史人物之张姓人物(5)(11)

陕西历史人物之张姓人物(5)(11)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8-21 02:28 编辑: 网络 查看:


    张炳文(1915-1946),又名张成彦,宁陕县江口乡江口街人。1936年10月在江口参加红七十四师。1946年12月初,第二次解放江口后,在转战途中牺牲于镇安县栗柞坪,时年31岁。
    张炳文出身贫寒,1919年随父亲从安康五里逃难于江口安家落户。1934年12 月,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他哥哥张成贤参加了红二十五军。炳文则参加了宋老九领导的江口神团。1935年冬,神团主要成员宋老九3人突然遭到县保安大队莫清高的残害,神团被解散。1936年1月,张炳文为重新组织神团,又从涝峪请来宋登贤任教练,神团得以恢复活动。六十多名穷苦青年,在江口水井庵操练。水井庵位于大安沟,高皇寺脚下,这里山高林茂,地势险阻,庵内庙厦甚多,内有“九井十八盘”(九口井、十八个碾盘)。庙后又有一块草坪,地理条件优越。因此,在这里“念咒画符”,操练刀法,除暴灭匪,深受百姓拥护。
    1936年初,江口一带有两股土匪,一股是赵金海,一股是马老三。同年5月,神团在月河梁打垮了赵金海,7月以诱骗马老三入夥为名,在江口小学活捉了马老三同夥9人,后处死。当年5月,神团奇袭了国民党十三师在广货街的一个连,得了不少枪支、弹药和背包。
    1936年10月,张炳文同神团一起参加了红七十四师领导下的地方武装抗捐军,张炳文担任抗捐军特务队班长。在红七十四师领导下,抗捐军先后转战镇安、柞水、长安、安康和宁陕五县,积极开展土地革命。1936年12月,抗捐军正式改编为红七十四师补充团,孙光任团长。张炳文在该团任连文书。“七、七”事变后,张炳文经陈云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连指导员。1938年至1939年,张炳文任富县二营特派员,从事地方“除奸保卫”工作。1945年该团奉命南下,开辟豫西根据地,张炳文调支队侦察队担任指导员。日本投降后,张炳文又随部队转战豫 西,和新四军五师会合,担任 十五旅政治部保卫科长。1946年6月,张炳文刚刚和李秀清完婚,正逢解放军五师突围。突围前,爱人已经怀孕,组织上为了照顾他们夫妻,决定让他们秘密去华北。张炳文接到组织的指示后,坚决要求突围,经组织同意,便将李秀清送到河北邯郸从事地下工作,李在邯郸生一女孩,乳名猫猫,学名立志。
    1946年农历11月1日,张炳文随部队解放了宁陕江口,国民党七十六师二十四旅尾随而至,张炳文和部队一边安排群众转移,一边向镇安撤退。12月初,当部队转移到镇安栗柞坪时,突然遭到敌人伏击,张炳文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战士们为了抢回他的遗体,把敌人打退了30多里。张炳文的遗体当时安葬在猴子坪。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将他的遗骨重新安葬在江口古石桥西头。(陕西宁陕县志)


    张介臣(1900-1951),名善一,又名介臣,宁陕县城关镇人。生性乐观、豪爽。早年在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当时正值军阀混战。善一报国无门,为糊口计,曾经营杂货铺。因生意萧条而倒闭。后又承包烟酒税务,又因生活开支挥霍,挪用白银200多两,被当局关押,经保释回家住闲。1926年因家事纠纷,加之夫妻不合,断然出走。途经大岭又遇上土匪路劫,身无银钱,衣物被抢,出山后在关中找到亲友陕军营长黄松如,收留入伍。善一从军后,由于聪明能干被器重,更名介臣,先选送入黄埔军校,五期毕业,后于1928年去日本留学。1932年在日本骑兵军校毕业。1934年担任国民党骑兵旅长,后因不执行命令,被蒋介石关押一年有余。经夫人兰麟设法,通遄南京政府上层人士说情保释。抗日战争时期,张介臣曾在四川担任西北抗日义勇军特别纵队副司令等职。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介臣同夫人回上海在家闲住。张介臣在四川时(抗日战争时期),曾营救过朱学范。解放后,由朱学范介绍,张介臣参加革命在华东局工作,后派往香港执行特殊任务。1951年在香港、九龙海上完成任务时遇难殉职。(陕西宁陕县志)


