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陕西历史人物之张姓人物(5)(7)

陕西历史人物之张姓人物(5)(7)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8-21 02:28 编辑: 网络 查看:


    张重义(1907-1947)陕西朝邑(今属陕西大荔)人。幼年为躲兵匪远去甘肃兰州,1924年返回朝邑务农,曾联合同村青年武装自卫,防止兵匪骚扰。1927年春,陕西大革命形成高潮,张在家乡参加农民运动。5月,国民革命军驻陕陆军第三师师长耿端方的部下,到张所在的西高明村抢牲口。张组织农协会员追赶,青年农民李章西牺牲。张率众向驻军提出抗议,逼其认错,抚恤遗属。7月,张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陕西大旱,哀鸿遍野。张远离家乡,去刚刚建省的宁夏经商,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才返回陕西。回陕不久,与中共沿河工委取得联系,接上组织关系。1938年4月,中共朝邑地方组织恢复,成立朝邑特别支部,张任特支书记。中共朝邑县工委成立后,张任县工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县工委在县城筹办“七七”书报社,除经销抗日书报外,还为陕甘宁边区输送了一批干部和知识青年。1939年9月,中共朝邑县工委改为朝邑县委,张改任县委组织部部长。不久又去宁夏,在中宁县宁安堡一带从事革命活动。1940年调到延安,先后在中共中央西北局行政处等单位工作。1947年3月,中共组织派他回朝邑,任务是开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他离延安南下,急切地盼望能早一日踏上生他养他的故土,与父老乡亲一同战斗。但行至富县双柳树村东南的山梁上,被国民党军队包围。张在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陕西省志/人物志)、(陕西大荔县志)


    张生茂(1908-1951),大荔县溢渡村人,陕西省第一职业学校毕业。民国二十年(1931)在刘志丹部队混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因经受不住革命斗争考验,向西安肃反会投案自首,任该会侦缉科缮写,开始进行反革命活动。1933年张曾帮助国民党逮捕地下党员鱼登龙、郭洪山和马智三人。破坏地下党员曹鑫印、杨炳麟的革命活动,迫使曹、杨出走。民国二十四年(1935)9月返回大荔,任民教馆职员。次年,中统特务李明山任大荔教育局长,张生茂调任教育局委员,并由李介绍加入国民党“党网”。曾秉承李明山意旨,四次逮捕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石怀朴、董永正、侯德麟等20余人。并亲自拘捕十二、三人。“西安事变”爆发,更肆无忌惮地由暗中活动进而在街道上公开拦路捕人。对被捕青年,进行严刑拷打,迫令交出自己身份和组织领导,并图谋拉到洛河南活埋。后虽由驻军师长冯钦哉阻拦和地方公正人士担保,先后释放被捕人员,但大荔地下党组织却遭到严重破坏,以致处于瘫痪。民国二十七年(1938),张随李明山去国民党潼关县党部任录事,次年回县,任渭阳乡乡长兼特工团中队长,继续在沙苑地区进行反革命活动。四年后,改任阳村小学校长。民国三十七年(1948),大荔解放前夕逃往商县。1951年被缉拿归案,交出窝藏的手掌雷和三号盒子枪两枝。同年11月,被人民政府以特务帮凶罪处决。(陕西大荔县志)


    张法杰(1900-1970),字汉三,西安市灞桥区狄寨乡唐村人。民国二十六年后季至二十九年(1937-1940)任朝邑县长。
    张县长上任不几天,山西永济和风陵渡相继失陷,朝邑已成抗日前线,日寇飞机常来轰炸。且黄河西岸国民党守军突被调走,前来接防的军队还远在百里之外,河防异常空虚。1938年农历九月初七,县城突遭日寇炮击。霎时,人畜伤亡、房屋被毁,满城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张发杰县长深感自己守土保民责无旁贷。他一方面命保安队副大队长王伯谟火速率全体保安队员扼守黄河要冲;一方面向省政府和驻扎在渭南的孔从周旅长急电求援。并于当晚召集全县13个联保主任及有关人员开会,决定了三条应急措施:1)迅速从全县各联保抽调精壮的保丁和武器,组成朝邑河防队,任命穆云汉为大队长,协同保安队把守河防。2)组织朝邑县城、区防空队,任命樊吉甫为队长,负责城、乡的防空工作。3)安排财委会王仲材寻找车辆,把县政府的档案及重要文件转移到两宜,乌牛等安全地带。
    孔旅长接到张的急电后,率先头部队于第二天赶到朝邑,令部队急奔河防前沿。张县长将河防吃紧情况向孔讲明后,便赶忙动员县城各保迅速筹备好饭菜,给先头部队送往河防前线。时朝邑每日需出动民夫千余名,大车二百余辆,去黄河滩挖战壕及修筑掩蔽部和机枪掩体。张法杰通过“军运代办所”分派调度,并与驻军十七师、预一师、警一旅、警二旅密切配合,特别是与警二旅旅长孔从周决策,使艰巨繁重的军征工作,不枉不误,井井有条。
    民国二十六年(1937)深冬,在西安求学的朝邑籍学生组成“朝邑学生战时工作团”回乡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张极为支持,拨给麦子资助经费,并通知各乡、镇对工作团食宿特予关照。对工作团反映乡、保人员的不法行径,即时予以查处。宣传活动结束后,工作团成员张守身(后改名张华莘,中共地下党员,当时在西安教书),被张法杰挽留,任韦东乡联保主任。张守身以合法身份找来河南铁匠试制枪枝。成功后,正欲成批制造,地方劣绅闻知,联合控告张“私造枪枝,图谋不轨”。张法杰着人将张找来,让他看了状子,指出张做事太冒失,让其出走了事。
    民国二十七年(1938)春,“朝邑学生战时工作团”部分同学又返乡开展救亡活动。张法杰与孔从周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嗣后经张支持,收集城内学校迁移乡间后遗留的零散学生,成立临时小学。
    驻军预一师乱拉壮丁,闹得路断人稀。张闻知,化装为过路旅客,正行走间,被预一师拉去,秘书通知师长冯龙后,冯将张请到师部赔礼道歉,并命令各营、连将拉来的当地农民全部释放。
    中共朝邑县工委创办“七七书报社”,县兴办“朝邑中学”及妥善安置迁往乡间的学校等有关文化教育事业,均得到张的重视与支持。
    民国二十九年(1940),张奉调离任,朝邑群众在东大操场竖立一座“三楞碑”。一面雕刻:张法杰县长德政碑;一面雕刻孔郁文(即孔从周)旅长德政碑。而另一面空白,以待贤者。(陕西大荔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