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空大法”或“归根大法”,就是抱元守一,抱一守中。而且,抱,在空中抱;守,在空中守。从而有化无,无生有,实象无象,无为无不为。绍堂先生曰:“空静即无为,空静即无象。万法皆是空,真空化妙有。长养浩然气,空静自然生。悟彻玄中妙,一切法无形。”
㈡空透
传统讲,空透是空静的提高和精进。而其实质即生命能量的再精练、再精纯。唐李道子《太极授秘歌》“无形无象,全体透空”句是对道体虚无自然,道质纯粹素朴,道性清静无为等等大道特征的总透彻、总证觉,是对空透真境最贴切最简明的直觉描绘,以至成为后人修炼空透心境的重要标度。传统说,空者大悟,透者大彻,大彻大悟而大通大明。大明,“性理明时天理现”,从而明奥达理、诠真释秘,故又谓“灵明”。大通,“神机达理万法生”,从而通晓玄机,妙达神奇,故又称“神通”。对此灵明天理、神通天机之能传统惯称“大智慧”。如此这“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真机也就自然得到正解而占尽先机。空透心境,心无情意,身无形象,身在气中,气在身中,无物无我,浩如太空。心境空透而气满神全,觉性灵明而特具融通致化的良知良能。正是这良知良能才自然妙成“身随性变、形随境化、阴质化尽、灵净通体”的神效。从而功成最透彻、最精到的益生益寿功用和忽隐忽现、隐显莫测的化境之妙。正是这空透化境,才是身心最精练、最纯真、最完美的再造,才是道德智慧、心理生理的完美新生。功家曰“反朴归真”。
道法自然,生万妙而成万物,即生即杀,无情无意,其规律威力为人力望尘莫及,故人称这奥妙曰“玄”,正是这“玄之又玄”,才是“众妙之门”。而人和动植物就出生和生存于这玄妙的自然大道之中,犹如鱼在水中。自然大道是生命生存的、须臾莫离的必须条件,但又是往往为人们所忽视的客观存在。古往先贤为破释大道玄机、人天奥秘而全身心投入、前仆后继,成就了灿烂的练养文化:亲和自然,大道为尊。这合和自然大道的空透之功既非梦念中的“空中楼阁”,也不是幻想中的
“一步登天”,而是血(悟)汗(练)加时间、踏踏实实的精诚功果。它就好比九层塔顶,是层层立基的制高点。万丈高楼平地起,这就是太极拳功大家强调“练己筑基”的重要理由。太极拳为入道之基,人本身为入道之本,这人心乃入道之源。这千里之行就始于足下,起于自身。恰是《行道歌》“道在眼前莫远求,须知此处是源头。”唯有坚实的练己筑基功夫基础才有练命归性、练性合神、练有归无的空透真境。故诀曰:“先天八卦后天运,后天八卦护道根。”“练尽有意化无意,接连后天即先天”。练后天的要点是心意,根本要法即心法。抓住心法就抓住了修炼的总纲要。所以说“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是纸上谈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理通法遂,道理在于悟化,机法都由心出。心静涵神,心动生意,法由心生又随心灭。大道本无法,无法乃大法;大道本无为,无为无不为;大道本无心,无心即道心。但无心源于有心,此有心即诚其道、信其真、笃其行、致其精的向道之心,合和自然之心。就是这向道的敬笃之心恰是抵达“空透”彼岸的渡船。即所谓“人心灭处道心生”。
所谓人心,是指一切有为心,更指贪婪心、妄欲心、嗔忿心、邪恶心等等不道的缺德心。道心指慈悲心、公正心、亲和心、平静心等,更指无为的真常心。“人心灭处道心生”的真情说明,灭此后天人心谈何容易。走走倒倒,反反复复,比登荒山难万千。实际上,这空透真境恰是以大道理性来挑战自我而又征服自我、成全真我的胜利功果。这完全针对自我人心的主动出击就在于遏止后天末性“顺流而下”、“背道而驰”及其加速能量消耗的生命沦沉,从而激发先天本性“逆流而上”、“
返朴归真”及其加大能量积蓄的生命生发。此即李派太极的“知顺图返”。的确,顺水容易逆水难。难与不难是不同人的对待态度。说其“难”,但知难而进,太极代代出高贤,说明并非难不可行。说“不难”,有成者凤毛麟角,真者多少?故说“难”不对,说“不难”也不对。人的心性不一,难于同日而语。只能说:一人一个心性,一人一个心志,一人一条道路,一人一个路标,一人一个终点。也只能说,大成者大益大用,小成者小益小用,练就有益有用。“十年太极不出门”,说是夸张又非夸张,但终可说明真功不易。如前所述,这难点主要不是客观而是主观,就是人心。这种全力挑战自我,修炼空透心境,激活玄同于道的潜在元神,确实不是轻而易举的朝夕之功,而是要经历“脱胎换骨”、“步履险关”,犹如西天取经路的艰难刻苦历程。正所谓“功夫功夫,一路辛苦”。可这空透真功又恰恰是“苦尽甘来,难尽功成。甘苦等同,乐在其中”。从此角度可以说,诚之以心是其志,矢志不渝是其恒,“有志者事竟成”。
㈢空灵
道体虚无。空则虚,虚则灵,至虚至灵,故谓“空灵”,或谓“虚灵”。空灵是空透的功能效应。
空透的的心境物我皆空,浩然一气,如痴如醉,恍惚杳冥之间,全其真虚,灵在其中。空者无为,灵则无不为,故说“灵”是玄妙功能的总代称。它是慧通而深达的,玄妙而莫测的,神速而准确的,无意而自然的应对能力。这种自动谓之“灵动”。“灵”这一先天自然之能绝对地超出了后天的神经反应,故又称“灵”为非凡机敏。“灵”包含了灵明、灵通、灵察、灵知等灵感和灵机、灵对、灵动、灵变、灵换等灵应。正是这灵感灵应才全面体证了“真空化妙有”的灵机妙用。也就自然应验了“蝇虫不能落,一羽不能加”,“风吹草动,有感即应”的灵应之能。这种超凡的灵应妙对是先天自然的良知良能而绝非反应的后天所知所能所能及。庄子“
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这人不知其然而然就是空灵的无为无不为之妙道。灵妙是空透道境功能的自然灵现,非有意使然。