    张廷益(1903-1966),旬邑县后掌乡雷庄村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行政村长、新正县联社主任、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等职及省、县党代会、人代会代表。1966年因病去世。
    幼时,家境贫寒,拉长工、打短工十几年。1940年国民党封锁边区,边区经济困难,又加上大量难民流入,使不少区乡群众负担增加,尤其在青黄不接之时,群众更无粮吃。当时担任雷庄行政村长的廷益,心里发急,遂思解救之计,于是在1942年春,首办义仓。为了办好义仓,张廷益组织本村男女劳力合伙开荒,建立义仓田。其收获归义仓保管,作为救济灾荒及公益事业之用。张廷益的这一举动,引起新正县委及关中地委重视,于是总结其经验,在全关中分区各县推广,掀起群众性办义仓运动,对缓解经济困难起了很大作用。1943年11月26日至12月16日,廷益出席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荣获特等劳动英雄称号,得奖金3万元(边币),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和宴请,《解放日报》、《群众日报》均登载张廷益的照片和报道模范事迹。
    张廷益克己奉公,不谋私利。在60年代的生活困难时期,组织6次给他的老红军生活照顾款,张廷益5次送给比他更困难的人。群众称誉他是永不褪色的好党员,人民的好代表。(陕西旬邑县志)


    张在朝,清顺治廪生,安定人。幼年勤奋好学,酷爱书法,因家境贫寒,无力购置笔墨纸砚,遂以泥浆代墨,手指当笔,苦练不辍。农耕闲暇,以练字为娱。相传有一年张在朝赶两头毛驴赴榆林缴粮,见城门额高悬大石匾,门旁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他挤进去方知道台出榜聘贤书写“榆林府”3字。他从容不迫撕下榜文,朝匾额走去。一群文人墨客嬉笑道:“土头土脑还会写字?哈哈!”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将大团棉花丢进墨盆,用鞭杆搅拌后登高梯一挥而就。围观者不禁拍案叫绝,齐声喝采。请来道台过目,亦赞不绝口,只叹府字头上少一点。张在朝顺手撕下一块墨棉掷向石匾,不偏不倚,恰好点在府字上面,又赢得满场喝采。道台委官,被推托,又以重金酬劳,亦被谢绝。他一字一板地说:“吾一不要官,二不索钱,请准安定县田赋就地交纳,不知道台意下如何?”道台满口答应,自此安定纳粮不再出境。道光《安定县志》载:“张在朝,工书法,笔迹遍延……”,民间誉之张神写。(陕西子长县志)


    张文化(1879-1947),祖籍子长县安定镇张家巷,后随家迁居张家坪。幼时因无力上学,常常混于学童中偷学,先生为其诚所动,免费收其入学。后为生活所迫,辍学务农。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他出面组织廖公桥、高家沟,侯家坬等村村民从张家坪引自流水灌溉,下游数百亩旱地变为水地。光绪三十三年(1907),他身患背痈,几至毙命,遂萌学医念头。无钱拜师,自习《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书,学会各种中药饮片切、铡、泡、炙及丸散膏丹加工制作,进而研习诊病用药。他问病切脉严谨细致,望候观色一丝不苟,理法方药一一斟酌,一时求诊问病者盈门,方圆数十里驰名。民国十二年(1923),境内鼠疫流行,死者甚多,他全力投入救治,不取分文,后采取隔离、预防及发病后用中药调理,疫病渐趋得以控制。此后,他于安定城设中药铺,坐堂行医。境内土地革命兴起后,他倾心救治红军伤病员,为共产党人所称道。二十四年(1935)夏,中药铺毁于兵燹,遂背负药囊,走乡串户,对贫者免收诊金,常解囊相助。三十六年(1947)四月,行医中不慎坠崖,十月病逝。(陕西子长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